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05日13:56 來源:大河客戶端
▲4日下午,金水區鑫苑名家小區門外,隔著警戒線遞外賣
似乎就在這一兩天之間,鄭州市不少小區管控再升級,前幾天的減少進出口、進出登記、測量體溫、謝絕外來人員到訪成了“小意思”。響應國家號召,在家閉門多日的你,昨天陽光不錯,今天下雪了,想出門補充點食物,卻赫然發現,小區門口貼著緊急通知,實行起“時段特殊特殊管理”:“中午12點后一律不允許出行”,門崗大爺口罩下的面孔目光格外堅定,你只得乖乖退回。
每一次,大爺看著要出門的你,一臉“嫌棄”;大爺看著要進門的你,一臉“警惕”。
▲4日下午,金水區德億時代城小區門口,一名省人民醫院醫生欲出門上班,門崗認真檢查其工作證及單位證明
進入“過午門禁””最嚴門禁“時代的鄭州小區,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如何保障?需要出門工作怎么辦?目前還在老家但不久后必須趕來鄭州上班的租戶們還能不能進門了?4日,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多家小區,進行實地了解。
【走訪】鄭州市多家小區過午“門禁”:12:00后一律不允許出行
“過12點了,不能進,也不能出!”4日下午2時許,記者來到鄭州市金水區德億時代城。大門緊閉,開關大門的鑰匙,牢牢掌握在門崗大爺的手上。
▲4日下午,鄭州市金水區恒升府第小區門口,為了使住戶看得更清楚,通知之外還有黑粗筆明確過午“門禁”
貼在門口的“緊急通知”解釋了這個規定的原由:由于周邊轄區已有多個小區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為了保障本小區業主安全,做好轄區疫情防控,經社區、警務室和物業公司共同決定,即日起,小區實施特殊時段特殊管理,所有人員進出持身份證和小區出入證,上午9:00-12:00每個家庭選派一人采購日常必需品(必須佩戴口罩),中午12:00以后一律不允許出行,包括所有車輛;因工作需要深入一線的各行工作人員,需持所在單位開具的疫情期間工作證明,外出人員務必于當天20:00之前回家,之后鎖門,謝絕任何行人和車輛進入。
▲4日下午,記者探訪看到,德億時代城小區門口貼著“緊急通知”
這樣的“緊急通知”,并非德億時代城的獨創。
記者走訪多家小區發現,絕大部分小區都實施了“時段特殊特殊管理”,不過門禁的時間段并不統一,有些可以外出集中購物的時間是上午7:00-12:00;有些則更短,將門禁時間提早到上午11:00。而出入的憑證,則是以家庭為單位辦理出入證。
對于那些需要工作的人,門禁的時間也不盡相同。有些小區明確,晚上8點后嚴禁出入;有些則“寬容”些:持單位證明可晚歸。
▲鄭州市貼在小區門口各式各樣的“門禁”通知
【鏡頭】
(鏡頭1)每個小區都有一個“硬核”門崗大爺:“現在出去你今天就回不來了!”
▲4日下午,德億時代城小區門口門崗大爺很盡責
記者走訪發現,疫情當前,不少小區的門崗都十分負責,雖然沒有網傳“出門腿打斷”那般夸張,但進出門測量體溫、登記、查看相關證件等,都十分嚴格。
▲4日下午,恒升府第小區門口,門崗勸退三輪車
“回去吧,12點后不讓出去!”在鄭州市金水區恒升府第小區門口,一對老夫婦想要騎著三輪外出溜達,被門崗大爺“勸退”:“現在出去,你今天就回不來了!”
▲4日下午,鑫苑名家小區,正門已關閉
在這個過程中,不乏有個別住戶不理解這樣的舉措,仍想不按規定出去,門崗們都以近乎固執的態度執行規定:“我們就按照規矩辦!”
德億時代城的門崗師傅告訴記者,小區大門目前24小時都有人值守,他上白班,需要12個小時:“守住這道門,就是守住了這個小區的安全。”
“業主的門禁卡現在都‘失效’,進出我們門崗負責開門,等疫情過去了,再統一辦。”恒升府第小區的門崗告訴記者。
(鏡頭2)隔著警戒線接“外賣”、寄快遞
如此管控下,很多居民選擇通過“外賣”來購買生活必需品。比如,蔬菜水果、基本藥品、日常生活用品等,均可以通過網絡購買,外賣小哥送貨上門。
不過,不同與以于往,外賣可以送貨上門,目前,記者探訪多家小區了解到,外賣禁止進入小區,只能送到小區門口,居民可以通過電話溝通,然后到門口取貨。
▲4日下午,乾坤花園小區,隔著道閘寄快遞,居民能不出門就不出一步
此外,快遞小哥也沒歇著,在金水區乾坤花園小區門口,記者看到,一位居民需要寄一批口罩到外地,就找了快遞小哥上門收快遞,兩人隔著道閘“交易”。
小區防控升級后,不少人擔心,快遞跟外賣還能不能送達了?4日下午,鄭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第9號通告,明確,當前正處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為有效遏制疫情擴散蔓延,落實“內防擴散、外防輸入”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相關規定,實施疫情防控期間重要區域實施閉環管理。外賣、快遞等配送人員與接收人電話聯系后,可在目的地檢查服務點進行無接觸取送。
(鏡頭3)不出門能不能買菜?能!
