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28日09:40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在河南,感受鄉村振興的脈動
——“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專題宣介會主題展側記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歸欣
盛夏的中原大地生機盎然。6月27日,鄭州黃河迎賓館里群賢畢至、高朋云集,來自35個國家的200多名外國友人,參觀了在這里舉辦的“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南的實踐”專題宣介會主題展。
展區里,130多幅圖片組成的“照片墻”環繞一周,訴說著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奮力邁向鄉村振興的輝煌成就。
外賓參觀主題展。王錚 鄧放攝
盧氏金融扶貧變“輸血”為“造血”,嵩縣易地扶貧搬遷讓貧困戶住上“河景房”,輝縣郭亮村交通扶貧化天塹為通途……“脫貧攻堅”板塊率先吸引了嘉賓們的目光。歐洲民主學生會主席法爾考表示,中國的脫貧攻堅事業讓全世界驚嘆。到2020年消滅絕對貧困,這在全球減貧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艾F在歐洲社會也非常關心減貧事業,中國探索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減貧路徑,相信此次河南之行能帶給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彼f。
祖父是廣東人的哥倫比亞眾議員伊麗莎白·賈潘,對我省實施產業振興尤為贊賞。“河南的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果。我感觸最深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農民的參與度很高,沒有離開農村,生活也獲得了巨大的改善。”她說,這對哥倫比亞發展農村經濟、縮小城鄉差距,有著非常大的借鑒意義。
“頂部橢圓,底部長方,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里的天圓地方;一顆大紅星旁邊彩帶環繞,意思是河南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奮力拼搏,向著美好生活努力?!庇伞皣思Z倉”“國人廚房”“世人餐桌”“現代農業科技”4個部分組成的農業成果展區前,工作人員的精彩講解,引來不少外國友人駐足。
當了解到河南用全國十六分之一的耕地,貢獻了十分之一的糧食時,外賓們紛紛伸出大拇指贊嘆。瓦努阿圖國家婦女委員會執行主任考威克女士表示,瓦努阿圖雖然是個小國,但農業和糧食生產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希望能從河南學習、引入先進的農業技術。在現代農業科技演示區內,幾位嘉賓在工作人員幫助下,還饒有興致地操作了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農業系統。
河南豫劇、少林功夫、木版年畫、汴京燈籠……展區北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區,不時傳來外國友人們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全省最年輕的非遺文化傳承人、來自洛陽的剪紙技藝傳承人暢楊楊,儼然成了全場最忙碌的人。當天,他為近20位外賓制作了剪紙作品。
“這個作品是為這次活動專門設計的,包含了天安門、黨旗等主題元素,以及牡丹花、年畫娃娃等傳統元素?!睍硹顥钫归_一幅1.5米寬的剪紙作品介紹。在去年外交部舉辦的河南全球推介活動中,他的剪紙就大受歡迎。“非常好,太棒了!”斯里蘭卡國會議員馬迪塔拿到簽著自己名字的剪紙后滿臉笑容。他告訴記者,自己對中國文化向往已久,這次來到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河南,可以說完成了多年來的一個心愿。
歡聲、笑語、贊嘆,充盈著整個主題展覽區。黎巴嫩代表團成員瓦利特沖著記者們的“長槍短炮”,認真地說:“在河南,我們感到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的偉大。河南、中國,一定會越來越好!”
外國嘉賓關注鄉村振興圖片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高長嶺
6月27日,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和中共河南省委共同主辦的“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南的實踐”專題宣介會在鄭州舉行,35個國家的265名外賓參加會議,宣介會上的鄉村振興圖片展受到外國嘉賓的熱情關注。
據介紹,為了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宣介會推出了鄉村振興圖片展,圖文并茂地展示了河南省委在鄉村振興方面的生動實踐和動人故事。
來自土耳其的外賓在體驗少林功夫。王錚 鄧放攝
在鄭州黃河迎賓館,“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南的實踐——鄉村振興”醒目地懸掛在展廳入口處。圖片展分為前言和6個篇章。前言為“殷殷囑托,擘畫鄉村振興戰略”,介紹中國共產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南的殷殷囑托。展覽主體部分分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產業振興是物質基礎”“人才振興是關鍵所在”“文化振興是鑄魂工程”“生態振興是內在要求”“組織振興是根本保證”等6個篇章。
此次圖片展共展出新聞圖片130多幅,每一幅圖片都配有詳細的文字說明,并配有英文譯文。
圖片展受到外國嘉賓的熱情關注,不少代表團成員在精彩的圖片前駐足觀看,認真聆聽講解,詳細詢問圖片背后的故事。
在“組織振興是根本保證”展板前,中非團結一心運動全國執行書記、前政府總理薩蘭吉·桑普利斯·馬蒂爾說:“中國共產黨十分重視基層組織建設,這些基層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了很大作用,中國共產黨的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和政黨借鑒、學習?!?/p>
外賓用河南各地背景元素合成拍照。王錚 鄧放攝
