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0日11:04 來源:映象網
為補齊年輕干部能力短板,今年以來,內蒙古伊金霍洛旗強化多崗鍛煉,深入推進實施干部政治能力和專業能力“兩個能力提升工程”,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不斷深化全旗干部教育培訓工作。(10月28日中國組織人事報)
“不經歷非常之事,難以成非常之才。”見多識廣、千錘百煉才能夠培養出復合型優秀年輕干部,激發干部隊伍活力,推動事業的發展。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對干部提出了新要求,干部要與時俱進,成為各項事業中的“領跑者”,就不能原地踏步,老調重彈。當然,在培養干部的過程中,不能盲目地為年輕干部的成長制造機會,要做到有的放矢,以創新的思維、創新的方式為年輕干部搭建一個更好的成長階梯,顯然多崗位鍛煉就是這樣的階梯。
多崗位鍛煉不是搭跳板,而是增見識。一個人在一個崗位上久了,就很容易產生一種思維定勢,也容易讓自己的視野變得狹小,更是容易讓一些人滋生出懈怠的心態,這顯然是干部干好工作上的一大弊病,自然需要通過多崗位鍛煉的方式,讓干部去增長他們的見識,去改變他們的固有思維,讓他們能夠在不同的崗位上去拓寬自己的眼界。當然,多崗位鍛煉并不是一些人理解的“跳板”,一旦出現這樣的思維就很容易讓人產生消極對待的心態。應該意識到多崗位鍛煉是為干部搭建一個更寬廣的舞臺,讓他們能夠站在更多的角度上去拓展自己視野的寬度。
多崗位鍛煉不是湊經歷,而是增才干。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些人認為多崗位鍛煉就是“鍍金”,就是為自己的個人履歷“湊經歷”,一旦出現了這種想法,就很容易在崗位鍛煉上搞形式、走過場,認為這只是為了應付的一場“秀”,不認真對待的多崗位培訓也就名存實亡,也容易讓干部走不遠、飛不高。因此,干部應該意識到多崗位鍛煉,是讓他們站上不同的崗位,去學習不同的技巧,面對新崗位、新環境、新任務,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才能夠讓他們保持學習的活力,激發潛能,變壓力為動力,在不同的崗位上更好地增長自己的才干。
多崗位鍛煉不是裝樣子,而是充里子。多崗位鍛煉并不是讓干部去“裝點”別人的門面,這既是一個干部在其它崗位上學習的機會,也是一次干部之間交流的機會,自然,不能把多崗位鍛煉停留在面上的“裝樣子”上,而應該在人才流動的過程中,讓他們始終以“空杯心態”去面對自己的工作,通過不同崗位的鍛煉,夯實干部的“里子”,更好地把整個干部隊伍擰成一股繩,凝聚強大的干事力量。
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干部多崗位鍛煉,既是幫助每一個干部成長的特殊培訓方式,也是激發整個干部隊伍活力的創新舉措,不斷地給干部新的壓力,讓他們始終保持“憂患意識”,才能夠更好地激活干部的思維,帶來新的精神和干勁,更好地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彭華芳)
2020年12月3日,黨中央決定,授予周永開、張桂梅同志和追授于海俊、李夏、盧永根、張小娟、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牢牢抓住干部隊伍建設這個關鍵
實現鄉村文化振興既是一個當代命題,更是貫穿近百年來黨領導中國鄉村現代化事業的長期主題之一。回望歷史,毛澤東在實現鄉村文化振興問題上有著可貴探索,其中的精神內核對今天鄉村文化振興仍有借鑒意義。
她說,這條“老大難”馬路的整治,多虧了蠡橋社區“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協調各方力量,才辦成了社區多年沒有辦成的事情。今年3月,蠡橋社區道路“腸梗阻”問題迎來轉機,社區“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將其列為今年的重點議題。
黨員干部必須對黨忠誠
與希冀溢于言表 對脫貧攻堅事業的摯愛和堅守 也讓人肅然起敬 2018年3月5日 作為匯川區農業農村局 派駐泗渡鎮觀壩村的駐村干部 余永流擔任同步小康工作組組長 同事說 “兩年多時間里 他多次加班到深夜
(記者 尹賽楠)“祖祖輩輩灑滿汗水,我們終于種下希望。”蕩氣回腸的詞句里,流露出的,是熱情好客的彝家兒女對于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 “山窩窩”里的火普村如今舊貌換新顏。
連日來,遼寧、河北、江蘇、廣西等地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在基層干部群眾中掀起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廣西先后在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邊防哨所、民族鄉鎮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開展宣講2500多場次,覆蓋全區各族干部群眾800多萬人次。
黨員干部在對待人民賦予的權力上始終要保持謙卑敬畏之心,走群眾路線。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作為黨的領導干部,要率先帶頭守紀律、懂規矩,不斷筑牢思想防線。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把握精神實質,始終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