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獨家 > 正文

大咖論道共話網媒發展風向標 2019中國網絡媒體論壇最全“干貨”奉上

2019年07月29日16:18  來源:映象網

5034

映象網訊 (記者 孫川川)7月29日,以“融合與變革:中國網絡媒體發展新跨越”為主題的網絡媒體論壇在天津開幕。本次論壇圍繞新時代網絡媒體發展趨勢、加強網上內容建設和推進網絡媒體在內容、技術、產業、國際傳播層面的創新與變革等方面進行研討,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搭建交流和合作平臺。

本屆論壇由中央網信辦指導,中共天津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人民日報社、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主辦,258家網絡媒體、800名嘉賓將出席開幕式和論壇。本次論壇共有258家網絡媒體、800名嘉賓出席。

在主論壇上,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許正中,新華社黨組成員、副社長劉思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黨組成員、副臺長閻曉明,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網易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丁磊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先后作了主題演講。

許正中:推進四“改”提升四“力” 做好網絡“通訊員

許正中,以《深度融合:推進四“改”提升四“力”》為題作主題演講。

許正中在演講中強調,在媒體深度融合時代,網絡媒體要堅持“導向為魂、移動為先、內容為王、創新為要”,加快內容生產、傳播渠道、技術手段、媒體運營等方面改革,不斷提升“腳力、眼力、筆力、腦力”。

“好內容可以跨平臺傳播,好內容能自帶流量,好內容能構成入口。”他認為,推薦內容生產的改革,對媒體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內容價值與品質的回歸要求媒體生產更加符合互聯網傳播規律的好內容。

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當下,如何推進技術手段改革,提升人工智能運用能力,并將其運用到新聞采集生產、分發、接收、反饋全過程中,是媒體探索的焦點。許正中表示,未來媒體平臺的競爭力可能會取決于數據算法和算力。對此,他提出“用主流價值導向駕馭算法”的觀點。

“我們正在下大力氣研究既能實現個性化推薦,又體現主流價值判斷的的主流算法。目前,人民日報正在全方位推進技術創新,在5G、人工智能等領域積極探索籌備建立產學研結合重點實驗室、研究院等,助力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許正中說。

劉思揚:既不失語又不誤語,打造風清氣正網絡空間

劉思揚在題為“挺進主陣地,打好主動仗”主題演講中表示,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提高正確引導社會輿論能力,要既不失語又不誤語,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當前,移動傳播是信息傳播的主渠道,新聞輿論的主戰場。劉思揚說:“作為主流媒體,挺進移動互聯網主陣地,是主流媒體融合的必答題,要深刻認識全媒體時代的機遇,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要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打造傳得開、叫得響、留得住的精品報道,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響亮。”

劉思揚說:“提升網絡輿情引導的有效性,觸發是情感、是基礎,廣告語態是手段,強化互動是關鍵,形成合力是保障。把握‘管得住是硬道理’內涵,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必須始終堅實導向為魂這個核心。面對跨時空、大容量、開放性、交互式、移動化等特點,要在導向管理上做到與傳統媒體一個標準、一體管理。”

把握“用得好是真本事”內涵推動媒體融合縱深發展,必須始終堅持創新為要這個關鍵。隨著5G、大數據等新技術不斷發展。劉思揚認為,把握數據是未來媒體發展的重要基礎,要從“消息總匯”向“數據總匯”跨越。

閻曉明:順應網絡潮流 主動作為

閻曉明圍繞“內容制作的變與不變、平臺建設的為與不為、技術研發應用的值與不值”發表演講。

“融合已經成為媒體發展的潮流,融合的目標明確、認識的高度一致,但是在融合的方法、路徑上莫衷一是,媒體融合越有探索的空間,越有創新的天地。”閻曉明表示,5G+人工智能已經從研究試驗階段影響到媒體的傳播方式,甚至輿論格局,新技術要求媒體發展更具前瞻性。

在“內容制作的變與不變”方面,閻曉明認為,互聯網的內容制作需要堅守政治立場、尊重新聞規律,這是“不變”,但是隨著互聯網發展,技術變革是內容宣傳遇到的最大變數,近年來,伴隨技術產生微博、微信、客戶端等不同形態,需要與之相適應的內容,技術、內容已經進入相互啟發的階段。技術引發巨大需求以后,媒體需要調整當前機制適應新形態需求,根據網絡特性進行內容升級。

在“平臺建設的為與不為”方面,閻曉明認為,應該處理好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自建平臺與共享平臺的關系,有所為有所不為。而技術研發需要適應網絡生產形態,必須關注新技術和隨之產生的新形態,要有“羊毛出在牛身上的眼界”。

閻曉明:“互聯網為我們創造了無限的可能,墨守成規會被時代淘汰,隨波逐流會一事無成,唯有順應網絡潮流,主動作為,才能脫穎而出。”

馬化騰:津云中央廚房是推動媒體融合縱深發展的創新實踐

馬化騰作主題報告。他在發言中提到,5G時代,萬物皆媒體。物、媒介、信息之間的連接顯得尤為重要。媒體的融合發展勢在必行。就在天津,津云中央廚房、海河傳媒中心等創新實踐,正在不斷將媒體融合推向縱深發展。

