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一閘開航萬船安

2019年10月28日16:59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5034

  圖為1981年6月15日,葛洲壩3號船閘試通航。

  圖為現在的葛洲壩1號船閘。林海 攝

  本網訊 1970年12月26日深夜,毛澤東主席在中央批復稿上落筆寫下:“贊成修建此壩”。葛洲壩工程由此“上馬”。此前的調研、討論,已不可計數。

  20世紀60年代,電燈早已在城市中普及,“提著瓶子排隊打煤油”卻成了湖北街頭一景。缺電,更是滯緩了湖北、湘西、豫西、川東廣大地區的企業生產和農業排灌。

  修建葛洲壩工程,正為解此燃眉之急。1970年12月30日,長江上第一個巨大水壩破土動工。1981年6月,葛洲壩水庫蓄水、船閘試航成功。如今,“高峽出平湖”已近40年。

  全國專家會議開了上百次

  長江浩蕩,穿三峽,出南津關,流向陡轉,江面由300米寬至2200米。在南津關下游宜昌市西郊約5公里處,有兩個江心小島——葛洲壩和西壩,把長江天然地一分為三——大江、二江和三江。大江是長江的主要河槽,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大壩就是利用這一有利地形,橫切長江而建。

  為紀念毛主席1958年3月30日視察三峽和葛洲壩壩址,葛洲壩工程又稱為“330工程”。1970年12月30日,湖北省原省長、“330工程”指揮部總指揮長張體學為壩基挖了第一鍬土,十幾萬人的建設大軍開始修建這個當時新中國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葛洲壩工程采取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方式。全國1300余家企業和單位承擔了科研任務,全國專家會議開了上百次,拿出了上千項科研成果,200萬余張圖紙重達100余噸,研制了數以萬計的設備……

  葛洲壩樞紐總體設計方案的指導原則由周恩來總理審定。1972年,他在主持成立葛洲壩三峽工程技術委員會時表示,如果船閘不通航或減少航運,葛洲壩要停下來。交通部要全力以赴,長江不通航,是交通部的責任。

  交通部先后組織了近200名工程技術人員參加設計工作,10余年間,完成了航運規劃,通航建筑物的初步設計、總圖設計和施工圖設計。

  為滿足航運需求,交通部門將原設計的一線通航改為二條航線,同時建設三個大型船閘,可通行萬噸級船隊,單向年通過能力5000萬噸。這樣的規模,在國內外少有先例。

  為船閘修建的2號船閘人字門當時號稱“天下第一門”,閘門高34米、寬近20米。由于當時施工條件差,沒有大型起重運輸設備,制造廠只能先將門葉橫向分別制造,到工地后拼裝焊接成整體。

  葛洲壩機電公司原總工程師,現已85歲的王守運回憶說:“2號船閘下閘首門體分為10節制造,每節重60噸,設計規定人字閘門體焊完后,任何方向垂直度偏差不能大于5毫米。這是從未有過的技術要求,但在長達兩個月的焊接過程中,焊接變形始終被控制在設計標準內。”

  1981年1月3日19時52分許,當運載卡車拋投下最后一車石料,葛洲壩大江截流順利完成,原計劃7天,結果僅用36小時就完成了壯舉。當年6月27日,三江航道正式通航,2號、3號閘投入運行,葛洲壩一期工程主體宣告建成。

  通航38年累計運行53萬閘次

  三峽難行,古已有之。宜昌以上的川江天然航道,險灘多,水面坡降大,水流湍急,通航條件差。灘險,尤以崆嶺灘為甚,船行至此,稍有疏忽即撞沉。“跑江人”也因此被稱為最艱苦的職業之一,所謂“世上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

  如今,“川江不夜航”早已成為歷史。葛洲壩工程抬高了三峽河段的水位,壩上約120公里的自然航道變為庫區航道,眾多急流險灘被淹沒,航行條件大為改善。拓寬的航道可常年通航由800噸級、1000噸級船舶組成的大型頂推船隊,年通過能力達到3000萬噸以上,頂推船隊往返宜昌與重慶僅需6天。

  1981年,葛洲壩船閘年通過量不足400萬噸, 2011年突破1億噸, 2018年達1.49億噸,較通航之初增長了30余倍。通航38年,葛洲壩船閘累計運行53萬余閘次,通過客貨船舶247萬余艘次,安全渡運旅客7634萬余人次,成了名副其實的“萬里長江第一閘”。

  葛洲壩工程的修建為三峽工程積累了諸多重要經驗,三峽工程通航后,葛洲壩樞紐成為三峽水利樞紐下游航運梯級和反調節樞紐。

  2016年9月18日,從三峽大壩上游海拔150.5米的高峽平湖出發,“長江三峽9號”輪完成了三峽升船機首次試通航之旅。在位于升船機以北不足一公里處的三峽雙線五級船閘,一艘艘萬噸級巨輪同往常一樣,有序列隊上上下下,進出閘室。自此,輪船在三峽過閘被比作“大船爬樓梯、小船乘電梯”。

