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20日11:51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從“偉大號召”到“重大國家戰略”,關注母親河一脈相承
在主持召開座談會之前,先實地調研,做足“功課”,是習近平近年來一貫的方法論。例如去年在武漢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之前,他就深入湖北宜昌市和荊州市、湖南岳陽市以及三峽壩區等地,實地了解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情況。這次也是如此。座談會前一天,他赴黃河博物館和黃河國家地質公園臨河廣場實地考察調研。《時政新聞眼》發現,習近平在鄭州兩看黃河,有些話語、有些細節飽含深意。
△習近平在臨河廣場憑欄眺望黃河的地方。
在黃河博物館,習近平充分肯定中華民族在同黃河水患的斗爭中展現的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在臨河廣場,他感慨地說,實踐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才能真正實現黃河治理從被動到主動的歷史性轉變,從根本上改變黃河三年兩決口的慘痛狀況。
△清末黃河搶險與堵口,仍然采用傳統的埽工技術。圖中描繪了當時的搶險場景。(黃河博物館提供)
△人民勝利渠是黃河下游興建的第一個大型引黃自流灌溉工程。工程于1951年3月開工,1952年第一期工程竣工,這是修建總干渠時繁忙的施工場景。(黃河博物館提供)
在臨河廣場,習近平提到,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同志就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時政新聞眼》了解到,1952年10月,毛澤東到黃河視察,這是新中國成立以后他首次出京視察,他在視察途中叮囑,“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
△在黃河國家地質公園臨河廣場附近,有一座小頂山。1952年10月,毛澤東同志曾在這里登高遠眺黃河。遠處是鄭州黃河鐵路橋。
△67年后再從此處眺望,舊貌換新顏。遠處右邊的紅色橋梁是鄭焦城際鐵路黃河大橋(2014年5月建成通車),左邊的黑色橋梁是京廣鐵路黃河大橋(1960年4月建成通車,2014年5月退役)。(央視記者謝巖鵬拍攝)
△從臨河廣場上空,可以遠眺到見證新中國鐵路變遷的三座橋。從上到下依次是鄭焦城際鐵路黃河大橋、京廣鐵路黃河大橋(已退役)、鄭州黃河鐵路橋(已拆除)。(央視記者謝巖鵬拍攝)
△這是1952年10月毛澤東到山下的鄭州黃河鐵路橋視察。此橋修建于1903年,1906年4月通車,是黃河上第一座鐵路橋,全長3015米,也是新中國成立以前最長的橋。
△1987年,鄭州黃河鐵路橋被拆除。102孔的舊橋只留下5孔橋墩作為文物保存在原址上。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中華文明的搖籃。從67年前發出“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到此次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不斷書寫治黃事業新篇章。
△黃河博物館“國家領導人與黃河”展區。
面向未來,習近平鄭重指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非一日之功。要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讓黃河造福人民。
多說一句,這是《時政新聞眼》第100次與您見面。
河南廣播電視臺黨組成員、副臺長崔為兵,河南黃河河務局副局長姚自京,東方今報社社長胡楊,惠濟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焦健等多位領導蒞臨現場,并共同開啟了儀式。啟動儀式結束后,采訪團將探訪黃河灘公園,見證黃河之美和生態保護成果;參觀黃河博物館,感受黃河文化獨有的魅力;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繪制的瑰麗藍圖,也是賦予河南的一項時代重任。據悉, 11月15日上午,主流融媒體沿黃看河南采訪團一行將在洛陽新安縣舉行啟動儀式,實地探訪黃河水畫廊的秀美風景。
9月30日,鄭州市“傳承紅色基因 共擔時代使命”向國旗敬禮活動啟動儀式暨2020年“新時代好少年”發布儀式在鄭州市鄭東新區外國語學校隆重舉行。據悉,全市16個開發區、縣(市)區“傳承紅色基因 共擔時代使命”向國旗敬禮活動于當日同步啟動。
黃河,橫亙于我國中部的世界巨川,發源于青藏高原,注入渤海,全長5464km,流域面積79.5萬km2。在眾多水利工程中,河南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可以說是黃河治理開發的關鍵控制性工程。
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三門峽以下唯一能夠取得較大庫容的控制性工程,處在控制黃河中下游水沙的關鍵部位,是黃河防汛調度和水沙調控的一線擔當。小浪底水利樞紐不僅是黃河中下游防汛調度的一張“王牌”,也是黃河水沙調控體系的“硬核擔當”。
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讓河南人為之振奮的是,今年央視春晚分會場首次設在鄭州黃河之濱,也就是園區的炎黃廣場。
鄭州黃河花園口南去不遠,黃河博物館,館內陳列的兩張照片令人印象深刻:一張是斷流時期的黃河河口,河床龜裂,濕地無存;一張是河口生態恢復的照片,花紅草綠,如詩如畫。從生態功能上看,河南段灘區是我省“黃河灘區生態涵養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獨特的自然生態資源,是“平原生態涵養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7月24日,鄭州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重大文旅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鄭州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舉行。這些項目開工后將有力引領、積極推動核心示范區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鄭州市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
7月24日,“鄭州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重大文旅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鄭州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舉行。集中開工活動的主會場、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位于鄭東新區CBD西北角,北鄰連霍高速,西鄰中州大道。
7月15日下午,到鄭州快速公交未來線路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來到鄭州市黃河博物館參觀學習,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共同學習中華民族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