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0日16:18 來源:澎湃新聞
年關將至,年終獎又成為辛苦了一年的職場人關心的話題。很多人擔心,這筆年終收入能不能落袋為安。這種擔憂并非多余。圍繞年終獎的發放,一些單位“花樣百出”,如把員工平時的應得工資截流一部分,留作年終獎勵,或以公司自家產品替代發錢、拿多拿少不看業績看運氣、對離職員工不發年終獎等,由此產生糾紛。
的確,法律并沒有強制規定企業必須向員工發年終獎。這筆錢的發放,主要看企業的經濟效益、員工的績效考核情況,屬于企業“自選項”。如果一家企業都揭不開鍋了,還硬性要求給員工發年終獎,這是強人所難,法律也不會不講理。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在年終獎的發放上,企業就可以隨心所欲。審視那些花式套路,很多都帶有違法色彩。
比如,針對把應得工資變成年終獎勵,法律明確規定,員工工資必須按月足額發放,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說白了,這筆錢不能扣留下來,作為年終獎,以示老板的“恩情”。對于以公司自家產品替代發錢,法律也說了,“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企業玩花樣,故意揩員工的油。同樣,年終獎發放也不能實物化。至于公司以年會抽獎形式發年終獎、不看業績看運氣,離職了就不發年終獎,也有違“按勞分配”“同工同酬”的勞動立法精神。
對于違法現象,不能不了了之。其實,很多公司并非不熟悉《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等相關規定,只不過,對于他們來說,更重要的是,既要擺出發年終獎、激勵員工的樣子,又要盡量壓縮成本,所以才玩出那么多的套路。問題是,欲戴王冠必受其重,違反了有關勞動法律法規,就得承擔違法的成本。
在年終獎上被套路,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員工,可以訴諸法庭,司法機關應依法給予支持。司法實踐中,一些法院判決也體現了維護勞動者權益的鮮明態度。
承擔不利判決的后果,還不是年終獎玩套路的全部代價。市場經濟,誠信為本。一家企業能不能做大做強,既要遵規守法,更要講究誠信,尊重員工的勞動價值。如果將法律視為無物,漠視員工感受,在員工切身利益上耍小聰明,最終傷害的是企業誠信、商譽、形象,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年底了,該發的年終獎,就得如數發給員工。少點套路,多點真誠。這是對法律的尊重,也是對勞動者的尊重。
土豪公司春節放假19天,還要求員工帶家屬出去旅游,旅游經費公司報銷,額度在2萬到5萬之間,不出去玩,就拿不到這筆錢。
財稅[2018]164號文給出優惠的關鍵在于,2021年12月31日之前,年終獎可以選擇不并入綜合所得,單獨計算納稅。將年終獎再降低一檔稅率,用足該級距上限,計算應納稅額。
1月16日,山西某公司企劃部門年底向員工發放年終獎,除了獎金之外還每人發了一個錘子。領導解釋說,發錘子的目的是為了激勵員工,在新的一年里像錘子一樣,不怕困難迎難而上。
1月15日,大涼山深處,昭覺縣解放鄉火普村的青山被冬日的暖陽籠罩。馬天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阿機約惹之所以有這么高的積分和他平時的各方面表現是分不開的。
1月15日,大涼山深處,昭覺縣解放鄉火普村的青山被冬日的暖陽籠罩。馬天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阿機約惹之所以有這么高的積分和他平時的各方面表現是分不開的。
近日,山西一公司年終獎真給員工發了個錘子!
2019年鄭州白領年終獎均值7316元,你過線了嗎?
很多企業最近都在忙著發年終獎,犒勞員工一年的辛苦。” 從2016年設置員工孝心獎后,每一年賀永峰都會讓離得近的員工把父母接到身邊,通過年會的形式發獎金表達感恩。西安魔方美容美發發型師任飛表示:“我去年的這個孝心獎大概是在1萬多,但是今年已經到兩萬多。
37歲的賀先生是陜北榆林人,從事美發行業已近20年,“大概14歲時,初中剛畢業,家里條件一直不好,印象中一年到頭都吃不上幾次肉,后來就輟學了。”2002年,他從老家來到西安開始學理發。打工5年后,開了自己的理發店。如今,賀先生的理發店已有14家。
扣留部分月工資作年底福利、將積壓產品打折賣給員工、把“年會抽獎”當發年終獎…… 實踐中,圍繞年終獎的發放,一些單位因“玩花樣”而與員工產生糾紛的案例并不少。” 公司負責人則聲稱,把公司積壓的鞋子低折扣賣給員工也是年終獎的一部分,算起來公司的年終獎比往年還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