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1日11:05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燕子丹 文/圖)2月21日,映象網記者從鄭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為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穩步推進全市企業(工程)安全復工復產、全力保障經濟社會平穩運行,按照市委書記徐立毅同志關于疫情防控重要講話精神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相關通報要求。鄭州市生態環境局結合自身職能任務和疫情防控形勢,研究制定下發了《鄭州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做好生態環境執法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通知》和《關于支持工業企業施工工地復工復產的通知》,并相繼出臺了“六項”服務措施,最大限度支持和鼓勵企業復工復產,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一、主動靠前服務,簡化驗收程序
根據《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告(第16號)》要求,疫情輕微區域內符合復工復產條件的企業,其他區域確保疫情防控、公共事業運行、群眾生活必需的重點企業,在嚴格落實防疫防控的前提下,進行復工復產時,各單位要切實做好服務,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對市政府確定的重點建設項目等施工工地復工的,組織相關主管單位主動服務,指導企業做好揚塵污染防治,落實“8個100%”要求,需要開復工驗收的,簡化驗收程序,盡快組織驗收。
二、開辟“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流程
對屬于疫情防控期間急需的醫療機構、衛生材料、物資生產、醫藥用品制造、研究試驗等疫情防控相關建設項目,開辟“綠色通道”,簡化項目審批程序,加強服務指導,幫助項目盡快投入運行或形成生產能力。對于現有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能夠滿足項目改擴建需求的報告表類疫情防控相關建設項目,豁免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手續;對于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新建疫情防控相關建設項目以及現有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正常,能夠滿足項目改擴建需求的報告書類相關疫情防控建設項目,實行告知承諾制,建設單位承諾落實有關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即可建設、生產。待疫情結束后,仍需繼續使用的建設項目補辦環評手續。
三、創新服務模式,實施“無接觸”辦公
積極依托市辦事大廳、政務服務網和省廳統建環評審批系統,主動向社會公布網上辦公網址和辦事咨詢電話,配備行政審批人員提供指導服務,全面實行“網上辦、掌上辦、郵遞辦、預約辦”等便民措施,最大限度做到“不見面”審批。在嚴把審批質量的基礎上,簡化建設項目技術評估,對于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項目,不再進行技術評估;對于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采用視頻直播、視頻錄像、現場照片等方式進行現場踏勘,采用專家函審、網絡視頻會審等不見面方式開展技術評估,盡可能減少人員接觸。每月5日企業服務日活動由線下會議交流變為線上互動交流。按照疫情防控形勢要求,從本月起企業服務日活動利用視頻會議形式召開。同時,分行業建立企業服務微信群,實現每月一次企業服務日向每天都是企業服務日轉變。推行企業復工復產服務管理制度。按照市局、分局劃分,以屬地管轄為區域,分級對擬復工復產企業派出企業服務官,走進企業、幫助企業、指導企業復工復產。
四、積極利用平臺,優化監管方式
工業企業、施工工地監管主要以智能監管為主,充分發揮在線監控、視頻監控、分表計電等職能監控平臺作用,已經納入智能監控的,一般不再進行現場檢查,使企業免打擾、少打擾。智能監控發現問題的,立即通知企業和工地進行整改,輕微問題可以不要求停產停工整改,邊生產(施工)邊進行整改。
五、加強溝通協調,暢通運輸通道
堅決保障疫情防控相關車輛暢通運輸,對運送疫情防控物資、群眾生活必需品的車輛以及垃圾清運車、醫療廢物運轉車等特種車輛,堅持不檢查、不打擾,保障正常通行。對復工復產工業企業和施工單位運輸車輛,加強宣傳引導和指導幫助,鼓勵使用國五及以上排放標準的柴油貨車或清潔能源、新能源車運輸。
六、科學精準調度,做好服務保障
每天做好空氣質量視頻會商,根據會商結果實施精準調度、靶向治理,盡量避免長時間、大范圍的重污染天氣管控,統籌好大氣污染防治和疫情防控工作,減少對工業企業、施工工地復工復產的影響。各縣(市、區)分局不得擅自加嚴管控措施,優先保證生產疫情防控物資的工業企業正常生產。根據企業復工復產進度,提前發布管控方案,協助企業落實管控要求,如期復工復產。針對企業復工復產出現的問題,各單位要開辟綠色通道,強化服務意識,第一時間受理、第一時間解決,切實為工業企業、施工工地復工復產做好服務保障。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鄭州市生態環境局推出公益宣傳片《致敬每一個踐行環保行為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