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3日16:38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時間進入到2020年。在我們這一代人或者我們前后的幾代人那里,2020是個很有未來感的年份,我們小時候很多科幻電影都是把時間設定在2020年。那時候的電視廣播里、小學課本里,2020代表著未來的美好生活,其中,有個詞最讓人印象深刻——小康社會。現在,已經到來的2020,有什么“小康愿望”?
建檔立卡的貧困村,寬帶覆蓋要超過98%;全年的空氣優良天數要達80%以上;所有的地級市要覆蓋5G網絡;群眾關心的疫苗要實現“一物一碼”。2020年,應該是一個對國家未來與國民奮斗極具注解意義的年份,也是過去幾十年來,我們努力奔向的一個目標。
奔小康,一個已經陪伴了國人幾十年的詞語,如今在街頭采訪,問大家是否記得當年對小康生活的想象,答案可謂五花八門。但不論說什么,有一點卻相同,那就是掛在大家臉上的笑容。貧窮,的確有時會限制大家的想象力。
國人最早聽到“小康”這個概念,是在1979年,當時我國提出要實現四個現代化,而當時的現代化概念并非西方的現代化,而是中國式的“小康之家”。具體說,就是到二十世紀末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800美元。
今天,對于人均GDP已接近1萬美元的國人來說,那個曾經像蜜一樣甜的、能吃飽穿暖的小康目標多少已經有些陌生了。但那時,則正是這個目標,讓整個國家和人民在奔向未來途中,充滿了無窮的動力。2000年,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800美元。但是,“小康”這個詞語卻并沒有淡出人們的視線。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要“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2020年,人均GDP要超過3000美元,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
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又首次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建設”到“建成”,一字之差,卻是全新的目標。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從2017年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所謂決勝,就是舉全黨全國之力,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而奮斗,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此時此刻,未來已來,中國,需要新的未來;未來,需要新的想象。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根據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中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宣講提綱精神,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理論教育講師團精心策劃、制作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系列微動漫,共20篇。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習近平總書記格外牽掛著殘疾人群體,他曾說過,“中國有幾千萬殘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本期《習聲習語》邀您一起傾聽,總書記這樣把這個特殊群體放在心間。
11月10日上午,中國文明網發布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和復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前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地級市(10個):浙江省湖州市、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徐州市、江蘇省泰州市、四川省遂寧市、四川省綿陽市、河南省許昌市、浙江省麗水市、江蘇省常州市、遼寧省鞍山市。
11月8日,“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在鄭州正式發布,根據報告測算,鄭州在“國家文化中心”的排名中上升13個位次,躋身國家重要文化中心城市,并進入國家潛在重要綜合中心城市。
11月8日,“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在鄭州正式發布,根據報告測算,鄭州在“國家文化中心”的排名中上升13個位次,躋身國家重要文化中心城市,并進入國家潛在重要綜合中心城市。根據報告,2020年國家綜合中心城市為北京,國家重要綜合中心城市為上海、廣州、深圳,國家潛在重要綜合中心城市為武漢、成都、西安、重慶、杭州、南京、天津、鄭州。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在于有習近平同志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與會同志認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中國歷史上亙古未有的偉大跨越,也是中國對人類社會的偉大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是黨的奮斗目標。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民生福祉持續改善。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是黨的奮斗目標。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民生福祉持續改善。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
習近平:今年以來,14億中國人民不畏艱難、上下同心,全力克服疫情影響,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我們有信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是黨的奮斗目標。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民生福祉持續改善。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