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19日19:49 來源:中國青年網
這是一個普通的早晨,微博熱搜上驀然出現了#周南醫生去世#的消息。很短的時間,無數支蠟燭在社交平臺上點燃,上萬名網友沉痛送別……
周南是誰?她做了什么?她的離世為何牽動了無數人的心?今天,讓我們走近“中國好醫生”“全國最美醫生”周南,感受她一襲白衣下的赤誠與擔當。
網友評論截圖。資料圖
“我在西藏,就可能挽救更多生命”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我不敢相信西藏很多地方醫療條件那么差,肺炎、胃腸炎就可能讓當地老百姓失去生命。”
2007年,周南去西藏旅行。在西藏阿里地區南部的普蘭縣科迦村,她遇到一位患有肺炎的大爺,生命垂危,卻不知該怎么用藥。了解情況后的周南,迅速為大爺做了診斷,并在當地藥店買到對癥藥,使大爺轉危為安。
當地缺醫少藥的情形深深刺痛了周南。“西藏缺醫生,你能來嗎?”夾生的漢語,在周南的心中激起了千層波瀾。
周南(左)。來源:央視網
2009年春天,周南從北京協和醫院博士畢業。她做出了人生中第一個抉擇,放棄在北京協和醫院呼吸科的工作機會,到西藏當一名醫生。得知周南的決定后,父母和導師都極力反對。
“北京有50多家三甲醫院,多一個醫生少一個醫生差別不大,但在西藏,很多生命會因為我的存在得到挽救。”周南態度堅決。
那年9月,27歲的周南坐上了去往拉薩的火車,成為了自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的一名醫生。從那天起,她傾盡所學,為高原百姓解除病痛。
“活生生的人擺在我面前,我不敢停下來”
西藏自然環境惡劣,周南工作的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海拔在3600米以上,空氣含氧量僅為海平面的60%左右。頂著嚴重的高原反應,周南堅持每天都去病房查房,“如果一天不去查看,患者的病被耽誤了怎么辦?”她不敢懈怠!
藏區的風濕免疫類病人非常多,但整個西藏卻沒有風濕免疫科,有些病人患上這種病后,如沒有條件轉到內地治療,就只能回家等死。看到這種情況,周南很痛心。“必須把醫療條件的問題先解決了,我們不是做學術,發個文章就完了。活生生的人擺在我面前,我不敢停下來。”
周南(右一)在西藏。來源:四川新聞網四川手機報
2013年4月,一位名叫卓瑪的女孩被確診為白血病,但當時西藏并不具備治療這種病的醫療條件,相關科室更是一片空白。即使周南做出了準確判斷,卻仍沒有留住卓瑪的生命。卓瑪的離世,更堅定了周南的決心:要在西藏成立第一個風濕血液科(包括風濕免疫類疾病和血液類疾病的治療),決不讓悲劇重演。
新建一個科室比想象中要難得多。她開始往返于北京和西藏之間,聯絡資源,進修技術。周南的想法得到了她的老師、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教授張奉春的認可。張奉春捐贈了100萬元的免疫分析儀、熒光顯微鏡等儀器和試劑儀器設備,幫助周南建立了實驗室。
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二層內科區,周南曾經工作過的地方。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瑞玲 攝
2014年,一個設施完備、診療技術齊全的風濕免疫血液科在西藏建成,填補了西藏在風濕免疫病治療方面的空白。風濕免疫血液科成立后,創下了很多西藏第一例成功診治的病例:狼瘡腦病、肺泡出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噬血細胞綜合征等。
在這個“年輕”的科室里,只有8位醫生,未滿30歲的周南就這樣做起了科室管理,擔任科副主任。“說得再多也不如在臨床上成功救回一個病人。”周南說道,“能將病人從死亡邊緣搶救回來,特別能激發孩子們當好醫生的意愿,這很神奇。”
“如果再來一次,我還是這個選擇”
憑著一腔熱愛,周南在西藏一待就是9年。她的身影遍布那曲、當雄、山南等偏遠地區,從死神手里搶回了許多狼瘡腦病、血管炎危重癥患者的生命。
一次,一個24歲的男性患者因關節炎收住在周南科室,住院當晚突發昏迷,通過一系列輔助檢查確診為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TTP是一種臨床上的極危重癥,即使在內地的三甲醫院有血漿置換支持的情況下死亡率也高達50%,何況西藏沒有血漿置換的條件,患者命懸一線。
“那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啊!哪怕只有一線希望我們也要試一試!”周南和團隊沒有放棄,經過不懈努力,患者終于蘇醒了,后續恢復得也非常好,最后完全緩解出院了。2017年,周南被評為全國“最美醫生”,這名患者發了條朋友圈:“所有的感謝無以言表,今天她獲獎了,實至名歸!”
