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3日14:58 來源:映象網
長子南站的列尾作業班組,是瓦日鐵路全線列尾工作的中心環節。因為列尾裝置的設備狀態直接影響著瓦日線萬噸重載列車的運行安全,所以長子南站的列尾作業員被形象的稱為“萬噸鐵龍守龍人”。
奮斗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呈現,唯有腳踏實地才能走向成功。他們平均到每個作業小組需進行18—20次作業。一臺列尾主機的重量為10公斤,每次作業需要攜帶列尾主機行走1300多米。一個班下來,每人需要累計負重近180公斤,步行25公里,將近50000多步。作業多、風險大,炎熱的高溫下,滾燙的車體,對于每一個班組成員無論是體力還是耐力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與鋼鐵的每次接觸,汗水都浸透全身。但在安全面前,他們都極力忍耐,惡劣的天氣沒有擊垮他們對崗位負責的態度。他們始終站位大局,從來沒有怨言,出滿勤、干滿點,任勞任怨。他們不像高溫下90后的“動車醫生”那樣閃光;不像酷暑中上的高鐵動姐那樣靚麗,他們只是在車輪下,在無人看得到的角落敲敲打打,只為一趟趟萬噸巨龍安全正點開出。
唯有困難的磨礪,才能造就銳利的劍鋒;唯有困難的磨礪,才能讓自己越來越強大。長子南站的列尾作業班組共負責333臺列尾主機和280塊主機電池的管理和維護,是瓦日鐵路全線同崗位中管理列尾裝置型號最多的列尾作業班組。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奉獻是鐵路人最明顯的職業特征,而鉆研則是奉獻精神的一種升華。對他們來說,每天忙碌在運輸一線,所付出的不只是體力勞動,更需要的是對設備的鉆研和技術的學習,鐵路建設日新月異,如果沒有相應素質的技術隊伍,再好的裝備恐怕也無用武之地。而他們不斷鉆研技術,解決難題,為的就是讓萬噸鐵龍安全運轉,可以說,這就是新時代的“工匠精神”的完美注腳。
今天,當我們選擇休閑,享受假期的時候,可以想到的是這些通過勞動和智慧成就我們幸福生活的鐵路員工。他們普通的外表,裝著的是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幸福對每個人來說都有著不同的定義,但他們始終相信用雙手就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幸福。他們在遠離塵世的偏遠小站,耐住寂寞與辛勞。這一切不為人知的隱忍和平凡背后,也許就是鐵路人默默奉獻的情懷。有時我們就需要這樣一種精神,不張揚但堅韌,不絢麗但持久,他們的周圍也許沒有很多漂亮的光環,而國家卻因為這些奉獻者而更加美好,向他們向萬噸鐵龍的守龍人致敬。(胡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