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熱點 > 正文

“太極一號”完成在軌測試

2019年12月26日07:21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原創稿

5034

  人民網北京12月25日電(趙竹青)25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我國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在軌測試實驗總結評審會。評審組專家一致認為,“太極一號”的各項功能、性能指標滿足研制總要求,成果超出預期,在軌測試實驗取得圓滿成功。

  “太極一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首發星。“太極一號”完成了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所需載荷和衛星主要關鍵技術的首次在軌驗證,包括高穩定激光器、超高精度干涉儀、高靈敏度引力參考傳感器、無拖曳控制技術、微牛級微推進技術、超穩超靜航天器等。

  2019年8月31日“太極一號”成功發射后,科學團隊和工程團隊通力合作,歷經4個月嚴格測試和實驗,結果表明,衛星系統在軌工作性能良好,完成了研制總要求規定的全部實驗內容。

  在第一階段在軌測試的基礎上,通過系統的在軌實驗,完成了射頻離子和霍爾雙模兩種類型電微推技術的全部性能驗證,這在國際上是首次實現;在成功實現加速度模式無拖曳控制實驗后,進一步完成了位移模式下的航天器在軌無拖曳控制,率先實現了我國兩種無拖曳控制技術的突破;部分核心載荷性能實測指標超過設計指標一個量級,達到了我國最高水平,驗證了空間引力波探測關鍵技術路線。

  “太極一號”圓滿完成在軌測試實驗,是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實驗技術驗證的重要突破,標志著太極計劃“三步走”第一步任務目標已成功實現。后續,“太極一號”將轉入拓展實驗階段。

文章關鍵詞:引力波探測 在軌測試 太極一號 技術實驗衛星 關鍵技術 三步走 拖曳 空間科學 載荷 干涉儀 責編:王江龍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超級工程閃耀“十三五”】中國天眼 凝望蒼穹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被譽為中國“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中國天眼”坐落于貴州平塘縣克度鎮深山的一處“大窩凼”,從山頂向下看,就像一口“大鍋”,其口徑達到500米;球狀反射面相當于30個足球場。

  • “天琴一號”首輪實驗結果顯示:在軌驗證技術指標超過預期目標

    北京時間8月21日凌晨,國際學術期刊《經典和量子引力》(Classical Quantum Gravity)刊發“天琴一號”試驗衛星第一輪實驗結果。中山大學天琴中心教授葉賢基介紹,2018年10月由國家航天局正式立項,于2019年12月20日在山西太原發射成功,“天琴一號”承擔著“天琴計劃”六大技術的在軌驗證任務。

  • 我國完成無拖曳控制技術飛行驗證

    記者18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獲悉,根據最新試驗結果分析,天琴一號衛星已經成功完成無拖曳控制飛行驗證。天琴一號衛星無拖曳控制技術在軌成功驗證,表明我國向空間引力波探測邁出了堅實一步,但距離真正的引力波探測應用還有一定距離。

  • “中國天眼”正式上崗!這個結果最想跟他說……

    1月11日下午,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成為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這意味著“中國天眼”開啟了睜眼看宇宙的新征程,也意味著人類向宇宙未知地帶探索的眼力更加深邃,眼界更加開闊。

  • “天琴”建功 我國成功實現地月精確測量

    據悉,“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主要用于“天琴計劃”空間引力波探測的關鍵技術在軌驗證,并能夠開展地球長波重力場模型的反演。“天琴計劃”具體為:部署3顆全同衛星,并在太空中建成一個引力波天文臺,探測引力波。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