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05日09:55 來源:杭州網
敢為天下先,勇向濤頭立。
杭州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上指出,當前杭州產業最大的名片是數字經濟。杭州數字經濟要實現二次攀登、持續走在前列,必須持續推動“三化融合”,完成各項工作的突破。
作為數字經濟的實踐者,杭州不斷挖掘自身的先發優勢,以改革為引領、在探索中前行。從“天堂硅谷”到“一號工程”,從建設創新型城市到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杭州不斷賦予數字經濟“頭號動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發展。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1756億元,占GDP的25.3%,增長15.5%。其中數字經濟核心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5%,快于規上工業8.6個百分點。
而這些成績的取得,正是由于杭州找準了數字經濟的賽道,跑出了加速度、跑出了高質量。就拿已經運行2年多的城市大腦來說,它已經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城市大腦能夠自動發現110種警情,且從發現至報警平均用時僅10秒鐘;去西溪濕地游玩,通過付款碼直接掃碼,20秒就可以入園……城市大腦讓日常產生的數據有了價值,幫助城市做思考、做決策。
數據資源驅動引發持續變革
“城市大腦被正式寫在文字稿里、被開會討論,這都是杭州首創。”回憶起城市大腦的誕生,城市大腦技術總架構師王堅博士曾這樣感慨。
杭州,一場由數字引發的變革悄然發生。
2016年,杭州市政府公布了一項大膽的計劃:為這座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城市,安裝一個人工智能中樞——杭州城市大腦。
“把城市大腦寫進市委市政府文件的,杭州是第一個。”王堅在多個場合都反復提到這個“第一”。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杭州已經走出了第一步。
2017年的云棲大會上,城市大腦1.0正式發布,并交出了智能治理城市的周年答卷。
2018年9月的云棲大會,城市大腦2.0發布,它已成長為新的基礎設施,管轄范圍更廣。29個專班,300余人進駐云棲小鎮集中攻堅,使城市大腦的邏輯構架不斷完善,機制平臺不斷形成,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形成了警務、交通、城管、文旅、衛健、房管、應急、市場監管、農業、環保、基層治理等11大系統、48個場景同步推進的良好局面。
2019年7月,杭州城市大腦再度升級。在這半年里,25個部門、13個區縣市包括4個街道,共接入了347個系統;有29個專班,他們的工作中有48個場景,匯聚了大大小小67個部門的數據。而城市大腦建設以“五位一體”為頂層架構,即覆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大領域,成為城市數字化的核心引擎。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城市大腦能夠對城市進行全局即時解析,有效調配公共資源,修正城市運行中的缺陷,成為治理城市的資源和能力平臺。城市大腦借助“數據資源是未來城市發展中的決定性資源”的理念,使百行百業在數字化升級中煥發出新的活力,進而推動經濟增長、惠及大眾民生。
作為智慧治理的典范,城市大腦將原本分散在各個部門、相互孤立的數據資源聯通共享,通過建立一個高速運轉的城市“CPU”,不斷提升政府的服務效能,讓決策更科學、讓生活更美好。在杭州打造“中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過程中,城市大腦正在讓杭州成為一座數字系統治理之城。
數字治理城市打開新密碼
城市大腦是杭州市提升城市數字化水平,實現城市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抓手,而它也終將進入“融合萬物”的階段。
便捷的自助入住機極大簡化了入住流程,游客只需將身份證在感應區上刷一下,并進行人臉識別,機器上就會顯示預訂訂單,確認支付后,就能拿到房卡入住了。在杭州城市大腦最新的應用發布會上,自助辦理入住等一批便民應用新場景上線,引人關注。
便民出行、便捷停車成為城市大腦應用的一大重點。“先離場后付費”,只要車主在城管停車系統內將車輛與支付方式進行綁定即可,目前已覆蓋杭州市26萬多個停車位,其中包括杭州大廈、西湖銀泰、杭州東站等30多個大型停車場庫車位。為破題醫院周邊停車難,城市大腦整合接入杭州市一醫院及周邊500米范圍內的1293個停車位實時數據,通過掛號APP、交通廣播、地面引導牌等實時發布停車位信息,引導市民快速找到車位。
