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06日11:45 來源:映象網
洛陽古稱雒陽、豫州,位于河南西部、黃河中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部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
洛陽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 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歷史上先后有13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是我國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的都城。
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堯、舜、禹等都曾居住于此。華夏,中華,中土,中原,中州等稱謂均源自于古老的洛陽城和河洛文明。
作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和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洛陽先后有6次進入世界大城市之列。
洛陽是一座底蘊深厚、名重古今的歷史文化圣城。
洛陽在隋唐時期基本上都是以東都來命名的!西京長安、東都洛陽是隋唐時期的兩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但是這一情況到了武則天(624——705年)時期發生了一些變化,武則天將東都改為神都。
洛陽是儒學的奠基地、道學的產生地、佛學的首傳地、玄學的形成地、理學的淵源地,各類文化思想在此相融共生,以“河圖洛書”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海內外炎黃子孫的祖根文源。
洛陽的澄泥硯:即新安虢州澄泥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
洛陽唐三彩:中國古代陶瓷藝術中的瑰寶,始于南北朝,盛于唐,洛陽為主要產地。
洛陽曲子(洛陽曲劇):洛陽曲子淵源于明代弘治年間(15世紀后期)開封的俗曲。這種俗曲匯集了里巷歌謠和南北曲的零星曲牌,后又融匯人江淮俗曲,由開封傳向洛陽、南陽等地。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牡丹因洛陽而聞名于世,被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陽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相傳, 唐武則天寒冬設宴賞花,令百花綻放,唯牡丹不從,貶之洛陽。豈知遷洛后竟吐蕊怒放。武后聞知,命火燒牡丹。牡丹枝干燒焦,次年卻依舊葉榮華發,且花更大,色更艷。洛陽牡丹遂馳名天下做花魁,洛陽人培育牡丹、觀賞牡丹亦日盛成俗。
每年清明和谷雨前后,古都洛陽舉城歡樂。來自中原各地、外省外市以及世界各國的觀光旅游者,懷著極大的興趣,向洛陽的各大公園涌去。人們以能一睹甲天下的洛陽牡丹為莫大的榮幸。
距洛陽市區13公里的龍門石窟是洛陽南面的天然門戶,這里兩岸香山、龍門山對立,伊水中流,遠望就像天然的門闕一樣。
馬寺位創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為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
洛陽還是全球華人的文化之根、祖脈所系,全球1億客家人祖籍于此,中國70%的宗族大姓起源于此。
截至2015年洛陽擁有三項世界文化遺產,沿洛河兩岸分布著夏都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東周王城、漢魏故城、隋唐洛陽城等五大都城遺址。
“一五”時期全國156項重點工程有7項在洛陽建設,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0%左右。現已形成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高端石化、電子信息、旅游業等五大主導產業,正在積極培育機器人及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醫藥、現代物流、電子商務、金融六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科技服務、牡丹、健康養老、高效農業五大特色產業(簡稱“五強六新五特”現代產業體系)。
洛陽自古為“九州腹地、十省通衢”,具有承東啟西、縱貫南北的區位優勢,是我國中西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隴海、焦枝等兩大鐵路干線,鄭西高鐵、連霍、二廣、鄭少洛、鄭盧、洛欒、西南環城等高速公路與207、310、311、312等國道交織成網。
2018年,洛陽全市實現生產總值4640.8億元,同比增長7.9%。先后榮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中國十大最佳魅力城市、全國節能減排二十佳城市、國家旅游標準化試點城市、國家首批智慧旅游試點城市、全球網民推薦的中國十大旅游城市、福布斯中國(不含港澳臺)最發達旅游城市等榮譽稱號。
引發了網友熱烈討論 32位退伍老兵一字排開 以崇高的軍禮向一位女士致敬
12月4日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憲法日,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進一步規范執法者的行政行為,增強納稅人稅法遵從度,國家稅務總局洛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采取多舉措進行普法宣傳。
2020年12月4日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憲法日,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進一步規范執法者的行政行為,增強納稅人稅法遵從度,國家稅務總局洛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采取多舉措進行普法宣傳:
考古專家和學者在查看河南洛陽徐陽墓地標號為M15的墓葬發掘現場(11月27日攝)。
城市之中,河流之間,洛陽的冬韻,的確勝了春朝一籌,有著無可比擬的溫馨和希望。快速路、立交橋、地鐵、體育公園、城市書房……與此同時,洛陽城市建設的步伐,一刻也未停歇。
省轄市所轄區前10名的區依次為:洛陽高新開發區、信陽羊山新區、三門峽開發區、洛陽洛龍區、周口川匯區、洛陽澗西區、駐馬店開發區、周口城鄉一體化示范區、三門峽湖濱區、南陽宛城區。
截至日前,洛陽市軌道集團緊緊圍繞各項目標節點,科學謀劃、精心組織、精準發力,確保地鐵1號線2021年建成投用,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2022年建成投用。在聽取了運營分公司對1號線、2號線建設情況及軌道交通遠景規劃的詳細介紹,吳中陽就進一步抓好地鐵工程建設提出要求。
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發揮博物館體系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的重要作用,11月14日,全國32家博物館在南京共同成立“大運河博物館聯盟”,并簽署聯盟《協同發展協議》。其中,河南博物院、開封博物館、洛陽博物館、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加入該聯盟,共同傳承運河文化、講好運河故事、傳播運河聲音。
洛陽市人民政府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20年11月16日)洛陽市人民政府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黨慧(女)為洛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任孫金
龔躍偉為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減刑假釋審判庭庭長。張南的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長職務。任蘇萌(女)為洛陽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與培訓中心(國際教育中心)主任(試用期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