2019年06月26日15:37 來源:人民日報
今天,在微博上
有人發出這么一組圖和視頻
這組圖讓許多人深深感動
更讓許多人落淚
他們就是巡回法庭工作者
視頻來源:抖音@共青團中央
剪輯:劉星辰
微博抖音@共青團中央網友:背的不僅是國徽,更是共和國的脊梁!
在這片大地上
這樣的他們還有很多
他們翻過山,涉過水
溜過索,趟過河
走過小路,路過草原
上過馬背,騎過摩托
還歷經風霜雨雪
唯有國徽依舊閃閃發亮!
硇洲島地處雷州灣東部海面,常年孤懸海上。硇洲法庭便坐落在這個海島上。硇洲法庭的辦案人員為方便漁民,經常肩扛國徽去漁船上開庭辦案。
溜索過河胸前格外沉甸甸的
2015年6月9日,重慶奉節縣大山里的興隆鎮回龍村,奉節縣法院第三法庭法官乘溜索進村普法。在河面上空,兩名背著“巡回法庭”背包、捧著國徽的小伙,像一個“吊斗”,一把把用手扯著鋼絲上的繩索,搖搖晃晃向河對岸50米外的村莊滑去……
一起翻山越嶺 ,道路不再險峻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小河鎮地處金沙江支流的牛欄江畔,這里山高林密,道路險峻,人口分散。小河法庭工作的老法官趙國云和同事們去江邊的當事人家開庭辦案,短短5公里路足足走了2個小時。
2012年8月8日下午,受第11號強臺風“海葵”影響,地處皖南山區的安徽涇縣出現狂風暴雨,道路上一些大樹被刮倒。盡管如此,涇縣人民法院巡回法庭還是如期來到距離縣城10多公里遠的琴溪鎮琴溪村,為一位74歲老人狀告四個子女的案件開庭。
一輛車、一枚莊嚴的國徽、幾張簡易桌凳,便是一個巡回法庭。西烏珠穆沁旗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專門設立的蒙古包審判點里,牧民之間的糾紛案總能在這里圓滿解決。
像平常一樣,載往下一站
從泥濘中走來
為了讓一位身患重傷,臥床不起的當事人能夠親臨審判現場,充分行使自己的訴權,隴西縣人民法院文峰人民法庭巡回審判又一次走進了當事人家中。由于前一天晚上下了雨,有一段土路上車輛打滑不能前行,工作人員只好背著國徽,踏著泥濘徒步前行,并提前到達陳某某家中,確保了案件準時開庭。
掛上馬背進藏區
四川省甘孜州康定縣人民法院有個馬背法庭。該法庭管轄著折多山以西的九鄉一鎮,每年冰凍期長達5個多月,山川縱橫,地廣人稀,最遠的鄉距離法庭近300公里,許多地方不通公路,送達、執行都異常困難。法官們每次從縣城來到這里辦案,都要翻越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為了方便藏民訴訟,干警們才想了這個主意。
為了把法律送到偏遠的老區山寨,涼水口法庭庭長向恩林背著國徽走遍200多個山寨,行程5萬余公里,辦理案件2100多件。
踏雪而來一樣閃光
2014年2月7日下午,河南省盧氏縣下了兩天的大雪剛停,法官們一路踏雪而來,在距離縣城10余公里的范里鎮澗底村小學的院內開庭審理一起勞務受傷賠償案。
為公平正義
背上國徽
走進基層
為人民百姓伸張正義
巡回法庭是法院為方便群眾訴訟,在轄區設置巡回地點,定期或不定期到巡回地點受理并審判案件。巡回法庭的設立,多了一份貼近百姓的溫情。
注1: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內蒙古等五省區市有關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本部直接受理。知識產權、涉外商事、海事海商、死刑復核、國家賠償、執行案件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暫由最高人民法院本部審理或者辦理。
2006年9月6日,一部講述云南西北山區基層法官翻山越嶺給山民們進行巡回法庭的電影,《馬背上的法庭》上映。翻過山,涉過水,溜過索,趟過河,走過小路,路過草原,上過馬背,騎過摩托……歷經風霜雨雪,唯有國徽依舊閃閃發亮。
王國生說,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維護司法公正的重要舉措,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第四巡回法庭庭長姜偉,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喻紅秋,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胡道才參加調研。
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在鄭州市揭牌,開始正式辦公啟用。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出席揭牌活動并講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出席并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潤兒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