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6日16:59 來源:新華網
10月25日,在朝鮮平壤牡丹峰山麓的友誼塔前,中朝雙方人士向友誼塔敬獻花圈。 新華社記者程大雨攝
新華社平壤10月25日電(記者江亞平 程大雨)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69周年紀念日。當天上午,中國駐朝鮮大使館臨時代辦張承剛等中國使館外交官,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副委員長太亨徹等朝鮮黨政軍干部和平壤市民在平壤牡丹峰山麓的友誼塔前敬獻花圈,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英烈。
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國駐朝鮮大使館敬獻的花圈和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及內閣聯名敬獻的花圈被鄭重抬放至友誼塔基座。張承剛和太亨徹上前整理花圈緞帶。現場全體人員向友誼塔低頭默哀,緬懷先烈。
隨后,出席紀念活動的中朝雙方人士進入友誼塔塔室,觀看介紹中朝兩國軍人并肩作戰的大型史詩壁畫。友誼塔于1959年10月建成,塔身正面有朝鮮語寫就的歌頌志愿軍烈士豐功偉績和兩國友誼的碑文,兩旁的基座上刻有反映兩國軍人并肩作戰的浮雕。
10月25日,在朝鮮平壤牡丹峰山麓的友誼塔前,中朝雙方人士向友誼塔低頭默哀,緬懷先烈。 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69周年紀念日。當天上午,中朝雙方人士在平壤牡丹峰山麓的友誼塔前敬獻花圈,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英烈。 新華社記者程大雨攝
中國駐朝鮮志愿軍烈士褒揚代表處、旅朝華僑、中資機構、媒體、留學生和正在朝鮮訪問的退役軍人事務部祭掃工作代表團等多個中方代表團以及朝方多個部門也向友誼塔敬獻了花圈。
此外,中國和朝鮮有關部門25日在平壤市兄弟山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舉行修繕工程開工儀式,宣布包括兄弟山志愿軍陵園在內的6座志愿軍烈士陵園修繕工程正式啟動。
張承剛在開工儀式上致辭說,在朝志愿軍烈士陵園是中朝友誼的歷史見證。修繕好、保護好在朝志愿軍烈士紀念設施是落實兩黨兩國最高領導人共識的重要行動,是傳承和鞏固中朝友誼的重要舉措。
朝鮮勞動黨中央機關報《勞動新聞》25日刊發署名評論文章,高度評價中國人民志愿軍69年前入朝參戰,在戰場上英勇戰斗,作出偉大犧牲,強調進一步發展朝中友好合作關系是朝鮮黨和人民的堅定意愿。
十月的上海松江區,一陣秋風吹來,枝頭的桂花飄落如雨,暗香浮動,又一個秋天悄然而至。朱俊賢腦中瞬間浮現出1955年在臨津江畔分別時的那一刻…… 朱俊賢(右一)與老戰友合影。
系列之四十四:【100秒漫談斯理】“四個一”讀懂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 系列之十一:【100秒漫談斯理】鐫刻在國名上的這兩個字有何深意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指出:“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鍛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無數志愿軍將士血灑戰場、埋骨異國,用鮮血與生命踐行了保家衛國的錚錚誓言,定格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一支軍隊能夠贏得敵軍司令官的高度贊揚,不能不說志愿軍深入骨髓的血性戰斗意志世所罕見、令人欽佩。
當地時間24日,朝鮮勞動黨機關報《勞動新聞》、朝中社刊文報道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朝鮮黨、政府、人民關心、愛護、支援中國人民志愿軍,中朝兩國人民和軍隊休戚與共、生死相依,用鮮血凝結成了偉大戰斗友誼。
照片,是定格的;歷史,是流動的。(新華社發) 近70年間,這張照片頻繁出現在報紙、雜志、電視上,成為抗美援朝留給世人的深刻印記。照片上的浮橋就是抗美援朝期間著名的“馬市浮橋”,位于丹東振安區九連城鎮馬市村。
當地時間21日,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名義向朝鮮平壤中朝友誼塔、檜倉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敬獻花籃儀式在朝鮮舉行。當地時間21日上午,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名義向朝鮮平壤中朝友誼塔敬獻花籃儀式在平壤舉行。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健在的志愿軍老戰士老同志等頒發“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經中央軍委批準,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拍攝了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集《萬眾一心》主要反映全國各條戰線和廣大人民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支援前線、支援戰爭,中朝兩國人民和軍隊密切配合、團結戰斗,形成了同仇敵愾、戰勝一切困難和強大敵人的無窮力量。
10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就朝鮮勞動黨成立75周年向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致賀電。習近平在賀電中說,在朝鮮勞動黨成立75周年之際,我謹代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并以我個人名義,向委員長同志并通過你,向朝鮮勞動黨中央、全體朝鮮勞動黨黨員和朝鮮人民致以熱烈祝賀和良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