蒸蒸日上“河南饃”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曾鳴
“這座‘小山’是用面包堆成的嗎?太不可思議了!”6月27日,在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和中共河南省委共同主辦的“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南的實踐”專題宣介會主題展上,斯里蘭卡統一國民黨干部考察團成員尼蘭德興致勃勃地問。
吸引尼蘭德的“面包山”,是位于展廳中心位置的“國人廚房”區域堆放的棗花饃。這些棗花饃共有十層,每一層都形狀各異。
精美的棗花饃吸引了眾多外賓的目光。王錚 鄧放攝
“棗花饃是河南的一種傳統民俗小吃,主要材料是小麥粉,輔料為棗,寓意紅紅火火、蒸蒸日上。十層也象征著十全十美,堆成糧倉一樣的形狀意味著豐收?!闭箙^的工作人員介紹,“河南是小麥主產區。在中國,每四個饅頭就有一個是河南產!河南小麥豐收,全國就能吃上白面饃。”聽了工作人員的介紹,尼蘭德恍然大悟,伸出大拇指連連點贊。
該展區還陳列著河南知名農產品加工企業生產的優質產品。湯圓、餃子、牛奶、火腿腸、食用油……這些包裝精美的食品陳列整齊、琳瑯滿目?!稗r產品加工業是河南的一大支柱產業,河南是全國第一糧食加工大省,如今的河南,已由‘國人糧倉’變成‘國人廚房’,并正在豐富著‘世人餐桌’?!惫ぷ魅藛T向前來參觀的外賓介紹。
輕描細繪牡丹畫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紅濤
“太漂亮了!我能學著畫嗎?”6月27日,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來自大洋洲島國湯加的內政部婦女司司長阿卡尼斯·費加塔普·鮑加,駐足洛陽牡丹畫展臺,被牡丹畫吸引。
外賓在學畫牡丹畫。王錚 鄧放攝
富麗堂皇的牡丹花,人稱“花中之王”。洛陽市作為牡丹之城,有著“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美譽。來自洛陽的畫家謝麗萍揮毫潑墨、現場作畫,一幅幅栩栩如生、雍容華貴的牡丹畫,讓來自瓦努阿圖、薩摩亞等國家的嘉賓贊嘆不已,他們爭相學畫牡丹畫。
“牡丹畫是以牡丹為題材的傳統中國畫流派。”謝麗萍介紹,自己從事牡丹繪畫40余年,此次專門為宣介會特別創作了多幅牡丹畫作品。隨后,謝麗萍向這些國外政要嘉賓贈送了牡丹畫,“歡迎來河南,有機會請一定到洛陽看牡丹!”
河南日報記者高長嶺攝 “咱石門村的軟籽石榴,皮薄色紅,籽粒飽滿口感好,歡迎選購。秋雨淅淅瀝瀝,紅彤彤的石榴顯得更加飽滿鮮亮,像紅燈籠一樣,映照著石門村火紅的生活。
延津縣是強筋優質小麥的適宜生長區,我們合作社去年冬季種了8000多畝優質強筋小麥,另有種子繁育基地6000多畝,其余種的是普通小麥???h屯子鎮西榆柳村村民劉永田家里有4畝地,以前只種小麥、玉米,年收入只有三四千元,加入合作社后,他承包了10畝地種植特種稀有蔬菜,每畝地多掙1萬多元。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今早06時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預計8月7日08時至8日08時西北地區東南部、黃淮、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云南南部、西藏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 其中山東東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四川盆地西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5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雨量30~50毫米局地可超過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7月31日,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我省十大水利工程穩步推進,已開工的8個工程完成投資79.08億元,占累計下達投資計劃的69.4%。其中,大別山革命老區引淮供水灌溉工程、宿鴨湖水庫清淤擴容工程已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小浪底北岸灌區工程、衛河共產主義渠治理工程完成率超過50%。
5月7日,記者從省河長制辦公室獲悉,河南省總河長令(第2號)已經由省委書記、省第一總河長王國生和省長、省總河長尹弘簽發,決定在全省深入開展河湖“清四亂”行動,持續改善我省河湖面貌。將我省黃河流域所有河湖列入清理整治范圍,重點清理整治黃河低灘區、各類保護區、黃河干流和重要支流的“四亂”問題。
省委一號文件提出,要有序推進農民轉移就業,發展富民鄉村產業,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省委一號文件提出,要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基地建設,吸引更多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全年新增農村人口轉移就業40萬人。
——控塵、控煤、控排、控車、控油、控燒等“六控”,解決工地揚塵、燃煤鍋爐、工業排放、黃標車、劣質油、秸稈焚燒等各類源頭污染。——大力推進集中供熱、燃煤“雙替代”,依法整治“散亂污”企業,嚴格落實揚塵污染治理、工業企業污染管控、監測監控體系建設。
12月10日,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5周年之際,記者從河南省水利廳召開的座談會上獲悉,截至當天,南水北調中線工程5年來累計從丹江口水庫引水259.83億立方米,其中為河南省供水89.46億立方米,極大地緩解了京津冀豫等地用水緊張局面。
“我們將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大力弘揚愚公移山精神,高質量推進各項工作。報告會后,程傳興與省水利廳部分黨員干部圍繞學習貫徹全會精神進行了互動交流。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調研期間,參觀了黃河博物館,讓我們倍感鼓舞和振奮。位于鄭州市迎賓路上的黃河博物館新館開館之后,張笑蕾就在這里當講解員,一轉眼就7年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保護工作,在河南考察調研時指出,把沿黃生態保護好,提升自然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