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 走進緬甸這個充滿神秘氣質的國家

2020年01月17日20:21  來源:央廣網

5034

  央廣網內比都1月17日消息(記者王雪潔)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說起緬甸,您會想起什么呢?是沐浴在金色陽光中的仰光大金塔?還是緬甸人民身上質樸的煙火氣息?又或許,這些都僅僅是這個“神秘而可愛”國家的一個側面。在這片充滿信仰的土地上,超凡出世與凡塵入世在緬甸人的生活中彼此交融、相依相生。讓我們一起走進緬甸。

  對于緬甸,很多人覺得她像隱于深山的修士,披著一層面紗,有點神秘,又有點神圣。她擁有非常豐富的旅行元素,山川、湖泊、原始森林、古跡、佛塔和廟宇。

  進入這個國度,仿佛有種走入時光隧道的感覺,而在穿梭回過去的旅程中,尤為不能錯過的景色當屬“萬塔之城”蒲甘。關于蒲甘,有一句經典的描繪,叫做“手指之處,皆為佛塔”。公元9世紀到13世紀,蒲甘王朝的歷代君王先后在此建造的佛塔達萬余座,現如今保存下來的約有2200余座。去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蒲甘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標志著這一佛教遺跡不再是世遺的遺珠。

  位于內比都的緬甸國家博物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潘毅 攝)

  進入緬甸就像進入了時光隧道,但這隧道可不是單程的,這不,體驗了“過去”,記者再帶您來緬甸首都,內比都的“當下”看看。如果您是乘車進入內比都,那么進入的一瞬間,您馬上就會被這座城市的遼闊所震撼。雙向二十車道的水泥馬路,整齊劃一的路燈,種滿大樹的隔離帶,交叉路口漂亮的大轉盤,細節之處盡顯氣派。

  總統府不遠處,雙向二十車道的寬闊馬路,馬路一端的環島掛上了中緬兩國的國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潘毅 攝)

  當車再往內比都市中心開,您會發現在政府辦公區、議會辦公區的路邊,隨處可以看到“熱烈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緬甸”“中緬友好合作不斷發展”等標語。就在這其中一個標語的對面,記者發現了一幢恢弘的建筑。您猜是什么?就是國際會議中心。據了解,這是內比都召開大型國際會議的場所,先給您透露個消息,習近平主席此次的部分活動也是在這里舉行。不瞞您說,這個國際會議中心和中國人也頗有淵源,它是中國工程技術人員設計建造的。

  圖為緬甸國際會議中心(MICC)(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潘毅 攝)

  圖為緬甸國際會議中心(MICC)(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潘毅 攝)

  說起中國,再過幾天就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對于緬甸人來說,潑水節是他們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年要放鞭炮、吃餃子、全家圍在一起看春晚,緬甸人民則相互潑水代表祝福。

  在這兒記者給您普及一個名詞,叫“胞波”。

  所謂“胞波”關系,就是兄弟關系,同胞關系。“胞波”之說源自緬甸的一個美麗神話。相傳太陽的后裔與龍的女兒相愛,龍公誕下三枚蛋:一枚孕育出了中國皇后;一枚觸地而裂,演化出寶石之國的緬甸國;一枚則變成了緬甸蒲甘王朝的始祖。中緬雙方同是太陽和龍的后裔,同出一源,那便是親戚,便是同胞。別小看這個“胞波”,這可是我們和緬甸之間獨有的“暗號”,只能是對中國人民的專稱。

  “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

  這首歌,是上世紀70年代歌唱家李谷一演唱的一首歌,這首歌的詞作者是陳毅。1957年12月14日,陳毅元帥在陪同周恩來總理訪問緬甸時撰寫詩《贈緬甸友人》,之后這首詩被銘刻在滇西瑞麗中緬邊境的紀念碑上,見證了源遠流長的中緬“胞波”情誼。

  沿途可見的歡迎標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潘毅 攝)

