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9日08:01 來源:河南新聞廣播
大象新聞·河南新聞廣播記者 楊揚、實習記者呂一平
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近日,我省上百名省直機關領導干部和國家工作人員旁聽一起行政案件庭審,接受了生動的法治教育。
在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起行政訴訟二審案件開庭審理。這起案件是一家企業不滿政府在環境治理方面的行政措施,將潢川縣人民政府告上法庭,縣長蘭恩民代表被告縣政府出庭應訴。案件審判長、省高院行政庭庭長宋爐安:“環境治理的問題是涉及到重要國策的問題,但是作為政府的工作也要依法進行,老百姓覺得侵犯了他的權利,可以通過法律程序提起訴訟,我覺得這是一個法治進步的表現,當地的現場也出了庭,比較好地展現了政府的法治形象,也充分體現了對司法的尊重。”
在這起行政案件的庭審現場,有一群特別的旁聽人員——省直機關100多名領導干部和國家工作人員。前段時間,我省下發的《關于推動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活動常態化制度化的意見》中,要求國家工作人員每年至少旁聽庭審一次,而這次旁聽活動是對政策的一次生動落實。省普法辦干部胡新濤:“旁聽庭審是最直觀的法治宣傳教育,開展這次旁聽庭審是我省創新法制教育形式,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把依法治國、依法治省實踐落到實處的一項重要舉措。”
省財政廳條法處工作人員張賽說,旁聽庭審能有效提高國家工作人員的法律素養:
“在我們行政執法過程中,能夠更加提升我們的法律意識、證據意識、規則意識,以案釋法,開展這種國家工作人員參加庭審活動這種形式可以固定下來,經常開展。”
在蘭州大學的校園里能看到一個讓人感動的身影他就是今年28歲被稱為“腦癱博士”的謝炎廷↓↓↓在課堂上,謝炎廷遇到了數學與統計學院的數學教授徐守軍“我把你當成正式學生給你和其他學生同等的愛甚至更多”
題:“帶題主播”新上線 “旁聽”民意不缺席——人大會議創新“旁聽”形式記事 來自100多個小組近3000名人大代表的聲音,通過數百部手機,直接抵達全國人大機關、國務院各有關部委、“兩高”等聽會單位的1300余名工作人員。
國務院13日召開常務會議,針對今年的全國兩會,會議作出一個重要部署。今年面對極其嚴峻復雜的形勢,做好政府工作更要匯聚代表和委員的眾智眾力,切實把他們的意見建議轉化為政策成果,促進破難題克難關。2、各部門均要成立由部門負責同志牽頭的兩會工作專班,設置代表和委員熱線電話,安排專人值守接聽。
” 3月19日上午,閩清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五人涉保險詐騙犯罪案件并當庭宣判。綜合本案被告人的犯罪事實、量刑情節和悔罪表現,最終判處: 被告人吳某、李某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緩刑三年,并處罰金20000元;
10月13日,孫楊代理律師張起淮通過社交媒體透露,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將于11月15日在瑞士蒙特勒舉行關于孫楊“抗檢”一事的聽證會,屆時將允許媒體及公眾進入聽證現場旁聽,限定200人以內。這是自1999年以來,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第二次公開審理。
如今,謝炎廷27歲了,正在蘭州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旁聽博士課程,他成為一個勵志傳奇,因自強不息而變得獨樹一幟。” 2019年9月17日,蘭州大學建校110周年校慶典禮上,校長嚴純華授予謝炎廷“榮譽研究生”稱號,并為他佩戴校徽。
央視新聞聯播播發《今年我國秋糧將再獲豐收》,記者來到河南等地,深入秋收一線進行探訪。央視《朝聞天下》播發《【今年我國糧食有望再獲豐收】藏糧于地 農田水利促增產》,報道了農田水利是保障豐收的關鍵,河南從2012年以來,累計投入450億元,改善農田灌溉條件,穩步提升糧食產能。
人口大省河南出臺新規規定,國家工作人員每年至少旁聽法院庭審一次。新規要求,該省各地各部門要建立本地本部門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制度,并制定參加旁聽庭審活動計劃,國家工作人員每年至少旁聽庭審一次。
人口大省河南出臺新規規定,國家工作人員每年至少旁聽法院庭審一次。新規要求,該省各地各部門要建立本地本部門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制度,并制定參加旁聽庭審活動計劃,國家工作人員每年至少旁聽庭審一次。
《意見》規定,各地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建立本地本部門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制度,制定參加旁聽庭審活動計劃,把旁聽庭審活動作為黨委(黨組)中心組學法的重要形式,計入國家工作人員法治培訓學時學分。國家工作人員每年至少旁聽庭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