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26日15:54 來源:映象網
編者按
風云激蕩的歷史大潮中,總有一種力量穿云破霧,御風而行。
這種力量,叫生長。
一座座城池,在中原大地上拔節生長,骨子里透出的,正是70年來亙古不變的——中原力量。
70年,執念改革與發展;70年,不負光榮與夢想。70年,一個嶄新的中國如紅日般蒸蒸日上;70年,一份傲人的答卷如藍圖般徐徐展開。
古都不古,古都更新!從歷史深處走來的河南四大古都,與新時代碰撞出別樣的火花,完成了“以古聞名、以新出彩”的生動實踐——十三朝古都洛陽,上演一場“神都”歸來;七朝古都安陽,成就一個山水城郭;八朝古都開封,創造一段現世傳奇;夏商故都鄭州,更成為了中原崛起的“龍頭”!
9月19日-25日,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禮贊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河南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文旅廳主辦,鄭州、開封、洛陽、安陽市委宣傳部、網信辦、市文旅局承辦,映象網協辦,“壯麗70年·古都新風貌”(河南站)網絡主題活動正式啟動,巡禮河南四大古都發展的驕人成績,以時代眼光洞察古都的變革之路,用時代筆觸探尋古都的變遷足跡,深入挖掘古都向上生長的中原力量。
思辨來路,啟智征途。在這里,看見古都,更看見河南。
9月22日-23日,采訪團在開封,憶當年,看今朝!
千回大宋,夢華汴京。
對視時光,這座城市從來不缺乏知名度。
八朝古都的盛名,王朝更迭無數,古跡遺留遍地,以致于外國人來到這里時,都禁不住驚呼:“這就是汴京,這就是汴梁啊!”
曾經,開封是詩,“汴京富麗天下無”、“一時風物堪魂斷”!曾經,開封是畫,《清明上河圖》,集大宋東京的繁華,于方寸之間。曾經,開封是書,《東京夢華錄》,讓人一入便回大宋,一夢便至汴京。
4100余年滄桑,8朝帝都,168年大宋造極于世!無論從方志、詩詞的文字記載,還是從繁盛精湛的兩宋繪畫遺存中小心爬梳,亦或是縱覽開封的歷史軸線,便可知東京盛世,可知這片華夏沃土,誕生了多少傳奇。
然而,所有的繁華描寫,都在歷史的濤聲中倉促收筆。金朝的戰火,黃河的一次次吞噬,讓這顆璀璨的“巨星”隕落,并被無數泥沙深深掩埋,消失于地平線!
幾度浮沉,幾度榮辱,幾度盛衰!就是這樣的悲喜,一點點地堆砌成開封。因此它的煙火氣中,一直透著復雜的歲月氣魄——八朝古都的威嚴與驕傲,混合著豫東平原的淳樸與平實。
步入今朝,古今輝映。從歷史深處走來的開封,砥礪前行七十載,昂揚奮進新時代,古老的歷史厚土正在奏響最華美的時代樂章——傳承與開放,堅守與進取,古城的歷史遺跡和新區的現代大廈,在這里交相呼應,在這座城市得到了完美融合。
今天,開封正在為無數人細細雕琢一個如水般溫柔的大宋綺夢,成就了一段現世傳奇。
01八朝古都成追憶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 來源:故宮博物院
對很多人來說,提起對開封的第一印象,就會想起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帝國夢”與“市井情”的完美展現,讓我們第一眼就能窺見開封“八荒爭湊,萬國咸通”的蓋世景象。
還有很多人會想起電視劇《包青天》,其膾炙人口的主題曲至今是一代人的回憶——“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辯忠奸;江湖豪杰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
開封,古稱“啟封”,意為“啟拓封疆”;又稱“夷門”,是“天下之要害也,得之可以成事。”夏都老丘,初登歷史舞臺;春秋五霸,鄭莊公啟拓封疆;戰國七雄,魏惠王始遷帝京;五代十國,后周奠后世基業;北宋王朝,汴京富麗天下無。從此,開封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繁華都市,南船北馬云集,客商絡繹不絕,人口超過百萬,而同時期的巴格達、羅馬、倫敦等世界著名城市,人口規模最多維持在4萬~20萬人之間。
清明上河圖中的孫羊正店 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以商業為例,汴梁的酒樓眾多,《清明上河圖》中的孫羊正店,就是擁有釀酒權的飯店,尤以樊樓最負盛名,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就多次出現男女主角去樊樓用餐,甚至從樊樓點外賣的情節。
可以說,樊樓是中國最早的餐飲旗艦店,北宋中葉時轉為官營,每年銷售酒水多達五萬斤,真宗、仁宗兩朝,都特為樊樓下旨減稅,以保護民營企業茁壯發展,宋代的幾位皇帝都曾光臨這里,做了餐飲業最早的代言人。
02盛世繁華城摞城
萬里帝王家,黃河奔騰澎湃,浩蕩東流。
開封,因黃河而崛起,又因黃河而歷經磨難,坊間傳言“開封是中國最為苦難的城市”,由此可見一斑。
