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08日12:43 來源:證券日報
開欄語:上市公司是中國企業的優秀代表,是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伴隨著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和資本市場發展壯大,我國上市公司數量穩步增長、質量持續提升,在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離不開上市公司、監管者、投資者及市場各參與主體的同心同向、眾智眾力。本報從今日起開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進行時”專欄和專刊,通過采訪監管部門、上市公司、專家、投資者等市場各方主體,共同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獻計獻策,夯實有活力、有韌性資本市場的基礎。
■彭春來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要促進我國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不斷加強基礎建設是最為關鍵的因素,而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則是基礎中的基礎。
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這是政治局會議首提“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經濟高質量的發展需要高質量的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市場的核心內容。不注重上市公司質量的資本市場,就如同沙漠里的高樓,建得越高風險越大。橫空出世的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更是對上市公司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正因如此,監管層一直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當成重要的抓手。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今年5月份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19年年會暨第二屆理事會第七次會議上表示,資本市場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這個功能主要是通過上市公司質量來體現的。資本市場是連接實體和資本、連接融資方和投資方的紐帶,而上市公司質量是支撐這個市場的支柱和基石,是促進金融和實體經濟良性循環的微觀基礎。沒有好的上市公司,就不可能有好的資本市場。只有不斷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增強價值創造和價值管理能力,企業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并以令人尊重的方式,贏得長盛不衰的聲譽,真正成為億萬企業主體中的“優等生”。
筆者認為,要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目前主要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
首先,以增強內生動力(抓好主營業務)和擴大外延發展(理性并購重組)為抓手,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做好主營業務,是上市公司的本分。既然叫主營業務,就應該是上市公司的強項,是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主業興則公司興。因此,上市公司要以打造百年老店為目標,投入足夠的研發力量,扎實做好主營業務,力爭成為行業龍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服務國計民生的支柱企業。而不應該主副不分,編故事、炒概念,頻繁變更融資用途去簡單追逐市場熱點,這樣做短期內也許能夠吸引市場眼球和資金關注,但多半可能無法持續,最后會極大損害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利益。
完善并購重組、破產重整等機制,支持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為上市公司提質增效注入“新鮮血液”,是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途徑。并購重組切忌盲目不合實際,要聚焦主業符合公司的長遠發展規劃,使得上市公司成為激發創新活力、優化資本形成機制的重要載體,成為經濟發展動能的“轉換器”。
此外,今年以來國企混改再提速,更加注重質量和效果地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是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不可或缺的手段。
其次,以加強信息披露監管為抓手,提高公司合規治理能力。
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必然應該是守法的上市公司,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能力也是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手段。上市公司要加強法律意識和誠信建設,嚴格遵守信息披露制度,保護好信息披露這個“生命線”,建立一個守法、合規、高效、透明的公司治理體系。
監管層也把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放在重要位置,鼓勵上市公司以多種方式回報投資者,嚴厲打擊做假、操縱業績、通過非法關聯交易輸送利益等違法違規行為。同時,也要促使上市公司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履行社會責任。
第三,以協調推進紓困緩解高負債高抵押為抓手,妥善解決歷史形成的影響上市公司質量提升的一些問題,提高公司防范化解風險的能力。
對于一些主營業務比較突出、公司治理比較完善,但因種種原因出現高負債、股權高質押的上市公司特別是民營上市公司,要采取組合手段幫助公司渡過難關,重回正常經營的軌道。相關上市公司也要吸取教訓,建立健全完備的風險防控機制,杜絕盲目加杠桿擴張,做到行穩致遠。
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為資本市場筑牢基礎的同時,也更長遠地增質中國實體經濟,是經濟轉型、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保障。這是新時代資本市場的必然選擇,也是新時代資本市場的顯著特征。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今年是新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隨著新證券法的正式實施以及一系列重磅舉措的陸續推出,全面推進注冊制改革、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等工作正卓有成效地全速開展,這無疑是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必由之路。
美國政府近日發布行政令,禁止美國投資者對所謂由中國軍方擁有或控制的企業進行投資。發言人表示,中國企業始終堅持依法合規經營,在國際化經營中嚴格遵守相關國家法律法規,始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
作為第三屆進博會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2020世界并購大會昨天(9日)在上海舉行,大會圍繞“投資并購新引擎,助力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服務中國經濟轉型發展。財經界專家學者及金融機構代表,聚焦全球變局下的并購市場、金融業擴大開放與風險控制等主題,探討“雙循環”背景下投資、并購領域的創新發展。
近年來,健全退市機制方面的制度建設取得了一定突破。健全退市機制,一個總的原則是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拓寬多元退出渠道,嚴格退市監管,完善常態化退出機制。
近期,圍繞金融監管與創新引發的議論,引起監管層關注。本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切從維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廣大投資者利益的角度出發,監管層決定讓螞蟻集團暫緩上市。事實上,只有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得到更好保護,優質上市公司才能在資本市場上獲得更多資源支持,中國資本市場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11月2日,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加快健全證券執法司法體制機制,重點是加強證券執法司法專門化建設,構建行政執法、民事追償和刑事懲戒相結合的立體化證券違法追責體系,大幅提高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
今年5月,河南鐵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河南鐵投”)被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公司給予最高信用等級,成為我省第7家“AAA”級省管功能類企業。這是河南鐵投用足用活資本市場、增強融資信用、創新融資方式,助力我省不斷優化交通基礎設施供給的兩個縮影。
10月15日,各國專家在深圳召開的國際海洋經濟合作發展論壇上表示,21世紀是藍色海洋世紀,隨著科技迭代更新,海洋經濟在全球范圍內快速發展。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持續改善,近岸海域利用率增長逐年放緩,主要河流污染物入海總量逐步減少,沿海城市污水處理率顯著提高。
這是河南鐵投用足用活資本市場、增強融資信用、創新融資方式,助力我省不斷優化交通基礎設施供給的兩個縮影。” “深化國企改革,強化市場意識,弘揚創業精神,大力實施人才強企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現代化、專業化、國際化企業集團。
光明日報記者 溫源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