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20日11:13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
核心觀點:國家發改委產業所高技術室副室主任、副研究員張于喆認為,必須通過“加強戰略統籌與協調合作、加強開放合作與創新治理”,來有效解決民營企業面臨的現實困難和實際問題。
近日,本人應邀參加了“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宣傳調研活動,十天行程先后調研了浙江、貴州、重慶、湖北和江蘇等地。從走訪省市提供的相關資料看,上述地區民營市場主體占比大多達90%以上,無論是在帶動就業、實現產值等方面,還是在創新發展、稅收貢獻等方面,都充分發揮了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
在充分肯定各地助推民營經濟發展經驗舉措的同時,通過座談、走訪了解,也不得不承認,民營經濟在面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強、內部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的不利形勢下,當前在市場開拓、融資、轉型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困難。為此,必須通過“加強戰略統籌與協調合作、加強開放合作與創新治理”,來有效解決民營企業面臨的現實困難和實際問題。
一是加強政府部門間的戰略統籌、溝通協調與合作,立足“高站位、凝共識”的要求完善制度體系建設。必須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把握發展民營經濟的重大意義,并“隨時隨刻傾聽各方呼聲、回應各方期待,保障各方的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繼續推動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切實解決制約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痛點、難點和堵點,實現向改革創新要動力、要活力、要紅利。具體而言,一要緊密結合民營企業發展實際,突出問題導向,加強政策制度體系建設,確定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優先事項和要求,確保相關部門能夠通過重新“聚焦”組織資源、有效“界定”組織邊界,進一步積極作為,采取有力措施,優化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不斷提高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質量效率,切實減輕市場主體負擔,增強市場主體活力。二要堅持用改革的思路和辦法解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利益協調不均衡、運行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同時進一步明確相關委辦局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應承擔的角色、職責和工作時間表并加強行政考核和督查督辦,以平衡不同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化解沖突,如此才能提高“中間一公里”的效率、質量和安全性,如此才能確保各項規章制度有效落實。
二是加強開放合作、創新治理,以新視野、新觀念、新思維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會重構政府、市場、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模式,需要重塑發展理念、調整發展實踐。具體而言,一要創新技術研發組織模式,構建以技術積累與創新為主的中小民營企業為內核的更加開放的創新生態系統。應將具有核心技術的中小民營企業置于高效創新型價值鏈的中心,圍繞其獨特的技術和能力,以市場化方式組織整合并輔以政府政策支持,構建包括供應商、合同制造商、經銷商、物流商和行業專家等行業內外部合作伙伴在內的、基于技術能力的產業合作創新平臺,依托平臺開發個性化產品和服務,形成全新的需求洞察,并通過提供定制的解決方案創造出客戶價值,從而將平臺能力轉化為合作伙伴效益的增加,最終形成平臺的獨一無二優勢并建立起協調眾多合作伙伴的生態體系。二要進一步推動行業領域中的龍頭民營企業通過持續擴大開放合作、開展協同創新、推進軍民融合等舉措,積極構建圍繞自身的生態圈,推進重點行業領域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和產業鏈創新的整體突破,逐步提升創新型中小民營企業的參與度和產業鏈整體的競爭力,實現核心關鍵產品從“不可用”到“基本可用”再到“基本好用”“領先發展”的歷史性轉變,最終形成基于核心關鍵產品的行業生態優勢。(國家發改委產業所高技術室副室主任、副研究員 張于喆)
專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哪些重要意義?
何建華:打造新時代高質量民營企業家群體
看“新溫州模式”如何驅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做好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做好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事關全局和長遠,必須持之以恒抓實抓好。
習近平強調,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把團結好、引導好民營經濟人士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汪洋指出,民營經濟統戰工作點多面廣線長,各級統戰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在黨委領導下各司其職、群策群力。
對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調查顯示,2019年94.60%的500強企業主動實施轉型升級,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入圍門檻新突破的背后是國內民營企業在優化規模結構、加快轉型升級、提升質量效益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我們要不斷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變壓力為動力,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讓民營經濟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我們要不斷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變壓力為動力,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讓民營經濟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我們要不斷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變壓力為動力,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讓民營經濟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培養一支優秀的民營企業家隊伍,是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保證。為有效回應企業訴求,我省積極搭建民營企業訴求響應智慧平臺,讓數據多跑腿、讓企業少跑路,實現政企良性高效互動。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激發國有企業活力是新時代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方面。這將進一步筑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體制基礎,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國民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巨大沖擊,特別是給以廣大中小微企業為代表的民營經濟帶來了資金、人力、市場需求等多方面的困難。總書記的話,既是對民營經濟發展的鼓勵和指引,也是對新時代民營經濟奮斗拼搏精神的最好注解。
“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內生發展動力。這種情況下,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需要從要素確權、交易單位、定價機制、交易方式以及市場監管等基本問題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