此外,通過“非浙A急事通”,杭州以外車輛高峰期能自助申請電子通行證;云棲小鎮便捷泊車系統,實現了小鎮全域停車位實時調度;蕭山特種車輛一鍵護航,對特種車輛開通智能綠色通道;余杭未來科技城推出的道路延誤指數,通過大數據計算實時更新交通方案,能提前應對可能出現的擁堵路況……
針對游客反映最多的堵車、排隊、等候等“痛點”,城市大腦推出了“10秒找空房”“20秒景點入園”“30秒酒店入住”等服務。游客可以通過微信“找空房”小程序找到附近空房;憑預訂短信內的二維碼,能直接在杭州22個景點的閘機上掃碼入園;在75家已完成自助服務升級的杭州酒店,可實現30秒入住。同時,杭州公園卡也從實體卡變成數字卡,在家花一分鐘就能辦妥。
百姓關心的“看病難”也變得“不再難”。7月1日起,在杭州市245家公立醫療機構,包括38家縣(市、區)級公立醫院、19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一家省級醫院(省人民醫院)看病,全程只需付費一次,并且可在就診結束后48小時之內或離院前通過自助機或手機等進行支付。
數字,既是城市活動的軌跡,也是城市治理的密碼。杭州正在成為數字治理系統解決方案輸出地。
同時,“城市大腦”正在加速統籌各行業各領域數字化建設應用,并定下時間表:到2019年,“城市大腦”在交通治理領域實現主城區全覆蓋;到2020年,城管、醫療、房管、安監、市場監管等領域系統建成投用;到2022年,實現城管等領域應用全市全覆蓋,亞運、旅游、環保、消防等領域系統建設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
從“移動支付之城”“移動辦事之城”到“5G之城”,數字經濟的基因已被深深植入杭州并使之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樣本。(記者 莊鄭悅)
目前,杭州城市大腦通過理念驅動推動數字賦能,圍繞解決城市治理、民生服務方面的痛點難點問題,已建成11大系統48個應用場景。可以看到,杭州城市大腦的建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擺在中心地位。
2019年,景寧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0014元、20005元,同比增長8.8%、10.1%,縣域綜合實力在全國120個民族自治縣中位居前列。從景寧發展實踐看,一支干事創業、接續奮斗的黨員干部隊伍,是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黔貨出山又添新通路。10月27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稱“黔東南州”)人民政府、杭州市幫扶黔東南州工作隊(下稱“工作隊”)聯合新電商平臺拼多多開啟“愛鏈杭黔 優品云行”杭州-黔東南消費扶貧周。
衛生是最大的民生,健康是最好的禮物,杭州市通過城市大腦舒心就醫的服務,讓老百姓看病“煩心”變“舒心”。“從入院停車,就醫診療到就診結束后的配藥明細,都能在智慧醫院的健康應用中進行查詢。
近年來,杭州市上城區從“市一醫院”起步,率先推動城市大腦向基層賦能,開展“城市大腦 街區治理”實踐,并逐步拓展到湖濱商圈及浙一、浙二、市三等醫院周邊,實現了從“點上突破”到“面上梯次推進”的過程。“城市大腦”數據的聯接,使根據實際不同情況、不同時段和疫情不同階段靈活調整限流人數變得更加高效和便捷。
”看著叫號顯示屏上不斷增加的數字,來杭州旅游的小李一家,被杭城商場人氣餐館的排隊陣仗給嚇懵了。10月2日上午10點半左右,記者來到位于IN77的點都德,餐館門口等位區已是“一位難求”了。
”看著叫號顯示屏上不斷增加的數字,來杭州旅游的小李一家,被杭城商場人氣餐館的排隊陣仗給嚇懵了。10月2日上午10點半左右,記者來到位于IN77的點都德,餐館門口等位區已是“一位難求”了。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中,凝聚著無數奮斗者的智慧和汗水,留下了無數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故事。” 始于秀麗風景,合于雙創熱土,安于全面小康——作為浙江省省會、長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的杭州,通過數字賦能,持續豐富著“人間天堂”的內涵。
9月2日,錢鐘書(右)跟前來訂制旗袍的客戶交流細節。出生于1983年的杭州人錢鐘書,在杭州南宋御街經營著一家旗袍鋪,吸引了不少市民光顧。出生于1983年的杭州人錢鐘書,在杭州南宋御街經營著一家旗袍鋪,吸引了不少市民光顧。
原標題:毒蛇咬了狗、狗又咬了主人:浙江一大伯中了“間接”蛇毒 8月25日一早,浙江湖州農村的一名大伯被送到杭州市中醫院。經血液檢查,大伯血激酶水平、炎癥指標升高——意味著他中了“間接”蛇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