  “長江三峽9號”輪船長陳國海說,承船廂載著水和船提升的整個過程都非常平穩,廂內水面幾乎感覺不到任何晃動。乘升船機從下游到上游靠船墩只用了不到1小時。而過去十幾年來,船舶每次經三峽船閘過壩,往往要花4個多小時。

  “跑江人”的苦,如今也能在長江三峽通航綜合服務區得到撫慰。這是長江上首個專為船員打造的通航綜合服務區,今年4月開始運行。服務區由綠色通航服務站、過閘船舶安檢站、三峽水上溫情驛站構成。在這里,船員不用上岸就能理發、就醫、購物、收發快遞。

  “服務區在環保方面做得很好,我們不用自己發電了,大家的生活工作環境都好多了。”跑了39年船的“船老大”周金生說,在綠色通航服務站用上了船電寶,待閘時就能充電,船上不見了柴油發電機開動時的黑煙,所有生活垃圾也可回收。類似的水上服務區,不久將在沿江各地普及。

  改變一旦發生,如河開雁來。航運條件的改善,還促成了水上旅游經濟發展。乘坐游輪,一日看盡江邊景,長江航運發展讓這一切成為可能。

  奔騰億萬年的“天險”大江,變成了真正的黃金水道。

文章關鍵詞:1970年 垂直度偏差 葛洲壩工程 航道 頂推船隊 責編:林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環球聚焦點丨國際媒體聚焦“嫦娥五號”月表“騰空一躍”

    12月3日,攜帶月球樣品的“嫦娥五號”上升器完成月面起飛,進入預定環月軌道。國際媒體高度關注“嫦娥五號”在月球上的“騰空一躍”,并對后續返回任務充滿期待。報道說,北京時間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攜帶著自1976年以來的第一份月球新鮮樣本從月球表面升空。

  • 年薪百萬銀行副行長受賄近9百萬 私藏槍支索賄游艇

    2020年12月1日,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公布的一審判決書顯示,法院認定,被告人孟鋼犯受賄罪、非法持有槍支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4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35萬元。

  • 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今起在正覺寺展示

    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  此次入藏儀式由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舉辦,《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 “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 今起在正覺寺展示 回歸的曲折你可能不知道

    12月1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正在正覺寺文殊亭展示。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  此次入藏儀式由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舉辦,《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 【地評線】金羊視評:“慢火車”向著小康開,見證脫貧攻堅中國溫度

    爾賽河、新涼、沙馬拉達、聯合鄉、彎坵……這些大家聽起來不是很熟悉的地名,卻被一趟編號為5633/5634次、平均時速只有四五十公里的“慢火車”串聯在了一起。現如今,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已經全部實現脫貧摘帽,但這趟“慢火車”依舊慢悠悠的穿梭在崇山峻嶺之間,繼續見證著脫貧攻堅的中國溫度。

  • 何棄療?美國如何走上全球最大毒品消費國這條不歸路

    197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全面預防和控制毒品濫用法》,美國在全國范圍內加強對毒品和成癮性藥物的管制。△美國國立研究院研究員格里沙·梅特萊于2013年3月發表文章,記錄了美國官方應對藥物成癮與毒品泛濫的政策與舉措。

  • 何棄療?美國如何走上全球最大毒品消費國這條不歸路

    197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全面預防和控制毒品濫用法》,美國在全國范圍內加強對毒品和成癮性藥物的管制。(資料來源:美國國立研究院)  在尼克松著重“復健”且有選擇的禁毒措施之下,美國的吸毒人數反而在不斷上升。

  • 外媒:馬拉多納和貝利,誰是最偉大的球王?

    參考消息網11月26日報道據法新社巴黎報道,馬拉多納和貝利都曾贏得多項大獎,是各自時代的王者。馬拉多納在1978年阿根廷本土世界杯時未被召入,1982年世界杯第二輪小組賽對陣巴西時被罰下場,阿根廷隊被淘汰。

  • 美國新“第一家庭”,不一般的白宮路

    時間回到11月2日,美國大選日的前一天,拜登重返賓州的故居,在墻壁上寫下心愿:“憑藉上帝的恩典,從這座房子到白宮。”)  納奧米(Naomi)是拜登小兒子亨特與前妻凱瑟琳的長女,前妻為亨特生了三個女孩。

  • 推動中埃關系攀上新高峰(大使隨筆)

    1970年11月24日,中國與埃塞俄比亞正式建立外交關系。2017年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后,中埃關系在政治互信、共建“一帶一路”和國際事務合作等方面走在中非關系前列,中埃合作成為中非合作和南南合作的典范。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