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4日20:1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0月24日消息(記者王子衿 張佳琪)今日(24日),交通運輸部召開例行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吳春耕介紹,前三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延續了上半年以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投資規模保持高位運行,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較快增長,運輸結構持續優化,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
圖為發布會現場(央廣網記者 王子衿 攝)
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保持高位運行,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918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公路水路完成投資16713億元、增長3.5%,完成全年任務目標的92.9%、進度同比加快1.1個百分點。
在客運方面,前三季度,中國完成營業性客運量133.4億人,同比下降1.6%。分方式看,鐵路、民航客運量均保持較快增長。小客車出行持續旺盛,高速公路小客車流量同比增長8.5%。36個中心城市完成公共交通客運量500.4億人,同比增長3.3%,其中軌道交通客運量增長13%。
此外,前三季度中國完成營業性貨運量389億噸,同比增長5.9%。其中,公路、水路貨運量分別增長5.7%和6.7%,均持續保持在較快增長區間。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03億噸,同比增長5.2%,其中內、外貿分別增長5.8%和4%。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95億標箱,增長4.8%。
發布會上,吳春耕還介紹了前三季度交通運輸行業經濟運行中呈現的諸多亮點。
重大項目建設方面,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提前完成“十三五”新改建農村公路100萬公里等任務目標。運輸結構調整方面,出行和物流進一步向高鐵、民航、高速公路、城市軌道交通等便捷高效舒適出行方式集聚,“公轉鐵”“公轉水”工作有序推進,鐵路、水路貨運量同比分別增加1.8億噸和3.4億噸。
此外,在服務水平提升方面,前三季度降低物流成本570億元,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取得明顯進展,工程建設加快推進,ETC發行任務完成率超過70%。
(記者劉志強)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10月份,交通運輸經濟持續回升,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保持高位,貨運快速增長,客運穩定恢復。10月份,我國完成營業性貨運量44.1億噸,同比增長7.1%,增速自8月以來逐月加快,連續6個月保持正增長。
前三季度,交通運輸經濟總體呈現‘先降后升、趨于正常’的運行態勢,特別是三季度以來,加快回到原有發展軌道,部分領域已補齊缺口。前三季度,郵政快遞業完成業務量561.4億件,同比增長27.9%;中歐班列累計開行8756列,同比增長46%;集裝箱鐵水聯運量達到502.5萬標箱,同比增長28.4%。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吳春耕介紹,大概有698.61萬輛道路營運車輛已經安裝使用北斗系統,占運營車輛的96%。吳春耕指出,交通運輸部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進北斗運營工作不斷走向深入,讓大家有更多獲得感。
廣東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推動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交通領域應用,為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技術支撐。”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監控中心副主任梁華介紹,目前廣東高速公路ETC門架已為5G基站做好技術預留。
《意見》明確,推進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等協同應用、北斗系統和遙感衛星行業應用,加強網絡安全保護,推進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的建設和應用。在助力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意見》還強調要加強網絡安全保護,完善綜合交通運輸數據中心,加大人工智能與交通運輸的結合,持續推動自動駕駛、智能航運、智慧工地等研發應用。
北京交通大學中國交通運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歐國立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我國交通運輸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在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意見》提出,打造智慧公路、智能鐵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民航、智慧郵政、智慧樞紐,推進新能源新材料行業應用。
今日,交通運輸部舉行7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20年上半年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有關情況。至2020年12月31日,上述車輛未安裝ETC車載裝置或者安裝ETC車載裝置未預約的,經出口收費站查驗符合條件,也可免收車輛通行費。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孫文劍介紹,截至5月23日,在建重點項目復工率達99.7%,運輸企業復產率達98.4%,其中客運企業復產率達97.6%,貨運企業復產率超99%。統籌中歐班列、國際道路運輸、國際航空貨運、國際海運等各種運輸方式資源,為援外醫療物資提供運輸保障。
近年來,中歐班列(西安)線路發展迅速,目前已實現輻射范圍歐亞區域全覆蓋,西安至巴塞羅那班列開行后,中歐班列開行已達14國44個城市,開行線路15條。“進入4月以來,隨著復工復產進一步加快,交通運輸經濟運行主要指標恢復程度持續提高,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正在逐步化解,行業正在加快步入正常運行軌道。
4月30日,交通運輸部通過網絡在線方式召開例行發布會,介紹第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吳春耕表示,進入3月份以來,交通運輸主要指標不斷回升,行業經濟運行積極因素持續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