▲4日下午,鑫苑名家小區門口,多輛貨車正在往小區內運菜
小區被特殊管控,吃飯問題是居民們最大的問題。蔬菜水果之類的,每日需求量大,目前,小區供應情況如何?如果晚餐缺菜了又不讓出去,不出門能不能買到菜?
4日下午4時許,在金水區鑫苑名家小區門口,記者看到了多輛正在裝卸蔬菜水果的車輛。據介紹,這些車輛都是為小區內的生鮮超市供貨的,包括胡蘿卜、萵苣、豆角、青椒、菠菜、洋蔥等各種。“每天都來送貨!缺啥補啥。”負責送貨的師傅告訴記者。
【問題】這些問題或許你想知道,記者幫你問了
1、工作證明咋開?
▲4日下午乾坤花園小區,進出門被“盤問”
走訪過程中,記者碰到不少12點之后因工作需要出門的住戶。他們有的在醫院上班,有的在政府部門上班。普通居民呆在家里,是為了防疫;而他們的出行,更是為了防疫。
“單位開了證明就可以。”“硬核”的門崗大爺們,也并非不通情理,看到單位出具的證明及工作證件,一般都“認”,會主動開門放行。
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家單位都準備了疫情期間工作證明表格,因工作需要出行的市民,可以自行聯系單位進行開具。
2、加班咋辦?有業主無奈“翻墻”回家
特殊管理時段,小區有2個時間節點,一個是中午12點不允許普通居民外出購物;另一個則是晚上的“門禁”時間,有些小區明確,晚上8點后任何行人與車輛不允許進出,那么,如果加班了,超過晚上8點返回,豈不是無法進家?走訪中,記者了解到,有業主晚上回來晚,門崗又沒人值守,無奈之下只能翻墻進入。
“小區規定晚上8點任何行人車輛不能進出,但實際上,如果真的因為工作加班了,可以提前跟物業聯系溝通,我們會給留門的。”一位小區門崗告訴記者。
在德億時代城,一位在省人民醫院工作的業主全副武裝出門上班,臨走前就與門崗溝通了返程時間。
3、租戶還能不能進門了?
“租戶被勸返”
“租戶不讓進小區”
這是前段時間傳的比較多的說法。那么,目前,外地租戶到底還能不能進小區門了?
記者走訪發現,目前,雖然各小區嚴格控制進出,但公告上均沒有明確租戶不允許進入。但一般都會提示:“未回鄭人員,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近期非防疫工作需要,建議請勿返回”。
也有不少小區會再度明確:小區業主、家人及租戶凡接觸過湖北人員、去過湖北、浙江、廣東、南陽、駐馬店、信陽、周口、商丘、安陽等地區的人員,需主動上報社區備案,然后自行隔離,隔離期間不得外出。
4日下午,鄭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第9號通告,明確居民小區(村)原則上不允許訪客進入,常住、租住、暫住人員憑相關證明在本小區(村)出入口防控檢查服務點備案后,憑證出入。
原則上不得在單位、小區(村)保留的出入口之外擴大區域、設置障礙,阻礙通行出行;不得要求已經登記備案并發放通行憑證的人員進出重復登記;不得阻止身份準確、體溫正常、無其他異常狀況的人員返回居(租)住地。
2020年8月9日,鄭州交警六大隊民警在執勤時遇到一位走失老人,在沒有任何聯系方式的情況下,通過老人佩戴的一串鑰匙,成功聯系上老人家屬,將老人平安送回家屬身邊。8月9日20時10分許,鄭州交警六大隊民警黃勇帶領輔警張博睿在商鼎路七里河北路執勤時,突然接到一名小朋友反映有位老人暈倒在路上。
新華社貴陽3月20日電題:難題正解 希望發芽——一線直擊貴州復工復產 在安龍縣蘑菇小鎮的食用菌種植基地,易地扶貧搬遷戶唐順峰正在跟當地種植能手學習給菌棒注水,他聽得很認真,筆記也做得很詳細。
北京朝陽區一澳籍返京女子不顧阻攔不戴口罩外出跑步,與社區防疫人員發生爭執。新京報此前報道,一名自稱澳大利亞籍華裔女子,返京后未按規定進行隔離,且在小區跑步時不戴口罩。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實踐證明,落實以社區防控為重點,實施綜合防控措施,能有效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有效地遏制疫情擴散和蔓延。以社區基層黨組織鑄成疫情防控“鐵軍”。以社區網格化管理筑牢疫情防控“門禁”。
如今人們常說“刷臉卡”,意思是“賣個面子”,但你是否想過,當你的“面子”連同身份證、電話號碼、住址等個人信息一同交付于他人之后,誰又能保障你的隱私呢?
天津展區還有一個“萌物”,那就是本屆網安周的吉祥物“津小衛”,這次“津小衛”還將開設講堂,為來賓和觀眾講解網絡安全知識。13日晚,“網安號”游船啟航,解放橋盛大開啟,與兩岸夜景燈光秀交相呼應,營造出了“重視網絡安全、了解網絡安全、參與網絡安全、共筑網絡安全”的濃厚氛圍。
鄭州一年輕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這個成語:幾天前剛拿到駕照,12月3日喜提新車,車進入小區時,因錯把油門當剎車,將小區門口的閘機撞壞,第一天買的新車也掛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