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時政新聞眼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習近平為何視察這個地方?

2019年09月13日11: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5034

  2013年7月,西柏坡;2015年2月,延安;2016年2月,井岡山;2017年10月,中共一大會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走過中國革命進程中的一處處圣地,宣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2019年9月,這一串熠熠生輝的地名當中,又增加了一個——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習近平為什么選擇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到訪香山?他在這里看了什么,說了什么?《時政新聞眼》為您解析。

  △習近平在視察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時強調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 滿懷信心繼續把新中國鞏固發展好

  見證建國偉業,這個革命紀念地建成開放

  1949年2月,中共中央社會部部長李克農帶著一個重大使命來到北京(時稱北平),全面考察黨中央從西柏坡遷往北京的駐地。在赴北京西郊實地勘察后,香山成為最佳選擇。這里距離城區較遠,易于警衛,便于防空。

  △北京香山。(央視記者米鶴拍攝)

  △中共中央主要機關在香山的分布沙盤。

  1949年3月25日晚,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率中央機關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從西柏坡進駐香山。香山從此成為中國人民解放戰爭走向全國性勝利的指揮部和中國革命重心從農村轉向城市的第一站。

  △黨中央進駐香山后,對外稱“勞動大學”。這是當時“勞動大學”的通行證章。

  70年后,2019年9月,這個曾經開創建國偉業的革命遺址在復原修繕之后建成開放。中共中央香山革命紀念地占地面積1.89公頃,由雙清別墅、來青軒、雙清別墅東側平房、小白樓、思親舍、多云亭、麗矚樓及鎮芳樓、鎮南房等紀念地組成。

  △這是中共中央香山革命紀念地分布示意圖。(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9月1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香山革命紀念地,他首先瞻仰了雙清別墅——毛澤東同志當年辦公居住的地方。

  △雙清別墅,原為清代靜宜園內松塢云莊,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后由香山慈幼院創辦人熊希齡辟為私人宅邸。(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毛澤東同志辦公室。(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辦公室墻上的《中國解放區現勢圖》。(央視記者楊立峰拍攝)

  △毛澤東在雙清別墅閱讀“南京解放”的報道。(央視記者楊立峰拍攝)

  隨后,習近平步行來到不遠處的來青軒。這里是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同志當年的辦公居住地。

  △來青軒,始建于明代,清代為靜宜園二十八景之一。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后在遺址上改建公寓。1926年3月,香山慈幼院部分學生遷居此處。(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朱德同志辦公室。(央視記者楊立峰拍攝)

  △劉少奇同志辦公室。(央視記者楊立峰拍攝)

  △周恩來同志起居室。為便于籌備新政治協商會議等相關工作,1949年5月周恩來入住中南海,之后,往返于香山和中南海辦公。(央視記者楊立峰拍攝)

  △任弼時同志辦公室。(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來青軒。(央視記者楊立峰拍攝)

  在香山,習近平看了這個展覽

  香山腳下,靜靜矗立著新建成的香山革命紀念館。習近平在這里參觀了《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題展覽。

  △香山革命紀念館。(央視記者郭晗光拍攝)

  △香山革命紀念館序廳塑像《毛澤東同志在香山》。這尊雕塑是由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今年創作的。

  △《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題展覽入口。

  這個展覽分“進京‘趕考’”、“進駐香山”、“繼續指揮解放全中國”、“新中國籌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五個部分,展出了800多張圖片、報照、地圖、表格和1200多件實物、文獻和檔案。

  早在黨中央進駐香山的一個多月前,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舉行了盛大的進駐北平入城式。

  △展覽上播放了《北平和平解放》珍貴視頻,這是該片的片段。(視頻出品:中央新影)

  △市民在炮筒上寫下宣傳標語:“向蔣介石開炮,再給蔣介石一炮!”

