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02日13:40 來源:央視財經
隨著景區的建設,他和愛人都在景區找到一份保潔員的工作,兩人每月能掙2500元,公司還給他們每人買了一千多元的社?!,F在,王永強一個月的收入,就比原來一年掙得還要多。不僅如此,因為旅游開發,他家的兩畝土地還得到10萬元的補助。
王永強
巴山大峽谷景區開發將占用村民的土地、林地等資源折價入股,景區建成后按照門票收入的10%進行分紅。同時,只要景區還在,村民每年至少也能拿到每畝地230元到600元不等的分紅。這種分紅方式“上不封頂、下有保底”,是景區文旅扶貧工作探索出的“資源入股帶動”模式。
除此之外,景區還采用“勞動就業帶動、經合組織帶動”等七種脫貧模式,帶動了巴山大峽谷片區102個貧困村、9萬多貧困人口脫貧,輻射帶動周邊21個鄉鎮46萬余人增收致富,使這個窮山溝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四川省巴山大峽谷綜合開發建設指揮部指揮長 于宏:有四個方面的變化。
一、新修了連接村社的道路,達97公里;二、為景區老百姓新提供了4800多個就業崗位;三、農民收入從2015年的人均純收入6500元,達到2018年的8800元;四、通過文旅開發扶貧解決整個片區9萬貧困戶穩定脫貧的問題,使過去的窮山區變成了景區,也變成了老百姓美麗的新家園。
巴山大峽谷景區
半小時觀察:
四川省宣漢縣通過打造全域旅游,不僅解決了大巴山區群眾就業問題,為貧困戶增加了收入,同時還促進了傳統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條產業扶貧的路子。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目前剩下的扶貧工作,大多是難啃的“硬骨頭”。這其中,如何構建產業脫貧的長效機制是脫貧攻堅的重點、難點。
我們希望,有關政府部門能夠進一步積極運用市場思維,尊重市場規律,推動產業扶貧的發展,讓大山里的群眾分享到更多的發展紅利,書寫好脫貧攻堅的答卷。
轉載請注明央視財經
(記者劉楨珂)迎著初冬的暖陽,“決勝2020”看四川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涼山,來到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中國網記者 劉楨珂 攝 三河村立足資源稟賦,把舊址、新居和村史館串聯起來,開發彝族文化扶貧主題旅游線路。
20多年前,正在地里忙活的余文武聽到頭頂嘩嘩響,抬眼一看,第一次邂逅了傳說中的滇金絲猴。除了給滇金絲猴添加輔食,余文武的另一項重點工作是收集滇金絲猴糞便進行化驗,以便掌握滇金絲猴的身體狀況。
涼風村,海拔1700米以上,是重慶市城口縣周溪鄉的一個高山村;伍東,32歲,這個高山村的黨支部書記。上任后,伍東挨家挨戶排查哪些房屋符合危舊房改造標準,哪些農戶適用易地搬遷政策,帶領村民住進了嶄新的樓房。
重慶市城口縣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戶。山底河谷地帶著重發展生態型鄉村旅游,已建成11個1800戶“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區,帶動1200余戶5000余名貧困人口增收。據闞吉林介紹,到2020年城口將新建15個優勢資源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將中藥材產業培育成40%的貧困村、50%的產業薄弱村的主導產業,至少帶動1.2萬戶通過中藥材產業實現增收。
吉克石烏到三河村的那天,聽說來了客人,吉好也求的二女兒吉好有果一骨碌從床上翻下來,刷牙、洗臉一氣呵成?,F在,吉好也求的新房有單獨的廚房與洗手間,每天洗臉、刷牙成了吉好有果和弟弟妹妹們的好習慣?!睅е鬀錾降暮孟淼奖本┖螅耸癁醺有判臐M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