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2日19:30 來源:民生頻道
騎著電動車去上班
沒想到半路卻被另一輛電動車給撞了
車主劉女士覺得自己無責
又趕著上班
便和對方說了一聲就離開了現場
可是哪知道
這一走
本來無責的她
不但因為涉嫌肇事逃逸
被判負事故主責
還被罰了1000元
近日
在江蘇南京江寧開發區發生的
這起電動車事故
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
↓↓↓
被撞后著急離開,無責變全責
近日,南京江寧開發區馬木橋附近發生一起兩輛電動車碰擦的事故,當地交警中隊接到報警后趕到現場,發現路邊停了一輛電動自行車,一旁的徐女士頭上正流著血,并用手捂著頭坐在路邊,該女子稱對方肇事逃逸了。
后來警方根據事故現場及周邊道路監控找到了逃逸方劉女士。原來,當時正值早高峰,劉女士騎車上班途中,沿雙龍大道騎行至馬木橋時,突然后方徐女士騎車超了過來,結果一不小心發生了碰擦,雙方連人帶車一起倒在了地上。
劉女士爬起來后,將頭部受傷的徐女士扶了起來。徐女士手捂著頭,坐在路邊撥打了報警電話。"是你自己撞我的,是你自己的責任,跟我沒關系啊。我上班要遲到了,我不陪你等警察了。"說完,劉女士騎著電動自行車就走了。
可是后來,民警突然找上門,說劉女士涉嫌肇事逃逸。民警告知劉女士,雖然事故中沒有責任,但是由于她造成事故沒有配合事故處理,并有逃逸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的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
最終,劉女士因構成非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被處以罰款人民幣1000元的處罰,并負事故的主要責任。
網友:我也一頭霧水了
這則處罰在網絡傳開,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網友"橘貓蝦餃的天然卷"發出了靈魂拷問,"既然無責,何來逃逸?"
網友評論截圖
網友們紛紛在這條評論下方給出了回應,網友"75分以上"表示,不是當事人主觀上認為自己無責就一定是無責事實,發生事故了,無論是侵害方還是受害方,都應該留在原地拍照取證,交給警方判定事故責任。
這一"教科書式"的回答并沒有讓網友們安靜下來,"如果是雙方商量同意后走呢,屬于逃逸嗎?""這個處理結果有問題啊,被撞了可以變成過錯方?"……
法律界人士:應加強電動車主法規學習
對于這件事,南京大學法學系教授邱鷺風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邱鷺風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江寧交警給出這樣的處罰是合法合規的。"如果雙方當事人不在現場,很難確定雙方責任,所以做出了這樣的規定。"
重點來了!!!
如果在類似的事故中,
無過錯一方到底應該怎么處理呢?
對此,律師認為,發生交通事故后,最好通過交警處理。如果雙方協商處理,一定要保留有關證據,可以錄音、錄像、拍照、簽書面協議或情況說明等。否則,有理可能變成無理,甚至被人"賴"上,無責變成有責甚至全責。
邱鷺風也贊同律師的說法,她表示,這樣的基本操作,大部分機動車主都很清楚,但非機動車主卻知之甚少。對此,邱鷺風建議加強非機動車主交規的學習,在非機動車主辦理牌照步驟前,可以組織集中學習。"雖然很多非機動車主心里會比較不重視交規的學習,但這實際上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
11號早間,鄭州建設路鄭上路小學門口發生一起事故,一名女性行人與一面包車相撞,行人當場死亡。
11月11日早上6點多,一輛小箱貨北向南行駛至鄭州西四環建設路立交,撞上上橋口的限高架后卡在限高架下無法動彈。
2020年9月19日,四川省敘永縣人民法院對被告人馬明弘涉嫌交通肇事罪及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譚某林、譚某英、譚某韻、楊某、陳某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一案一審公開宣判。
8月31日上午,譚松韻媽媽被撞身亡一案在四川省敘永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 。譚松韻穿著一身黑衣戴著口罩,在一行人的陪伴下現身。
四年級一小學生闖紅燈被撞,經調查:孩子負全責
鄭州的胡先生在路邊開了一家維修精修電瓶車的小店,有時候也會回收一些破舊的電動車。前幾日,店里來了兩位“小伙”自稱是外賣小哥...
男子卻把她起訴了...) 12月11日早晨,風塵仆仆的李女士來到甘井子法院執行局,急切地找到周晏生法官。周晏生法官獲悉李女士的來意后,立即與申請執行人喬某溝通協調,最終雙方達成執行和解協議: 李女士代京京償還6萬元、余款按月分期償還、二年內付清。
近日,重慶一名兩歲多的幼童因為家長疏于看護,被一輛車撞傷。最終,家長與肇事司機一起承擔事故的同等責任。
一對男女走到馬路中間疑似鬧矛盾,男子張開雙臂迎向車流,女子想勸阻不料吃了男子狠狠一肘擊,痛得倒退兩步蹲在機動車道上。
新密市一起電動三輪車闖紅燈被撞,反而非要讓交警定小車司機承擔30%的案件,引起了交警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