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丨“上好學”就在家門口——教育均衡發展惠及“我”家

2019年09月14日19:29  來源:新華社

5034

  新華社南京9月12日電 題:“上好學”就在家門口——教育均衡發展惠及“我”家

  新華社記者

  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等問題始終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改革創新,堅持教育公平,推動教育從規模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促進區域、城鄉和各級各類教育均衡發展,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國家現代化。

  近年來,為了滿足讓孩子們“上好學”的需求,一場從“基本均衡”到“優質均衡”的接力賽方興日盛:從城市到鄉村,從線上到線下,越來越多好學校開到家門口,越來越多的名師借助互聯網開課,城鄉教育差距在同步發展中日益縮小。

  讓優質教育離自己更近

  周一早上7點半,南京拉薩路小學分校方興小學迎來了“早高峰”,斑馬線上的小學生三五成群,迎著朝陽、蹦蹦跳跳地走進課堂。

  7歲的胡雅萱今年剛上一年級,小姑娘自己背著書包走到校門口,與迎接學生的執行校長陳寧道了聲早上好。陳寧摸著她的頭輕聲問:“你自己走來的?從家到學校要幾分鐘?。俊?/p>

  她睜著一雙大眼睛指著馬路對面的一排樓房說:“我家離得很近的,爺爺剛把我送過馬路,我就自己走過來了?!?/p>

  一大早調好鬧鐘,匆匆忙忙吃完早餐,忍受校門口的堵車之苦,再經歷上班路上的擁堵……接送孩子上下學對每個家庭而言都不輕松。

  而對于方興小學的孩子和家長們來說,早上七點鐘出門,七點一刻前就能到校。六年級學生潘濤的爺爺目送孫子走進了校園,他說:“我們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能在家門口接受優質教育,這個愿望實現了?!?/p>

  很長一段時間,方興小學在名校云集的鼓樓區很不起眼,90%的生源都是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2018年起,該校并入了傳統名校拉薩路小學,不僅校園面積擴大五倍,師資配備、管理制度和辦學方式上也為之一變。今年,孩子們拿下了集體舞、啦啦操、英語短劇、空模等四項比賽的區第一,在“寧臺港澳科技創新挑戰賽”上奪得了一等獎和三個單項金獎。陳寧說:“孩子們享受到了更多的成長機遇,變得越來越有自信。”

  優質教育資源優先向薄弱學校傾斜,以強校帶動弱校、新校,是我國推動教育均衡的成功實踐。隨著優質教育資源的“同心圓”越畫越大,更多家庭正在告別擇校的糾結,迎來目送的時代。

  “名校辦分校不是‘濃茶變淡茶’,而是通過搭建機制平臺,向更多學校添加‘新茶’,讓集團成為‘多味茶’。高質量的均衡教育正在受到家長和學生的歡迎。”北京小學校長李明新說,2011年,北京小學成立了西城區第一個教育集團, 8年來,已在北京西城、房山、豐臺、大興等地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讓名師就在我身邊

  一個語文老師同時執教兩個班,效果還能超棒?這個畫面可能以前只是在鄉村小學混班上有過,但現在,這樣的畫面出現在福建省福州市倉山教師進修學校附屬第一小學一場別開生面的“云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中。

  語文名師林錦堃在“主播室”同時向兩個班級執教趣味識字課《漢字猜猜猜》。學生興奮地搶答,并來到講臺前的電子屏幕上寫出正確的漢字。兩個班級的“比分”交替上升,在師生互動、班班互動的氛圍里,孩子們感受到了中華漢字的魅力。

  林錦堃老師介紹,倉山區通過互聯網+教育,有效提高了小學課堂教學的效率。目前全區各中小學教室均已實現“班班通”,部分學校設有專業的云課堂主播室,安裝有一班帶多班的在線互動平臺,一對多在線互動平臺。

  “以前難免要擔心孩子會不會分到師資相對薄弱的班級,現在通過‘一對多’,大家都能上到名師的課,作為家長很滿意。”該校一位學生家長說。

  近年來,全國多地都在探索利用互聯網教育交互性強的優點,打破校際和區域限制,不斷將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觸角,從課堂延伸至課后,從城市延展到鄉村。

  放學后,南京市二十九中的一位同學做作業遇到難題,用手機將題目拍下并上傳到“鼓樓教師在線”平臺,一分鐘后五十中的數學教師許天樞成功“搶單”,開始通過手機端實時答疑解惑。

  記者在許天樞老師的手機端看到,整個作答時間不到五分鐘,許老師用手機屏幕做“白板”,一邊用手指畫出輔助線,一邊進行語音講解;手機那端的學生很快有了解題思路,并在結束輔導后迅速給老師打出好評。

  “不僅是為了輔導作業,而且是追求更好地為每個學生提供智能化、個性化的專屬教育?!蹦暇┦泄臉菂^教育局局長柴耘介紹,學生可以通過“在線課堂”板塊,對在學校沒聽懂的課程、沒有理解的知識點,組團預約專門的老師直播講解。區教育局也會通過大數據分析,對一個階段內學生提出的問題歸類、整合和反饋,促進教學相長。

