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5日07:41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王國生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上強調
牢記囑托 把準方向 抓住機遇 主動作為 在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中譜寫出彩河南篇章
劉偉出席座談會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錚
11月14日,省委書記王國生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上強調,要牢記囑托、對標對表,把沿黃地區生態屏障筑得更牢、發展質量提得更高,在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中譜寫出彩的河南篇章。省政協主席劉偉出席座談會。
黃委會、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黃河科學研究院和沿黃8市負責同志在會議上發言,大家用一整天時間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精神交流心得體會,就貫徹落實提出意見建議。
王國生指出,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提升思路上下功夫。在深學細悟中把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深入做好“水”的文章,針對水資源這個最大剛性約束求突破;深入做好“河”的文章,在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上出實策;深入做好“產”的文章,在因地制宜構建有地域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上謀實招;深入做好“人”的文章,在實現人水和諧、提高沿黃人民群眾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上見實效。
王國生要求,要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提升標準上下功夫。要提升高水平保護標準,深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認識,統籌謀劃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修復、水環境治理,堅持“治”“建”并重、綜合施策,保護好母親河的健康與安瀾。要提升高質量發展標準,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合理規劃人口、城市和產業發展,以生態保護倒逼轉型升級,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
王國生強調,要緊緊抓住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機遇,在主動作為上下功夫。堅持謀劃長遠、干在當下,在黃河安瀾、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文化傳承等重大問題上開展專題研究,在黃河國家公園建設、河道和灘區綜合治理等方面積極謀劃,在推進我省十大水利工程、國土綠化提速行動、黃河生態廊道建設等方面迅速行動起來,科學謀劃一批重大工程和項目,在融入國家重大戰略中彰顯作為、在更加出彩的時代舞臺上建功立業。
喻紅秋、李亞、黃強、穆為民、徐立毅、趙素萍、武國定、岳中明等出席座談會。
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保障黃河安瀾上持續發力,筑牢人民幸福的安全防線。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弘揚黃河文化上用心用情,構筑人民幸福的精神家園。
河南廣播電視臺黨組成員、副臺長崔為兵,河南黃河河務局副局長姚自京,東方今報社社長胡楊,惠濟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焦健等多位領導蒞臨現場,并共同開啟了儀式。啟動儀式結束后,采訪團將探訪黃河灘公園,見證黃河之美和生態保護成果;參觀黃河博物館,感受黃河文化獨有的魅力;
今年,中原文博會正式升級為省級展會,10月16日-19日,共有來自全國27個省區市的企業齊聚河南鶴壁,整個展會規模之大、規格之高、范圍之廣為歷年之最。來自青海、四川、河南等沿黃九省區的26家博物館帶來了各具特色的精美文創,在文博會上一同奏響“黃河大合唱”。
對黃河的治理保護已成為重大國家戰略,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今天的黃河,歲歲安瀾,天高水闊,林草豐茂,沿岸百姓脫貧致富,早已沒有昔日“百里不見炊煙起,唯有黃沙撲空城”的景象。
9月25日,順著九曲黃河一路向南,“游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黃河線一行,走到了黃河岸邊,近距離感受氣勢壺口,任浪花飛濺,觸及大河之魂。壺口,正是黃河鏗鏘激越的心臟,是黃河澎湃不休的呼吸,是黃河永恒搏擊的脈動。
9月24日,黃河文化高層論壇在鄭州舉行。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考古學家劉慶柱,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甲骨學家王宇信,分別以《黃河文化與中國不斷裂的文明史》《黃河文化與甲骨文》為題作主旨報告。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以來,提煉新時代黃河精神顯得尤為迫切。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在歷史進程中積累的強大正能量,如同黃注一樣充分爆發,形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勢不可擋之力。
如果用數字表述 如果用歌聲表達 也是花兒,是二人臺,是船工號子 是豫劇、呂劇
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工作,尤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層層壓實責任,凝聚各方力量,埋頭苦干、真抓實干,推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千年沉淀的護河治河寶貴經驗,千年孕育的博大精深、雄渾厚重的黃河文化,澎湃著強大的精神動力,凝聚起磅礴的正能量。
9月7日至8日,中國黃河文化研究中心黃河論壇在武陟開壇,來自清華大學、沿黃省區的50余位專家學者與會研討。就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做好黃河文化核心區文明起源研究,特別是早期中國研究、夏文化研究、甲骨文研究,溯源黃河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