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16日16:3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武漢2月15日電 題:特寫:探訪生產復工中的“中國光谷”
新華社記者李思遠
武漢是新冠肺炎的重疫區。記者近日在有著“中國光谷”之稱的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走訪看到,部分企業從未停工,部分企業于近日恢復生產。
消毒,登記,測體溫,戴手套、頭套、護目鏡……“全副武裝”之后,記者進入武漢正源高理光學有限公司廠區。再換鞋、裹上除塵服,風淋除菌除塵,才能進入工廠的“心臟”——安排碼盤生產線。
“安排碼盤是自動化產品關鍵零部件,口罩、防護服、醫療檢測產品等自動化生產設備都離不開它。”武漢正源高理光學公司總經理胡利軍介紹,從13號開始復工,在七成員工尚未回崗的情況下,正源高理光學公司已經將產能恢復三成。“其實,目前上班大都是管理和技術人員。特殊時期用特殊辦法,現在只要懂工藝的人員都在當工人在用。”胡利軍說。
正源高理光學公司經過15年的發展,生產的安排碼盤占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胡利軍說,“疫情嚴峻,但我們對政府有信心。今年,我們將推出手機光學棱鏡產品,把因疫情停工的時間補回來?!?/p>
位于光谷生物城的華大基因武漢公司作為疫情防控的重要醫療企業,產品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高通量基因測序儀是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的重要物資和設備,一直在滿負荷運行。華大基因公司相關負責人朱延梅說,連日來,武漢公司在人員只有三成的情況下全力開動,加班加點生產。同時,面積2000平方米的“火眼”病原生物安全實驗室已經建成,每天可為萬人提供檢測服務。
生產的不止醫療衛生密切相關的企業。疫情寒冰之下,經濟脈搏仍在強勁跳動。
數公里之外,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公司也一直沒有停產。廠房內,信號燈閃爍,高度自動化的設備平穩運行,不時有技術人員巡視。作為國內重要的芯片制造商,武漢新芯提前應對這次疫情,備足了生產原料。同時,對員工施行分級和封閉管理。“公司已申請帶寬擴容支持,未來能夠保障5000名以上的員工同時遠程在線辦公。目前,除研發略有延遲外,企業基本保持計劃進度。”新芯公司董事長楊道虹說。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防控依然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部分企業克服重重困難生產同樣可貴。期待早日戰勝疫情,迎來經濟復蘇。
11月20日,首屆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湖北省武漢市開幕?!薄 ∽鳛榭箵粜鹿诜窝滓咔槿嗣駪馉帯⒖傮w戰、阻擊戰的英雄之城,湖北武漢正處于疫后重振的關鍵時期。立足自身,抓住“5G+工業互聯網”這個突破口,夯實數字基礎、做大融合創新,湖北和武漢必將盡快走出疫情陰霾。
4月下旬,在中國北京、惠州、美國達拉斯,隨著一場三地5G視頻連線“云開工”儀式,??松梨诨葜菀蚁╉椖空絼庸?。疫情之下,全球經濟遭遇沖擊,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抬頭,“外資撤離中國”“制造業外遷”“產業鏈轉移”等論調更是此消彼長。
4月8日離漢通道解除管控后,武漢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推進企事業單位有序復工復產。4月15日,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走訪了聯想(武漢)產業基地(簡稱“聯想基地”)、武漢華康世紀醫療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康世紀”)和武漢華工正源光子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華工正源”),實地調研光谷生產情況。
當晚,劉宜全被任命為中交二航局武漢疫情防控應急參建項目現場施工總負責人,第一個任務便是參與建設“火眼”實驗室?!薄 ≡趧⒁巳珔⑴c的多個搶建目中,武漢市第四醫院、武漢市中醫醫院、華潤武鋼總醫院的緊急改造施工防疫難度最大。
新華社武漢3月14日電 題:啃下硬骨頭 合力促發展——湖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在十堰市鄖西縣觀音鎮恒達掃帚農民專業合作社扶貧車間里,幾名工人在打包裝車,準備把剛剛趕制的2萬把掃帚發往武漢。
上午8時許,第一支火炬從熊熊燃燒的圣火盤中點燃,被交給了第一名火炬手廖輝,隨后開始了100棒的傳遞。第100位火炬手、田徑世界冠軍張文秀,手持火炬跑到終點處東湖楚城,結束了武漢站的傳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兩次到湖北考察,對全面深化改革和長江經濟帶建設做出了重要指示,并對湖北經濟發展寄予了殷切希望。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曾到這家企業考察,勉勵企業加大研發,早日形成自己的品牌產品。
即使在“文革”期間,趙梓森仍然堅持白天參加政治學習,晚上在家鉆研光纖通信知識,偷偷自制電視機和高端收音機。1982年12月31日,中國光纖通信的第一個實用化系統——“八二工程”按期全線開通,正式進入武漢市市話網,標志著中國進入光纖數字化通信時代。
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熬G色發展是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魂’,唯有牢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才能切實推動長江經濟帶以及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新年開局之際,新華社記者赴山東、湖北、貴州、河南等地采訪調研,所到之處,切身感受中國經濟這片大海的寬廣深邃和潛力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