黃河上游水土流失嚴重,黃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淤泥和土塊,由此導致黃河經常改道和決口。北宋之前,黃河流經河南北部,自濮陽北行流入渤海,距離開封數百里。金朝后期,黃河經過多次改道,移至開封附近。到了元代,黃河河道便開始在開封境內滾動并經常決溢,每一次都是摧枯拉朽式的毀滅。據統計,自1180年至1944年止,764年間黃河在開封共決溢339處,平均2年左右決口1處。
開封城,城摞城
民間流傳著一個神秘的傳說——“開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幾座城”,原因就在于歷次黃河決口造成的泥沙堆積,使得開封古城深深埋于地面之下,地上則因為泥沙淤積使河床不斷抬高,形成地上懸河,對開封城造成再次埋城的威脅。
現在這一傳說被證實,歷經20年考古發掘,我國考古學家在古都開封地下3米至12米處,上下疊壓著6座城池,包括3座國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鎮,構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觀。這意味著,經歷上千年的歷史朝代演變,開封這座城市的南北中軸線竟然都沒有絲毫變動。
“城摞城”遺址
現代的這條中軸線,依然建在歷史上的御街土層之上,就叫宋都御街,雖然是仿古街,但是已有近三十年的歷史。樓閣殿鋪鱗次櫛比,匾額、楹聯、字號均取自宋史記載,古色古香。漫步御街,仿佛一步跨進歷史,令人充滿對昔日宋都繁華景象的無限遐想。
03以“古”聞名 以“新”出彩
70年很短,是五千年中華文明華麗轉身的一瞬間;70年很長,是一段中國起承轉合奮發圖強的崢嶸歷史;70年千年古城,告別斷壁殘垣,荒草輕煙,從歷史中走來的開封,延續千年傳奇,不斷生輝,以古聞名,以新出彩!
實力開封:千年古城新脈動
新中國成立后,開封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飛躍,全市生產總值從1949年的1.38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2002.23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由68元增長到4.39萬元,財政收入由45.1萬元增長到140.7億元。?
近年來,開封搶抓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三大平臺疊加的機遇,靠“封”揚韻,靠“開”出新,成為了“一帶一路”交匯處的重要節點城市。
尤其是河南自貿區開封片區讓古城站到了改革開放最前沿。2017年4月掛牌成立以來,制度創新高歌猛進,開封片區探索出了“22證合一”等一批走在全國全省前列的改革創新經驗,吸引了益海嘉里、豐樹物流、華潤集團、深圳華強等一批500強企業和上市公司,各類企業累計達到4800余家。2018年及今年上半年全市進出口總額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開封產的奇瑞汽車僅上半年就出口阿爾及利亞等國2萬多臺。
此外,鄭汴一體化對開封有著深刻的影響,它是河南區域協調和城市一體化發展的龍頭。鄭州、開封在實現電信、金融同城等“五同城一共享”基礎上,鄭開城際鐵路、開港大道、鄭徐高鐵讓“雙城”成為一家,鄭民高速、商登高速、機西高速開封段建成通車,鄭汴港“金三角”架構初步形成。
現今,開封積極融入鄭州大都市區建設,建設鄭汴港核心重要支點,實施鄭汴“533”工程,推進鄭開雙創走廊、開港經濟帶、沿黃生態帶建設,讓鄭州和開封攜手為中原城市群、鄭州大都市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等國家和省重大戰略貢獻力量。
文化開封:一入古都 夢回千年
文化就是開封的最大優勢,開封只有喚醒沉睡千年的文化基因,放大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實現錯位發展,才能以文化引領城市轉型。
1998年10月,作為開封市第一個由民營控股、政府參股的旅游企業----清明上河園正式運營,一幅“活”的《清明上河圖》在開封綻放,讓人“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
與清明上河園相輝映,天波楊府、中國翰園、開封府等一批新的景點也橫空出世,鐵塔光影秀、龍亭上元燈會、禹王臺廟會、相國寺佛教音樂節給幾個老景點也賦予了新的文化內涵。
2013年,開封菊花文化節升格為國家級節會,菊韻生香,暗香盈袖。每年上百萬游客涌入開封,只為一睹開封菊美。2014年,開封成為全省第一個三產比重超過二產的城市。
2015年,開封在全國率先提出“文化+”戰略,推動文化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七盛角等各具特色的文商旅融合項目不斷呈現,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鄭開國際馬拉松賽等把開封的節會文化拓展到新的高度,汴西湖、中意湖風景區的修建則讓“北方水城”更加名副其實,開封文化客廳、960文化創意園、啟封故園等充滿想象力的文化園區,讓特色文化與活態傳承緊緊相融。