  其實,“胞波”展現的是中緬雙方對對方的強烈認同感,更是對二者關系的最好詮釋。20世紀50年代,中緬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國際關系史上的重大創舉。60多年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為兩國關系發展增添了歷史厚重感和時代使命感。

  如今,“胞波”情誼更是體現在了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中國對緬累計投資額占緬甸吸引外資總額的25%以上。2017年至2019年,中緬兩國政府互辦文化活動,每年派出文化互訪團組接近50個。到2019年11月,中國游客入境緬甸的人數已近80萬人次。

  今年是中緬建交70周年,一連串的亮點數據足以展現中緬“胞波”情誼歷久彌新,未來兩國將如何打造和睦相處合作共贏典范,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文章關鍵詞:胞波 蒲甘王朝 仰光大金塔 看春晚 國家博物館 氣質 超凡出世 央廣 暗號 2019年 責編:徐寧寧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國際論壇:緬中減貧合作大有可為

    中國各項精準扶貧政策確保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這種信念和行動令人欽佩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緬中兩國人民患難與共、守望相助。中國各項精準扶貧政策確保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這種信念和行動令人欽佩。

  • 中緬攜手抗疫守護兩國民眾健康

    4月15日,謝健(右一)向緬甸傳統醫藥大學校長贈送云南省中醫醫院制劑“清瘟解熱合劑”“健體抗疫合劑”及中成藥“蓮花清瘟膠囊”樣品。據中國駐緬大使館初步統計,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已向緬甸捐贈16萬余份核酸檢測試劑、397萬余個外科口罩以及近5萬件防護服等醫療物資。

  • 習近平同緬甸總統溫敏通電話

    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20日晚同緬甸總統溫敏通電話。緬方愿同中方一道,認真落實習近平主席今年1月訪緬成果,繼續深化胞波情誼及各領域合作,推動緬中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不斷發展。

  • “攜手抗疫,共建美好世界”(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給東南亞各國人民生活和健康安全帶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柬埔寨國家電力公司總裁高洛塔納在捐贈儀式上表示,這份援助充分體現了柬中兩國的深厚友誼。5月5日,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向緬甸捐贈抗疫物資交接儀式在緬甸衛生體育部仰光辦公樓舉行。

  • 緬甸政府捐贈200噸大米支持中國抗擊疫情

    緬甸政府向中國湖北武漢捐贈200噸大米交接儀式1日在緬甸仰光舉行,此次緬甸政府向中國捐贈大米,旨在體現緬甸民眾對中國胞波(“胞波”由緬語音譯而來,意為兄弟同胞)的情誼。

  • 習近平的2020·一月:非常戰“疫”

    1月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1月20日,習近平專門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必須高度重視疫情,全力做好防控工作。

  • 胞波感情重 江水溯源長——習近平主席訪問緬甸紀實

    它是第一個同新中國簽訂邊界條約的亞洲鄰邦 2000多年交往 比鄰而居 它是唯一與中國以“胞波”相稱的國家 70年建交歷史 心意相通 

  • 習近平新年首訪:有“緣”千里來相會

    【學習進行時】新年伊始,習近平主席首訪選擇了擁有千年胞波情誼的鄰邦緬甸,2020年中國外交迎來精彩開局。出席緬甸總統溫敏舉行的歡迎宴會時,習近平總結了3條“堅持”:堅持心意相通、真誠相交的胞波情誼,堅持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優良傳統,堅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方針。

  • 綜述:開啟兩國世代友好新篇章——緬甸專家學者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對緬甸國事訪問成果

    綜述:開啟兩國世代友好新篇章——緬甸專家學者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對緬甸國事訪問成果 緬中友好協會主席盛溫昂說,兩國人民世代友好,隨著緬中文化旅游年的確定,緬中社會人文領域交流合作將達到新高度,為深化“胞波”情誼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

  • 敏格拉巴!永遠的中緬好兄弟,永遠的胞波情誼

    1月17日至18日,習近平主席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截至2019年11月30日,中緬油氣管道分別累計向中國輸送原油2485.75萬噸、天然氣242.33億立方米,累計為緬甸帶來直接經濟收益5.2億美元。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