周南在病房診斷。來源:央視網
9年間,周南和她的團隊共接診患者六萬多人次。她還利用周末,走遍方圓四百平方公里,為牧民免費送醫送藥,讓罹患重病的高原百姓看到生的希望。
“人生很多選擇,但如果再來一次,我還是這個選擇。”曾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及9年雪域高原上的從醫生涯,她這樣說。然而,就在2019年8月2日,周南因所乘坐的車輛發生意外事故,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7歲。
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二樓內科區多功能自助查詢機的信息查詢窗口,還保存著周南的信息。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瑞玲 攝
生命有長短,人怎樣活才能不負此生?毛澤東曾在《紀念白求恩》中說過:“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敬佑生命,周南如此,中國1174.9萬衛生健康工作者亦如此。
斯人已逝,但精神的燭光從不曾熄滅。周南醫生,一路走好!(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慧慧 楊維瓊 張瑞玲)
在今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劉新民介紹,新冠疫情爆發后,北大第一醫院立即啟動了應急管理機制,進入備戰狀態。
在今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劉新民介紹,新冠疫情爆發后,北大第一醫院立即啟動了應急管理機制,進入備戰狀態。
本期節目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曹洪欣,和大家一起分享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怎樣進行身體調養。對中醫藥治療冠心病、心肌炎、腎病、風濕免疫疾病等內科疑難雜病有較深造詣。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 題:新年新氣象,這些元旦施行的新規將影響你的生活 國務院正在抓緊制定外商投資法的實施條例,有關部門也正在抓緊制定配套規定,以保證外商投資法順利實施。
注意:財政補助個人繳費人員無需單獨繳費,依據縣(區)級民政、扶貧、殘聯等部門提供的名單,由同級社保分局批量審核參保,統一征收。繳費注意事項 1、繳費時,繳費人需認真核對參保地信息。
通過藥物經濟學專家和基金測算專家這兩組專家的共同測算,各個藥品的談判底價才最終確定。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副司長黃心宇說:“藥物經濟學的這一組專家測算,我們每一個專家是獨立測算的。
藥物經濟學專家組的組長和副組長與測算專家進行溝通,他們需要找到最合適的測算方案,找到最利于談判的價格。” 通過藥物經濟學專家和基金測算專家這兩組專家的共同測算,各個藥品的談判底價才最終確定。
近日,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關于將2019年談判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范圍的通知》,正式公布談判藥品準入結果。重點領域的5個基本藥物全部談判成功,22個抗癌藥、7個罕見病用藥、14個慢性病(含糖尿病、乙肝、風濕性關節炎等)用藥、4個兒童用藥談判成功,進一步優化目錄結構。
119個新增藥品中有70個談判成功,價格平均降幅為60.7%;三種丙肝治療用藥降幅平均在85%以上;腫瘤、糖尿病等治療用藥的降幅平均在65%左右。經過與企業的談判,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準入談判范圍,與平均零售價相比,談判藥品的支付標準平均降幅達56.7%。
從重點領域看,5個基本藥物全部談判成功,22個抗癌藥、7個罕見病用藥、14個慢性病(含糖尿病、乙肝、風濕性關節炎等)用藥、4個兒童用藥談判成功,目錄藥品結構將得到明顯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