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6日20:25 來源:青海長云網
青海長云網訊(通訊員 祝桂福 劉海英)濕地為野生動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自然條件,也是大自然給予生命的樂土。在青藏高原腹地,星羅密布的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濕地。近年來,隨著不斷恢復的高原生態及保護生態措施的實施,濕地不斷恢復,棲息在這里的鳥類種群與數量越來越多,白鷺就是眾多野生鳥類種群中的一種。
白鷺,屬鷺科鳥類,是生活在濕地最具魅力的濕地觀賞鳥類之一。由于白鷺對所棲息的環境要求較高,它所生活的環境可以作為人類環境質量是否達標的考核標準。白天白鷺常常單獨、成對或集成小群活動覓食,常與其他種類混群,夜晚飛回棲處時呈"V"字隊形,與其他水鳥一道集群營巢。白鷺站姿優雅常一腳站立于水中,另一腳曲縮于腹下,頭縮至背上呈駝背狀,長時間呆立不動,行走時步履輕盈、穩健,顯得從容不迫。飛行時頭往回收縮至肩背處,頸向下曲成袋狀,兩腳向后伸直,遠遠突出于短短的尾羽后面,兩個寬大的翅膀緩慢地鼓動飛翔,動作行云流水一般,顯得十分優美。我國古代《毛詩 周頌》中就用“振鷺于飛,于彼西雍”來形容白鷺飛翔時的從容不迫,氣勢不凡。
白鷺主要以普食小型魚類為食,也吃蝦、蟹、蝌蚪和水生昆蟲等動物。通常在河邊、鹽田或水田地中一邊漫步一邊啄食,它的長嘴、長頸和長腿對于捕食水中的動物顯得非常方便。捕食的時候,它輕輕地涉水漫步向前,眼睛一刻不停地望著水里活動的小動物,然后突然地用長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將食物準確地啄到嘴里。有時也常佇立于水邊,伺機捕食過往的魚類。天氣晴好的日子,在格爾木周邊的濕地,白鷺的身影也常常是攝影愛好者和拍客們不辭辛勞、爭相追逐的目標,靜靜地守候,將它氣定神閑、優雅隨性的每一個姿態都捕捉進鏡頭。
近年隨著格爾木市對濕地保護工作的重視,高原濕地保護工作不斷得到加強,在推進生態保護中堅持保護優先,堅持自然恢復和人工恢復相結合,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使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主體功能得到加強。在推進生態工程、節能減排、環境整治、美麗城鄉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加強沙漠化防治、高寒草原建設,加強退牧還草、退耕還林還草、三北防護林建設,加強節能減排和環境綜合治理方面得到了明顯改善,確保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格爾木周邊濕地環境的改善,為眾多野生鳥類提供了繁衍生息的棲息環境,也為高原生態的恢復,筑起了綠色的保護屏障。
精彩圖集:
迎著微涼的晨風,早上6點前,朱文霞到達乘務樓。很快,廈門航空收到了600多封乘務黨員請戰書,有力保障了百余班次的醫療團隊航班、客艙載貨航班、復工復產復學航班的正常運行。
補短板、促發展,重大項目也在各地不斷推進,涉及科技、基礎設施、產業項目等多個領域。經過3個小時的夜戰,凌晨4時50分,木枕道岔順利更換為混凝土枕道岔,順利通車,這也為2021年春運提供了設施安全保障。
10月8日,白鷺在廣西柳州市柳江區百朋鎮萬畝藕田上空飛舞。時值寒露節氣,大批鷺鳥在柳州市柳江區百朋鎮萬畝藕田里覓食、嬉戲。時值寒露節氣,大批鷺鳥在柳州市柳江區百朋鎮萬畝藕田里覓食、嬉戲。
當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結合少數民族同胞喜愛唱山歌的特點,探索開展“山歌唱響新時代”理論宣講活動,創作山歌等文藝作品2400多件。“風吹云漾白鷺翔,綠水青山是寶藏……”陜西省志丹縣金丁鎮“文明大篷車”活動現場,志愿者張艷艷邊發傳單,邊說快板。
6月3日,河南省武陟縣圪垱店鄉,一群白鷺在共產主義渠濕地覓食嬉戲。近年來,武陟縣通過對轄區共產主義渠疏挖河道、清除污染底泥,提高濕地的生態環境治理成效,白鷺數量連年增加。新華網發(馮小敏 攝)
白鷺在位于鄱陽湖畔的南昌市象山森林公園上空飛翔(4月27日攝)。在夕陽的照耀下,白鷺時而翩翩起舞,時而展翅盤旋,構成一幅美麗的自然生態畫卷。在夕陽的照耀下,白鷺時而翩翩起舞,時而展翅盤旋,構成一幅美麗的自然生態畫卷。
種植戶老吳的桃樹成了搖錢樹,“農業工人”李偉庭的魚塘養出了“金鯉魚”,貧困戶老劉靠護林實現了脫貧。這個特殊年,老吳一家和其他村民一樣,接到了村委會的通知,不走親戚、不串門,閑時就在自家桃園里拾掇拾掇。
數九隆冬的天津北大港濕地,在這自然孕育的環境中候鳥成為了這里的主人。北大港濕地是東亞到澳大利亞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東方白鸛、天鵝、白鷺、雁鴨,成群結隊的候鳥在這里落腳。
12月21日,南陽市白河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一群白鷺一字排開,“傲視”四周。近年來,南陽市始終把生態、綠色發展放在突出位置,積極改善生態環境,努力打造宜居宜業新城區。據統計,目前,濕地公園內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21種,包括中華秋沙鴨、金雕、黑鸛、蒼鷹等;兩棲動物、鳥類和獸類達160多種。
12月15日,福建省福州市東張水庫水面上忙碌捕魚的白鷺,翩翩起舞,婀娜多姿,展現出冬季福州別樣的生態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