  讓城鄉教育同步走

  地處贛閩粵三省交界江西山區貧困縣安遠縣浮槎中心小學就像一座園林,學生們在塑膠跑道上歡快地奔跑?!皩幙刹唤ㄞk公樓,也要蓋好教學樓?!卑策h縣教育局局長何照德說,幾年前,縣政府將獲批的1億多元政府大樓建設資金用于農村學校標準化建設,“現在農村學校的教學設施跟省城比也不差?!焙握盏伦院赖卣f。

  如今的浮槎中心小學校園占地61畝,新建了3棟教學和附屬用房,包括多功能室、少年宮、食堂和教師周轉房。而在5年前,這里是一所無校門、無圍墻、無球場的“三無”學校。

  鄉村學校教學質量的改善更讓老師和家長們心里踏實。

  井岡山小學五年級英語課堂上,劉耔麒同學正通過網絡視頻與外教面對面交流,這在過去難以想象。“外國老師在視頻中告訴我們,很多德國人愛花,但他們把花種在屋外,這樣可以讓更多人觀賞?!眲Ⅰ梓枵f,“外教就好像在我們身邊一樣?!?/p>

  大山深處的井岡山如今都架起了“信息橋”。井岡山小學校長張青云說,全校57個班都通過“班班通”接入互聯網。井岡山地區,“校校通”“班班通”覆蓋了所有鄉村學校。

  安遠縣的改變只是縮影。在從“基本均衡”到“優質均衡”這條“跑道”上,政府、學校和社會力量正把為“上好學”產生的煩心事,一件件變成舒心事。目前,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共560多所,優質資源覆蓋學校已達530余所,覆蓋率已達95.8%。遼寧省沈陽市組建65個教育集團,通過“統一教學進度、統一集體備課、統一教研活動”整體提升教育質量,已經出現了“上小學不需要考慮擇校”的好局面。

  沈陽市沈河區文藝路第二小學萬景老師感慨地說:“越來越多的薄弱校老師從忐忑中走向自信,從無名綠葉到臺前紅花,職業倦怠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課改先鋒、項目引領。教師們不僅從中受益、成長,也為優質均衡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撐?!保▓坦P記者:劉亢、蔣芳,參與記者:沈洋、陳弘毅、王瑩、趙琬微、胡浩)

文章關鍵詞:教育均衡發展 教育公平 啦啦操 識字課 課改 實時答疑 上好學 優質教育資源 主播室 班班通 責編:張亞普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中國的脫貧智慧】從“有學上”到“上好學”——西吉縣沙溝中學的蛻變

    從西吉縣城一路向東行駛,大約一小時就到了沙溝鄉。進入學校,聽到老師們的心聲,感動著他們為大山里的孩子辛勤的付出。”  說起堅守,馬校長說:“我就是要帶著沙溝中學的36位老師一起努力,讓山里的孩子從有學上到上好學。

  • 完善民生保障制度 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包括加快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促進保障待遇公平,完善綜合型社會救助制度,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等。需要指出的是,伴隨著全體人民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的普遍提升,不同區域、不同人群、不同個體的收入與生活質量仍會存在一定差距。

  • 未來五年,你關心的都在這里→

    規劃《建議》明確提出,要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促進充分就業,保障勞動者待遇和權益。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探索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按照規劃建設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 山里娃,求學路更寬(大國小家·扶貧印記)

    “盡管以前家里條件不好,父母還是堅持供我讀書。幾年前,美姑縣政府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吉克伍沙一家走出大山,搬進鎮上的新房子。從初中開始,吉克伍沙每學期都能申請到1000元國家助學補助金,大大減輕了家里的負擔。

  • “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題:“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說,規劃《建議》是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下制定的。

  • 聚焦民生、展望未來 首場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要點來了!

    7個月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主持召開兩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三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兩次起草組會議,研究審議規劃《建議》稿的總體框架、基本思路、指導原則和重要內容。在教育方面,將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促進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

  • 聚賢引才  為海南教師隊伍點燃“火種”

    啟動偏遠鄉村小學教師公共廚房建設項目,投入2100萬元為東方、臨高等6個市縣的鄉村學校建設鄉村教師公共廚房,并配備必要的廚衛設施設備,惠及212所鄉村小學教師2364人。”  截至目前,全省中小學還建立了省特級教師工作站、省級卓越校長(教師)工作室100個,打造了一支1500余人的省級骨干校長、教師隊伍。

  • 【地評線】荔枝網評:國際掃盲日,打通教育扶貧“最后一公里”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育扶貧工作,多次對發展教育、提高貧困地區人民的經濟社會文化水平等作出重要論述。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曾表示:“要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縮小城鄉教育資源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切斷貧困代際傳遞。

  • 河南這個縣級高中32人被清華北大錄取

    “鄲城縣委、縣政府將一如既往地重視教育、發展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以鄲城教育的高質量推動鄲城發展的高質量。鄲城教體局堅持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兩手抓兩不誤,堅持立德樹人,構建“五育并舉”,創新教學形式,全面提高質量。

  • 廣西推進現代化學校建設:給山里娃一個家

    群山環抱、綠樹蔭蔽的巴馬瑤族自治縣第一初級中學(以下簡稱“巴馬一中”)迎來搬遷至新校區后的首次中考。”  近年來,廣西不斷補齊教育基礎短板,傾斜投入全區54個貧困地區縣的中央和自治區資金達165.5億元,項目投入覆蓋學校25971所,目前,全區4406所義務教育學校建設的項目,包括新建學校的建設完成率已經達到了90%。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