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20日07:17 來源:央視財經
1月19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了 《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
(截圖自國家發改委官網)
而這也是自十二年前發布“限塑令”后,我國對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再一次提出的新要求。 在此次發布的意見中,哪些塑料制品進入了限制名單?哪些行業將受到影響呢?
時隔12年 “限塑令”迎來升級版
《意見》指出, 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
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體系基本形成,替代產品開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重點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國家發改委體改所循環經濟研究室主任 楊春平:政策變量就是無論從范圍、從種類,還是從措施都更加豐富,比如說2007年那次只是在超薄塑料袋,這一次是針對不可降解的、一次性的以及包裝物等幾個方面來提出了我們的禁止限制。
央視財經記者注意到,《意見》中有不少含金量較高的政策,其中就包括了加大對重點項目支持力度,落實好相關財稅政策,加大可循環、可降解材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提升替代材料和產品性能。另一方面,健全制度標準、嚴格執法監督。
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制品將被逐步禁止
央視財經記者注意到,這次被禁止生產、銷售的塑料制品涵蓋多個領域,其中將 禁止銷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 ;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 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簽;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 到2022年底,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也將禁止銷售。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 翁云宣:這些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多數都是量比較大,回收起來又比較難,或者說回收起來成本比較高,利用價值不高這一類產品。
其他逐步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制品還包括: 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吸管,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和快遞塑料包裝。
美團外賣社會責任委員會秘書長 楊碧聰:目前在我們看來,包括一次性吸管以及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其實是相對有比較成熟的解決方案, 我覺得在這個層面不會對用戶有很大的影響,但是整個外賣領域的難點是一次性的餐盒,我相信這個問題,整個《意見》里也給我們留出了足夠長的一個過渡期。
與此同時,這次出臺的政策也明確了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綠色產品,培育優化新業態新模式,加強規范回收和處置等系統性措施。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副會長 趙凱:新的產品,包括可回收的包裝箱,可折疊的托盤箱等,還有一些可回收的餐盒。我們對于塑料的應用,還是要報以科學理性的一個態度,并不是把它要妖魔化。
哪些塑料制品將被限禁?
這一次發布的意見,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變化呢?
央視財經記者 聞培雅:今天發布的升級版限塑令,對不同領域的塑料制品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以超市為例,一款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將會被全面禁止生產和銷售,而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用品,比如一次性塑料棉簽,以及像牙膏、磨砂洗面奶等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也將逐步禁止生產銷售和被替代。
北京市民 田先生:食品用的塑料袋包裝,它那個是降解不了的,這個東西能不能做成環保的,我對這個政策真是呼吁,國家如果出臺立法,我們第一個支持。
北京市民 李先生:我要是客人,我希望我自己帶拖鞋、一次性牙刷,這都自己可以帶,我沒感覺不方便,用我自己的又環保又衛生。
《意見》規定: 到2022年底,北京、上海等省市的郵政快遞網點,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而到2025年底,這些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將在全國范圍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
北京市民 韓先生:因為有些東西是易碎品,要是沒有泡沫塑料,或者只用一些紙,可能效果會差一些,會造成一些損壞,所以盡量用紙質的,如果不能避免的話也沒有辦法。
全球多國陸續頒布塑料微珠禁令
《意見》細則一圖看懂塑料微珠通常被應用于洗面奶、沐浴露、牙膏、護膚霜等日化用品中,由于尺寸太小,這些難以降解的塑料微珠無法被現有污水處理系統過濾,最終會流入海洋,成為海洋污染的一個主要來源。 為了應對塑料微珠造成的環境問題,近年來,很多國家已經陸續頒布了相關禁令。
塑料微珠通常指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顆粒,可以說塑料微珠在環境中無處不在,科研人員已經在海水、食物、空氣和自來水等來源中都檢測到了不同濃度的塑料微珠。
它本身所含的以及在水中吸附的有毒物質能經由食物鏈累積,最終可能進入人體,威脅人體健康。去年,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 全球人均每周攝入近5克的塑料微珠,等同于一張信用卡所用的塑料。
《意見》還有哪些細則,一圖告訴你!
相較于實體店鋪,線上渠道的“耗塑量”更加驚人,卻常因“運輸保護”而被選擇性忽視。因便利、質輕、耐磨等特性,塑料曾被視為20世紀最偉大發明之一,但也由于“回收難、降解難、處理難”的弊病,成為難解的環保課題。
與以往限塑令不同的是,京版“限塑10條”為本市六大行業治理塑料污染規定了時限和步驟,對每個行業對標整改提出了嚴格要求。禁限塑進入倒計時,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和發力,勢必會倒逼更多行業走出舒適區,甚至會觸動一些企業的既得利益。
日常生活中,塑料的使用非常廣泛,已經融入方方面面,社會依賴性強;但同時,塑料的使用也帶來嚴重的“白色污染”問題。“今后,禁、限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地區范圍和領域會逐步擴大,賓館、酒店將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
8月31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9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質疑中國環保措施。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蓬佩奧先生應好好照照鏡子,問問自己美國為何退出《巴黎協定》。
從5月份開始,南京某小區連續有外賣被偷。廣州日報:騙術伎倆千變萬化,缺不了看似有利可圖的誘餌;所有套路,無不是建立在藏家“逐利”的人性弱點之上。
這源自近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總之,“限塑令”升級“禁塑令”后,治理手段要樹立全鏈條治理思維,朝更科學、更完善、更人性化方向努力。
今年,我國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按照突出重點、有序推進的原則,《意見》區分重點城市、地級以上城市和相關縣級城市,按照2020年、2022年、2025年3個時間段,分步驟、分領域推進塑料污染治理整體工作。
今年,我國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當前,各地正在著力推進新版“限塑令”的落地實施。
向白色污染說“不”!河南“限塑令”再升級
針對新能源貨車路權限制的問題,張近東提出,要建立新能源貨車管控與服務平臺和城區貨車通行信息化、智能化和高效率的新能源輕卡貨車專用導航平臺。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糧集團黨組副書記、總裁于旭波就此提出了相關解決建議——使用可降解材料,特別是生物可再生可降解的聚乳酸材料替代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