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獨家 > 正文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河南:興產業抓治理 繪就美好新村畫卷

2019年12月16日07:22  來源: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

5034

為了“一渠清水永續北上”,自2011年開始,河南共搬遷安置丹江口庫區移民16.54萬人,干線征遷安置5.5萬人。我省通過主導產業培育、創新社會治理等舉措,讓移民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

曾顯鋒是淅川縣柴溝移民新村村民,八年前他從丹江口庫區搬遷到了這里,為了幫助曾顯鋒發展養殖業,當地移民部門積極協調移民資金五十萬元建設了八個養殖大棚,以集體資產形式租賃給他,如今,曾顯鋒的養殖場年均出欄南陽黃牛100多頭。

 淅川縣香花鎮柴溝村春暉養殖合作社養殖戶  曾顯鋒

一年租金就是一萬多塊錢,現在的收入每年就是一二十萬塊錢。

移民局與群眾上下聯動,想辦法、找路子,千方百計謀發展,一些在外打拼的移民也紛紛回鄉創業。

淅川縣浩強飾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曹揚旭

廠房都是提供給咱,包括技能培訓,都給予很大的幫助,現在我的員工都順利上崗了,現在一個月不出門就可以掙3000左右。

在淅川縣鄒莊移民新村,村集體還利用移民政策優勢,積極引進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建設機井、整修道路、溝渠,實現了旱能澆、澇能排,為農業豐產提供了保障。

淅川縣九重鎮鄒莊村村委會副主任  鄒玉新 

我們村投資了移民產業發展資金1000多萬元,咱們的基礎設施好了提供了好的平臺,后來引進了河南丹江源農業有限責任公司來我村發展高效農業。

依托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社會資本的投入,鄒莊村把移民村發展與鄉村旅游相結合,建成生態農業園,成為引領群眾致富、集體增收的新“引擎”。截至目前,淅川縣已累計爭取移民后期扶持項目結余資金、產業發展資金和生產發展獎補資金4.9億元,扶植生產發展基礎設施項目592個。

淅川縣移民局副局長  徐國亮

(項目)實現了庫區移民鄉鎮的53個南水北調移民村全覆蓋,以及老移民村的70%以上的覆蓋,受益移民四萬余人,移民收入與搬遷前相比,總體增長兩倍。

“搬得出”還要“穩得住”,各地積極探索移民新村治理模式,讓移民群眾住得安心、充滿信心。在平頂山郟縣馬灣新村,移民部門在全村大力推行了民主議事會、民主監事會、民事調解委員會和社區物業管理公司為主體的“三會一管”社會管理模式。得益于這一模式,戶戶通天然氣工程進展順利。

郟縣白廟鄉馬灣新村黨支部書記 劉洪中

我們通過從天然氣公司爭取到了村通天然氣的機會。因為涉及到的資金量大,所以我們爭取民意,從村集體的收入中又拿出來(資金),總共投入了160多萬元。

郟縣白廟鄉馬灣新村村民 劉國華

俺們村里有啥事都是開會商量著來的,錢怎么花,花在什么地方,這個我們心里都很透明,都很明白。

馬灣新村還實施黨員積分制管理,有效激發了移民村基層黨組織、黨員發展經濟、服務群眾的熱情。

郟縣白廟鄉馬灣新村黨員 馬東建

黨員都是相互你爭我我爭你的往前趕分數。多干點工作,公益事情的活兒,相互之間都有一種鞭策。

目前,全省南水北調移民村堅持創新社會治理,構建了村黨支部領導、“兩委”主導、“三會”協調、社會組織廣泛參與、法制保障的新型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同時,基礎設施持續改善,特色產業發展初見規模,特色種植業總面積達到58.60萬畝,規模養殖場5119座。工業及加工業年產值186.61億元。移民工作正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道路,構建了“產業興、生態優、鄉風美、治理好、生活富”的美好新村畫卷。

文章關鍵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 河南 責編:邵恰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