馬化騰認為,優質的內容才能讓用戶產生共鳴。內容建設仍是媒體融合發展的根本。網絡媒體的優勢在于信息傳播覆蓋面巨大和互動性。這與傳統媒體傳播的權威性、公信力和專業性相互融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共同實現價值增量。

“媒體融合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場跨時代的變革與創新。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媒體融合發展還將有更多的可能。”馬化騰說。

丁磊:信息消費升級 媒體融合大膽玩“跨界”

“新技術讓媒介無處不在,人人都有麥克風,媒體進入暴風變革階段”丁磊認為,未來媒體融合要在內容上大膽“跨界”,看到新天地。

“中國有8.29億網民,每天生產的消息量就達到300多億條”,丁磊說,“隨著移動互聯網新技術發展,人人都有麥克風,傳播方式也成為了‘人到人’的直接傳播,沒有了以前中間商賺差價,結果就是,信息傳播也變得更加業余化,媒體作為信息過濾器的作用被減弱,庸俗虛假信息擠滿網絡空間。”

丁磊說:“現在大家都在說消費升級,這也包括信息消費升級。媒體信息以往的粗放式發展,現在需要更精致的包裝。營造健康的網絡空間,主流聲音就要加大,在信息源可靠的基礎上,用流行語言形成爆款。未來媒體的核心能力就是,流行的能力,用流行語言包裝主流事件。”

左手養豬,右手打碟,在血雨腥風的互聯網江湖,丁磊不停地在各種行業之間“穿越”,掌舵網易“劈叉”技術嫻熟,可以說在跨界這件事上玩得不亦樂乎。

丁磊說:“從媒體融合的效率來看,傳播需要更大膽地跨界,未來媒體跨越的不僅僅是技術,而是內容。比如媒體與教育、文娛、生活等等諸多方面,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同時,從媒體融合深度來看,網上要有快速傳播的能力,網下還要有沉淀經典的能力,讓信息不僅僅是單純的易耗品,而成為具有長期增長性的內容產品。”

劉韻潔:5G和未來網絡將助力網絡媒體發展

劉韻潔圍繞“未來網絡助力網絡媒體的發展與創新”回答了“網絡媒體能不能融得好?怎么融得好?”的問題。

他認為,目前互聯網正在從消費領域向實體經濟逐漸轉向,互聯網的應用場景從4G(人和人的通訊)到5G(人與萬物)的互聯,面臨著技術挑戰。“4K、8K、AR等業務對技術提出了高速率、大碼流、低延誤等新要求,全息通訊、全感通訊也對帶寬等帶來新挑戰。”劉韻潔表示,5G網絡擁有大帶寬容量、低功耗大連接、低時延高可靠的特點能滿足未來網絡媒體及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的發展。

“未來網絡要適應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需要進行智能、安全、可定制的變革。網絡好比我們的道路,有普通車道、專用車道、高速公路,普通鐵路、高鐵、飛機,而在虛擬網絡,我們可以根據車聯網、能源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等不同的需求,設置不同的網絡。”劉韻潔表示。

目前,我國正在建設通訊與信息領域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覆蓋40個骨干城市、133個邊緣節點、4個云數據中心。同時,自主可控的網絡操作系統也在逐步完善。這些將滿足國家關于下一代互聯網、網絡空間安全、天地一體化網絡等重大科技項目的實驗驗證需求。

劉韻潔認為,5G和未來網絡的發展將助力全球網絡媒體行業的創新和發展,未來網絡創新試驗環境將為網絡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試驗提供重要支撐。(部分圖片來源津云新聞)


文章關鍵詞:大咖 網媒 發展 中國網絡媒體 論壇 責編:王芳菲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健康大咖談|世界艾滋病日,防“艾”在路上

    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艾滋病日”,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關于艾滋病,你還有哪些疑問,11月30日晚上7點,來直播間,聽聽專家給出的答案吧。先后從事衛生教育、衛生行政、艾滋病防治研究等工作20多年,2004年后先后任國艾辦政策協調部副主任、主任,2018年任艾防中心辦公室主任至今。

  • 劉昊然愛吃啥?燴面、肉盒、胡辣湯、攬鍋菜…

    燴面、胡辣湯、攬鍋菜、牛肉盒子、“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燴面、胡辣湯、攬鍋菜、牛肉盒子、“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今天,劉昊然做客#百花獎全景直播# 《藍羽會大咖》欄目,現場品嘗河南地道美食,并現場教學,安利大家正宗的“河南吃法”。

  • 業內大咖明星嘉賓助力“網安周”

    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9月14日至20日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開展。多位院士學者、網絡大咖和明星嘉賓為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代言并送上祝福。

  • “小康”到底長啥樣?快和大咖們一起,留言告訴我們吧!

    “小康”到底長啥樣?快和大咖們一起,留言告訴我們吧!

  • “云上”盛會 “云上”傳播──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云端”唱響好聲音

    屆世界智能大會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我國舉辦的首次世界級重要盛會。人民日報客戶端刊發文章《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云”啟幕 科技展7×24小時不打烊》,圖文并茂還原云開幕式暨主題峰會及“云智能科技展”現場情況。新華網刊發系列原創英文稿件,報道大會詳細情況,講述人工智能領域在疫情大考中的突出表現。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