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5位院士暢談國家科技發展成就

2019年08月17日11:46  來源:新華社

5034

  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  (記者陳芳、胡喆)為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16日上午,中央宣傳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委聯合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論壇第一場論壇,邀請5位在不同領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兩院院士,暢談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相關領域發展成就,并結合自己的奮斗歷程,與網民在線進行熱烈交流。

  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從探月工程到載人深潛,經過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科技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5位院士向現場觀眾和廣大網民講述了新中國科技事業從無到有、由弱向強實現歷史性跨越的光輝歷程,展現了新中國科技工作者“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壯志豪情。

  45年的前期準備和論證,15年的探索……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在現場向大家講述了中國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測走過的不凡之路。“國家的重大需求,就是我們的奮斗使命。”他表示,科技報國是一代又一代新中國科技工作者傳承的使命,新時代全國9100萬科技工作者要加倍努力,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不懈奮斗。

  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事業的“王牌名片”,幾代中國航天人從仰望星空到遨游星漢,將一個又一個夢想變為現實,極大地推動了科技進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載人航天的成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縮影。在闊步走進“空間站時代”的新起點新征程上,中國航天人將不斷樹立新目標、達到新水平、取得新成就。

  基礎科研是所有科學研究的總源頭,而數學又是基礎中的基礎。從新中國成立之初著名數學家華羅庚、陳景潤的忘我鉆研到如今國家對基礎科研的重視和加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楊樂現場回憶了自己在唐山大地震期間冒著生命危險從抗震棚回到住宅樓努力研究的故事。他勉勵大家,研究工作需要長期鉆研與專注,不斷思考與揣摩,最終才能有所突破和創新。

  從缺乏觀測手段、較少開展系統性研究,到攻關關鍵技術、在技術指標上趕超國際先進水平,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和團隊白手起家、扎根曠野,接過“兩彈一星”的火炬,瞄準空間物理研究前沿領域,傳承科技報國之志,矢志不渝追求深空探測強國夢。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的載人深潛從無到有、從淺海到深海,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作為我國7000米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徐芑南研制了多型載人深潛器和水下機器人。他說,“蛟龍號”的研制十分不易,但只要牢牢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我國的載人深潛發展就一定能向海洋最深處挺進。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論壇是面向大眾進行宣講的創新安排,通過網絡進行圖文直播,與網民密切互動,聯系實際、回應關切,緊緊圍繞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濃墨重彩地宣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激發愛國之情,強化愛國之志,動員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立足本崗位作貢獻,把愛國精神轉化為實際行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論壇共舉辦六場,其余五場將于8月22日、8月28日、9月4日、9月11日、9月19日分別舉行,由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負責承辦。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17日 02 版)

  (責編:趙晶、謝磊)

文章關鍵詞:載人潛水器 月球探測工程 深空探測 科技事業 科技工作者 蛟龍號 兩彈一星 探月工程 國家科技 載人深潛器 責編:安文靖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地評線】創新驅動發展,“九章”書寫更精彩的華章

    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必須切實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把科技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 面對面丨萬米深潛!“奮斗者”號總設計師:“不是終點,我們剛剛打開了深海的一個門縫”

    11月28日,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順利返航。   聽“奮斗者”號總設計師葉聰、主航員張偉,講述萬米深潛背后的故事。葉聰,曾擔任“蛟龍”號首席潛航員和“深海勇士”號副總設計師,被任命為“奮斗者”號總設計師。

  • 到家啦!“奮斗者”號上岸“體檢” 潛航員帶你進艙體驗

    大約在10天前,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斗者”號順利返航。中國船舶集團702所 “奮斗者”號總設計師 葉聰:探索一號它是一艘科考船,是科學家的海面工作室,“奮斗者”號是科學家的海底工作室。

  • 這是最獨特的“中國式浪漫”

    “嫦娥奔月”是一則流傳千年的浪漫神話,寄托了中華民族世代對于月球的無限憧憬,中國人的探月夢想也從未停止,一個民族的千年夢想化為了現實。2015年發射的暗物質探測衛星被命名為“悟空”,預示著期望它能不畏艱難,在茫茫太空中以“火眼金睛”探測初暗物質粒子。

  • 學習網評:勇往直“潛”,點亮“奮斗者”的榮光

    11月28日,“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并勝利返航。這份榮光屬于所有致力于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屬于每一位不畏艱險、敢于攀登的奮斗者。

  • “奮斗者”號,了不起

    11月28日,“奮斗者”號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并順利返航。11月28日,“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順利返回海南三亞。10月10日,“奮斗者”號從三亞崖州灣南山港碼頭啟航,前往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海域實施萬米深潛試驗任務。

  • “奮斗者”號,了不起(科技自立自強)

    11月28日,“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順利返回海南三亞。10月10日,“奮斗者”號從三亞崖州灣南山港碼頭啟航,前往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海域實施萬米深潛試驗任務。

  • 【地評線】荔枝網評:萬米海試凱旋,追夢更廣闊“新藍海”

    “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并于11月28日勝利返航。探索萬米深海,是一代代海洋科技工作者矢志追求的遠大目標,也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的核心任務。

  • 聯播+丨勇攀深海科技高峰 感悟習近平的“藍色信念”

    聯播+11月28日,“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并勝利返航。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致以熱烈的祝賀,向所有致力于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 10909米!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斗者”號勝利返航

    “十三五”以來,科技部會同中國科學院,組織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企業近千名科研人員,經過艱苦攻關,成功完成“奮斗者”號的研制工作。11月10日8時12分,“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標志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