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07日15:23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報道】
光明日報記者 王忠耀 任爽
8月6日,在國新辦舉辦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省(區、市)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中共吉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巴音朝魯,中共吉林省委副書記、吉林省人民政府省長景俊海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走出振興發展新路”,就各界共同關注的問題,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振興全方位吉林新變化
“吉林省是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重要的邊境省份,同時,也是重要的生態屏障和人文科教大省。進入新時代,吉林工業煥發出勃勃生機,一汽年銷售整車達341萬輛,‘吉林一號’星座在軌衛星達13顆,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上線運營,萬米鉆機‘地殼一號’創造亞洲新紀錄。”巴音朝魯的介紹讓記者領略到了這方黑土地的厚重。
巴音朝魯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吉林各族兒女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吉林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
2018年吉林省GDP實現15074億元、人均55611元,分別比新中國成立初期增長168倍、363倍,財政收入實現1240億元、增長346倍,三次產業結構由55.5:27.4:17.1發展到7.7:42.5:49.8,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
70年前,吉林城鄉居民儲蓄人均不到4分錢,現在腰包越來越鼓,人均儲蓄4.63萬元;醫療衛生越來越進步,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8.2歲、比全國高1.5歲;人們的消費也在升級,健康、旅游、文化等成為新熱點,城鄉私人汽車達到382萬輛,平均7個人就擁有1輛。
追昔撫今,巴音朝魯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吉林無論是從發展理念上、高質量發展成效上、體制機制創新上、人民幸福感獲得感上,還是從政治生態和精神面貌上,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當前,吉林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吉林人民正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邁進。”巴音朝魯說。
“一主、六雙”新引擎 投資青睞新環境
“‘一主’就是把長春打造成‘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進一步做大‘長春經濟圈’,在全省發展中發揮主導輻射帶動作用;‘六雙’就是建設工業和醫藥健康產業‘兩個走廊’、沿中蒙俄和沿圖們江鴨綠江‘兩個開發開放經濟帶’、東部避暑冰雪生態和西部河湖草原濕地‘兩個旅游大環線’、長白通(丹)和長吉琿‘兩個出海大通道’、長春國家級創新創業和白城國家級高載能高技術‘兩個基地’、長春吉林一體化和長春公主嶺同城化‘兩個協同發展’。”景俊海介紹了吉林的“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
景俊海表示,這一布局的目的就是讓集群產業形成“廊”“線”,讓相關功能形成“道”“帶”,讓資源開發形成“基地”,讓主要區域“協同”發展,這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出發展新路、推動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新路徑,是搶抓發展機遇的“投資地圖”。
“為推動‘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落地落細落實,我們連續發布‘1+13’規劃體系,出臺247項配套政策,第一批謀劃3000多個重大項目,集中對外宣傳推介,專班專人跟蹤,一步一個腳印向前推進。”景俊海說。
而針對不斷改善營商環境的問題,景俊海表示,招商引資是振興發展的法寶,對吉林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按照中央的部署安排,過去十幾年,我們一直致力于老工業基地振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去年9月下旬,習近平總書記到東北視察,9月28日專門召開了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部署了6個方面重點任務。第一條講的是營商環境。因為營商環境必須優化,優化之后才會有更多的招商引資。我們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走出一條振興發展新路。”景俊海介紹道。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河湖連通水充沛,鶴飛羊歡生態歸。花鮮荷青沃野風,西部美景令人醉。”巴音朝魯用一首詩,描繪了他眼中吉林的自然美景。
“可以說吉林是鋪展在祖國東北的一幅色彩斑斕的圖畫。良好生態是我們最大的優勢、最大的品牌,也是最大的財富。說到底,綠色生態是吉林的家底,我們非常珍惜。”巴音朝魯表示。
“吉林非常有特色,我們國家的版圖是西高東低,吉林恰恰相反,是東高西低。這三大板塊的特色非常明顯,東部是山區,中部是平原,西部是大草原。實施東中西‘三大板塊’建設,主要是基于生態文明建設。”巴音朝魯介紹。
長白山最高的森林覆蓋率達98%,東部整體森林覆蓋率超過78%,原始性、天然性難得,世界少有。“所以我們一方面格外保護,另一方面綠色轉型。綠色轉型就是貫徹綠色發展理念,過去是砍樹過日子,現在全部禁伐停伐,開發林下經濟,總體上轉型得不錯。像礦泉水、人參,還有以長白山中草藥為代表的大健康產業快速發展。”巴音朝魯說。
“河湖連通之后,出現了西部生態的革命性變化,地下水位上升了1米,降雨量過去是250~300毫米,現在連續三四年超過了400毫米,鹽堿地減少了6.5萬公頃,濕地恢復了3500平方公里,形成了以向海、莫莫格、查干湖、波羅湖為核心的4個集中連片、河湖互濟、動態平衡的生態群落,大量候鳥落戶棲息。”巴音朝魯介紹,正在進行的河湖連通工程,讓一幅碧水藍天、漁興牧旺、草茂糧豐、人水和諧的美好景象,正在曾經干旱的吉林西部變為現實。
《光明日報》( 2019年08月07日 11版)
“1+2+2”軌道交通體系:1條輕軌:機登洛城際輕軌;2條軌道線:新密—機場軌道交通連接線、軌道交通7號線;2條鐵路:繞城鐵路(新密北編組站)、 新密鐵路。“七橫+六縱”內部交通:東西向“七橫”:從北至南依次為迎賓大道(省道317 )、勞動街、密杞大道(省道321)、新港大道、裕南大道、交流大道、密新大道。
2018年4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既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我們要堅定信心、咬定目標,苦干實干、久久為功,為實施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而共同奮斗!
題:從“一柱擎天”到多業支撐——吉林打造“一主六雙”空間布局推動新產業發展 吉林省發改委高技術處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電子產業集群內,已有精密測量等13個工程研究中心、281戶企業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