目前,文化旅游已成為開封的“柱石”產業,以文旅產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經濟的貢獻率達到50.6%。加之《大宋·東京夢華》《千回大宋》等演藝,深圳文交所河南專區、960非遺文創園等文創產業,“汴河燈影”“夜游清園”等夜游經濟,也推動全市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綜合收入自2015年以來分別實現年均14.85%和34.95%的增長。
美麗開封:移步皆是景 舉目滿眼“新”
一城宋韻半城水!“水”也是“北方水城”開封不得不提的特色。近年來,開封積極構建生態水系,打造“親水、近綠、怡人”的水系新格局,打造了大宋御河,建成了開封西湖、中意湖,實施“四河連五湖”“十湖連通”“一渠六河”等水系工程。
移步皆是景,舉目滿眼“新”。開封的夜景獨具特色,繁華而極具韻味,熱鬧而不喧囂。向晚,千回大宋大型多媒體歌舞秀盛大開演,以千年開封歷史人文為脈絡,勾勒出“水、城、人、城、市”的開封五大元素,將大宋朝京都民眾的普通生活與現代開封人的市井生活用音樂、舞蹈的形式呈現。
再入千年夜市,燈火璀璨,游人如織,食客萬千。攤主的叫賣聲、鍋碗瓢勺的碰擊聲、顧客的歡笑聲,縈繞于耳。人們逍遙自在地徜徉其中,細細品嘗香味四溢的各色小吃。
如今,登鼓樓,游夜市,盡覽玉壺光轉,燈火闌珊。漫步在開封,從亭軒樓榭夜通明的小宋城,到唱響時代街音的七盛角,還有誕生過兩位宋朝皇帝的雙龍巷,墨香四溢的書店街,樓宇之間,藏著大宋的浩然長風;街巷之內,別具風華的歷史再生。更有汴水蕩漾月色美,畫舫悠然浪里行!
幸福開封:小康路上 不落一人
清晨,市民在古城墻環城公園內鍛煉身體,環境優美,寧靜致遠。而這只是開封人生活的一角。近年來,開封人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緣于民生保障網越織越密,生活環境優美宜居,“民生蛋糕”越做越大!
開封堅定扛起糧食安全重任,糧食總產量實現“十五連增”。聚焦 “六個精準”,全市實現362個貧困村出列、5.78萬戶20.65萬人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的4.65%降至1.46%。
2017年3月,蘭考縣率先在全國實現脫貧摘帽。蘭考將努力打造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示范點、全國縣域治理“三起來”的示范點。
開封還持續破解民生“八需八難”,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70%以上,通過抓實問題清單、任務清單等“四單一庫一平臺”,持續送出實施優質教育資源三年倍增工程、打通城區斷頭路、“六館一城”等民生“大禮包”。
奮進開封:時代新城 精神高地
以古聞名、以新出彩,開封正日益成為一顆享譽海內外的中州明珠,時代新城。
一直以來,開封大力弘揚焦裕祿同志的“三股勁”,把傳承弘揚焦裕祿精神作為永恒課題,將焦裕祿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歷次學習教育始終。
活學活用焦裕祿精神,建成焦裕祿干部學院,創新開展“5 N”主題黨日活動,涌現出省優秀共產黨員王振立等一批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干部,焦裕祿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強大正能量。
開封干部群眾正歡欣鼓舞鼓足干勁再出發,用一個個出彩匯聚成多彩、用一步步出彩凝聚成濃彩,書寫新時代開封更加出彩的壯麗篇章!
04后 記
時光洪流,東京盛世,見證古都開封的過往;流沙歲月,汴都啟封,承載向前行走的我們。
今天,登上古老的開封城墻,極目望去,古與今的世界,交錯重疊,一片昂揚之氣。開封繁華的盛宴、寂寞的歲月,掙扎的落寞,俱成往事,留給我們的是一個有關衰落與崛起,隱忍與釋放的故事,如黃金般珍貴,如時光般耀眼。
我們感慨八朝古都無懈顏值的同時,也深深感受到開封在高質量發展中不斷跳動的強勁“脈搏”。你看,汴都啟封時,燈火璀璨間,這日新月異、欣欣向榮的開封,正在賦予“開封”新的時代內涵,古典和現代的交相輝映、經濟和文化的比翼雙飛,并構筑了一份底蘊深厚的文化圖景、經濟圖象,為世界重新書寫了一個令人驚嘆的新開封。
圖片來源:清明上河園官網
9月1日,在《無價之姐》勁爆的音樂中,鄭州惠濟區香山小學的老師們用舞蹈引爆開學典禮。記者譚萍何洪帥周星李紅汛攝影
解答“獨庫經濟”方程式,新疆注重各方協調聯動。在解答“獨庫經濟”方程式過程中,新疆各相關地州還堅持立足自身實際,做好“附加題”。” 為解好“獨庫經濟”方程式,新疆還充分借助外腦,請業內專家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