  3月25日,就在黨中央進駐香山這一天的下午,毛澤東等在西苑機場乘車檢閱部隊。

  △西苑機場閱兵精彩片段。(視頻出品:中央新影)

  △黨中央進駐香山路線圖。

  △這是中共中央遷駐香山時使用的同型吉普車。

  在香山,黨中央和毛主席繼續指揮解放全中國。在國共談判破裂后,中共中央軍委一聲令下,百萬雄師過大江,占領南京。人民解放軍揮師向華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等地區進軍。

  △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使用的木船。(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

  △1949年5月初,中共中央華東局在江蘇丹陽縣組織干部整訓,強調“我們當即進行接收上海的準備工作,主要是進行政策教育與思想紀律教育?!边@是5月10日華東局給中央的報告。

  △人民解放軍進入上海后,為不驚擾市民,在街頭露宿。(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據不完全統計,毛澤東在香山期間,所發電報179封,發表、審閱、修改文章、新聞稿及聲明21篇。香山成為將革命進行到底、解放全中國的指揮所。

  △展覽上再現了毛主席指揮解放全中國的電報手稿。(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

  △人民解放軍向長江以南西南西北進軍圖。

  籌建新中國的這些幕后,在展覽上披露

  在香山,毛澤東同志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為新中國的建立奠定理論基礎和政策基礎。

  △這是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手稿。

  △展覽上不同版本的《論人民民主專政》。

  在香山,中共中央同各民主黨派、各界人士共同籌備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制定通過了起到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確定了新中國的國體和政體。

  △毛澤東在政協會議上講話時所使用的話筒。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舉行了開國大典,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開國大典。(視頻出品:中央新影)

  △毛澤東主席在開國大典上按動電鈕升起的國旗。

  △開國大典所使用的禮炮。(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開國大典上懸掛的燈籠。

  △開國大典上使用的“九頭鳥”喇叭。(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在紀念館序廳,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參觀結束時,習近平在序廳發表了重要講話。他說,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雖然只有半年時間,但這里是我們黨領導解放戰爭走向全國勝利、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總指揮部,是中國革命重心從農村轉向城市的重要標志,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1949年9月21日,他由香山雙清別墅移居中南海菊香書屋。從3月25日到9月21日,他在香山工作和生活了半年時間。

  習近平強調,我們緬懷這段歷史,就是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就是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革命情懷,就是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

  △開國大典的儀程。

  △開國大典前的天安門廣場。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踏訪革命圣地。在西柏坡,他說,這里是立規矩的地方。在井岡山,他說,行程萬里,不忘初心。在中共一大會址,他說,這里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習近平說,每到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種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禮。多重溫這些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

  △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通過一個短片了解他到訪的南湖紅船。

  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到訪香山,重溫籌建新中國的光輝歷史,激勵著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答好新時代的答卷。

  監制:申勇 李浙

  記者:龔雪輝 王卉 郁振一 郭曉龍 沈忱

  視覺呈現:陳括

  編輯:毛亞偉 田帥 杜弘揚

文章關鍵詞:習近平 新政治協商會議 新影 中國革命 中國共產黨人 拍攝 央視 論人民民主專政 1949年 雙清別墅 責編:李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聯播+丨2020 習近平這樣引領中國經濟化危為機

    聯播+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從戰“疫”主戰場武漢到三秦大地陜西,從國家糧食主產區之一松遼平原到澎湃著經濟活力的長三角……習近平總書記今年的考察足跡中,留下許多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殷殷囑托。

  • 河南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研究脫貧攻堅、雙擁工作、知識產權保護等

    12月7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脫貧攻堅、雙擁工作、知識產權保護等。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 關于革命文化,習近平總書記這么說

    革命文化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與改革中創造的,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小紅船承載千鈞,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的跨世紀航程。

  • 【每日一習話】風高浪急之時 我們更要把準方向

    習近平: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場多邊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密集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回應時代之問,給出中國方案。“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風高浪急之時,人類唯有團結合作、同舟共濟,才能應對全球性風險挑戰,才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 天天學習丨一座有故事的院落 習近平曾這樣保護

    天天學習福州繁華鬧市中,靜立著一座古樸的院落。這里是林覺民在《與妻書》中回憶到的“楊橋巷故居”,也是冰心在《我的故鄉》中用細膩筆觸描繪的令她魂牽夢繞的“父母之鄉”。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