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03日12:45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務院新聞辦3日發表《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這是中國發表的首部核安全白皮書。
白皮書說,原子的發現和核能的開發利用,給人類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極大增強了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時,核能發展也伴生著安全風險和挑戰。人類要更好利用核能、實現更大發展,必須應對好各種核安全挑戰,維護好核安全。
白皮書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面對國家建設和發展的需要,中國政府作出了開發利用核能的重大決定,中國核事業正式起步。近70年來,中國核事業從無到有、持續發展,形成了完備的核工業體系,為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始終把保障核安全作為重要的國家責任,融入核能開發利用全過程,始終以安全為前提發展核事業,按照最嚴格標準實施監督管理,始終積極適應核事業發展的新要求,不斷推動核安全與時俱進、創新發展,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記錄,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核安全之路。
白皮書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核安全事業進入安全高效發展的新時期。在核安全觀引領下,中國逐步構建起法律規范、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人才支撐、文化引領、社會參與、國際合作等為主體的核安全治理體系,核安全防線更加牢固。
白皮書強調,作為構建公平、合作、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的重要倡導者、推動者和參與者,中國在做好自身核安全的同時,認真履行核安全國際義務,大力推動核安全雙多邊合作,積極促進核能和平利用造福全人類,為全球核安全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央視記者 盛云 劉潔)
在此前多輪氣候談判過程中,美國的游說集團、資源企業寡頭和西方的追隨者們,妄圖將談判現場變成他們壟斷全球資源的競技場,借由環保問題對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設置苛刻限制,讓后者吞下發達國家破壞全球環境的苦果。
今年是中國核工業創建65周年,也是我國第一艘核潛艇陸上模式堆滿功率發出中國核能第一度電50周年。中核集團領導、中央網信辦網評局領導,以及中核集團宣傳文化中心領導和中國核動力院領導、專家參加啟動儀式。
轉基因是對某一個生物品種的單個基因進行定向改良,而核能育種對基因的改變存在隨機性,它可能誘變出預想不到的新的品種類型。轉基因是對某一個生物品種的單個基因進行定向改良,而核能育種對基因的改變存在隨機性,它可能誘變出預想不到的新的品種類型。
劉建國早年就職于中科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去年底今年初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副院長升任院長。在最近密集成立的多家“安徽中科鳳麟”系新公司的注冊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科學大道55號,澎湃新聞未找到相關公司的辦公場所。
核安全所是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下屬研究所。同日,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一位研究員告訴澎湃新聞,離職發生在上個月,具體離職原因等其他相關情況不知情。
國家主席習近平6日在人民大會堂同法國總統馬克龍會談。會談后,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了多項合作文件的簽署,涉及航空航天、核能、應急管理、文化遺產、農業、工業、自然保護、金融、三方合作等領域。
一輩子做好一件事 2006年3月,尚在讀研究生的周義朋參與了東華理工大學承擔的第一個“地浸采鈾”核能開發科研項目,到新疆野外從事砂巖鈾礦地浸開采科研工作。
記者4日從中國科協獲悉,2019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將于9月14日-20日在全國各地集中開展,預計各地將開展重點活動2.4萬項,輻射公眾3.2億人次。中國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副部長鄭凱介紹,今年全國科普日的主題為“禮贊共和國、智慧新生活”,著力打造“北京主場活動——全國分會場活動——省級特色活動——各地各部門聯合行動”四級活動組織架構。
核電是一種將核能轉換為機械能再轉換為電能的發電模式,主要依靠反應堆內核燃料燃燒發生大規模鏈式裂變產生能量。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布局沙盤 通俗來說,核燃料元件之于核電廠,就好比煤炭之于火電廠;核燃料元件廠,就好比核電廠的一座“糧倉”。
核電是一種將核能轉換為機械能再轉換為電能的發電模式,主要依靠反應堆內核燃料燃燒發生大規模鏈式裂變產生能量。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布局沙盤 通俗來說,核燃料元件之于核電廠,就好比煤炭之于火電廠;核燃料元件廠,就好比核電廠的一座“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