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1日20:19 來源:澎湃新聞
為眾人抱薪者,必為人民所銘記。
這兩天,國內諸多主流媒體為一個醫生的名字刷屏——劉智明。
他是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2月18日上午10時58分,這位堅守新冠病毒抗疫一線的白衣戰士停止了心跳。
在生命最后的這段日子里,劉智明仍然帶領全院醫務人員奮戰在抗疫前線,夜以繼日,不眠不休。世衛組織總干事說,“他的去世是巨大的損失”。
更多普通的民眾以各種紀念方式寄托對劉智明的哀思。
他也成為官方公布的第8位在抗疫前線殉職的醫護人員。而在早前的2月14日,國家衛健委曾報告,醫務人員確診感染新冠肺炎1716例,以身殉職6人。
劉智明院長生前照片。(武漢市武昌醫院供圖)
“我是院長啊,我丟不下!”
“有這樣一位院長,疫情發生以來,他帶領全院醫務人員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即使在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之后,他依然在病房內從早到晚不停地處理各種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p>
2月20日晚7點的央視新聞聯播《一線抗疫群英譜》欄目,專門刊發了時長4分鐘的專題人物報道《劉智明:白衣戰士 英雄院長》。
走進劉智明生前的辦公室,他的工作證和圍巾還掛在墻上。許多同事直到現在依然不愿相信他已經離去的事實。在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劉智明所在的武昌醫院是首批七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之一。1月21日,劉智明去市里開會接到任務,要接收499名新冠肺炎病人,人數僅次于金銀潭醫院。而武昌醫院只有三天的時間來完成院區改造和病人的轉運。
不眠不休的三天,劉智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武昌醫院是綜合性醫院,短時間內按照傳染病醫院要求改建,難度極大。增加床位、調配醫務人員、解決物資,每一件事都需要劉智明協調。而此時的劉智明已經住進了本院的ICU。1月24日,他的CT結果顯示,肺部嚴重感染,隨后的核酸結果確診為陽性。
在ICU里,劉智明的身份變了,可救死扶傷的使命和擔當卻沒有放下。在病房里他不停地接打電話、回復微信,一會兒問病人收進來了沒有,一會兒問院內感染防控做到位了沒有。同事提醒他要好好休息,他卻說:“我是院長啊,我丟不下!”并讓大家不要過多關注自己的病情,等他康復出院,再與大家一起并肩作戰。
劉智明和妻子的微信聊天記錄。
劉智明的妻子蔡利萍,是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重癥病區的護士長。丈夫感染后,她曾想過趕過去照顧病重的丈夫,然而,劉智明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要”。他心里明白,妻子也在一線,把她留在崗位上,會給更多的人帶來生的希望。
2月21日,劉智明院長的宣傳照依然掛在醫院樓下。(新華社記者熊琦攝)
敬愛的劉院長,您太累了
2月14日,劉智明病情突然惡化,被轉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進行搶救,直到2月18日上午,搶救無效不幸離世。斯人已逝,在劉智明所帶領的武昌醫院收治的9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中,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名重癥患者治愈出院。
中國新聞網19日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刊發長文《“敬愛的劉智明院長,您太累了,休息一下吧!”》第一時間梳理刻畫了劉智明的人物形象:劉智明,湖北十堰人,1969年生,1991年畢業于武漢大學醫學院,擅長顱腦外傷、顱內腫瘤、腦血管病及椎管內病的診斷和治療,特別擅長神經外科疾病手術治療。
劉智明兼任湖北中醫藥大學和江漢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2013年曾被武昌區委區政府授予“武昌英才”榮譽稱號、2014年獲“武漢市人民政府博士資助”人選、2015年獲武漢市“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選。
在中國新聞網的文字中,劉院長人緣口碑都很好。他生前同事評價他:“嚴肅時嚇人,笑起來卻像家人一樣”。
武漢市第三醫院另一位劉智明的前同事回憶道:“您是我的第一個領導,第一印象高大,好帥,專業,權威,嚴肅時很嚇人,笑起來卻又像家人一樣溫暖!”“敬愛的劉院長,您太累了,休息一下歇一下吧,一路走好!”
“溫暖、親切”是同事對劉智明院長的評價,也可以從人民日報客戶端20日晚間刊發的視頻報道《淚目!生前同事哽咽悼念劉智明院長》之中得到印證。
武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王珣講述:“他在住院期間一直都在問,說因為他接觸了很多的自己的醫生職工,他特別怕自己傳染給其他的人。我就覺得他自己都已經病得那么重了的情況下,他還是第一時間還是想到的是自己的職工,而把自己都放在最后面才去考慮?!?/p>
劉院長還有一件小事,感動過王珣:“我們有一個老病人,經常在我們科室住院。他有一次跟我們護士長說,那個子高高大大的,是不是你們院長?護士長說,是的。老人說,他人特別好,有一次下雨,在醫院門口他沒有傘,劉院長幫他打傘,然后還問他愛人的情況,住在哪個科室?病情怎么樣?后來還把傘借給他用……”
在新華網2月21日午間刊發的悼念文章《一個又帥又暖的院長走了,身后是一個正在到來的春天》中,劉智明的同事們這樣追憶:“劉智明就像一個老大哥,塊頭大,說話溫文爾雅,‘放手干’是他對同事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他走的那天,同事們一直在病房外守到凌晨三點。許多同事到現在都不敢相信這是事實。一個帶領大家抗擊疫魔的白衣戰士,就這樣倒下了。”
“劉院長在病房時,我們幾個人約著去看他,跟他一起合影,護士長還在他手上寫了加油,他把拳頭握得緊緊說自己會加油,會好起來的?!?/p>
2月21日,同事在朋友圈懷念劉智明。(新華社記者熊琦攝)
“醫者仁心”
老百姓對于醫生的評價,可以用“懸壺濟世”,也可以用“醫者仁心”,而劉智明幾乎滿足了所有人對“醫者仁心”的想象。
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欄目在2月21日刊發6分鐘專題報道《醫魂猶在矢志明:追憶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記錄了一個片段。
武昌醫院副院長黃國付,從疫情暴發之初也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劉智明領回“要把醫院改為定點醫院”的任務時,他就在場。黃國付介紹:“1月21日下午的4點接到指令以后,當天下午6點,就完成發熱門診改造,正式接診患者。”黃國付說,從接收轉運病人到改造醫院病區,再到多方籌措醫療物資……1月21日至23日的三天時間里,劉智明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黃國付說:“他一直是帶病工作,我們院區改造一般是(能承擔)300個病床左右,但是基于病人的需求,基于我們當時接到的指令,完成了504個編制床位設置。多的時候,能到527個(床位)。1月24日他確實撐不住了,下午就住進了ICU(重癥加強護理病房)。”
即便作為重癥患者、身處ICU病房,劉智明也還是放不下院里的工作,常常進行“遠程安排”。而這一切在武昌醫院黨政辦主任李秀榮看來,只是院長一貫的作風。李秀榮講述:“他經常是吃住在醫院,就睡在辦公室??箵粢咔橐詠恚恢眻猿值揭痪€去參加指導臨床的工作。他的辦公室非常小,能擺下的沙發也很窄,你知道他是一個1米8的大個子……現在有的時候路過他辦公室,(哭泣)感覺他仍然在辦公室坐著……”
疫情之下,這位眾人口中風度儒雅、待人謙和的院長,與大家告別得太過匆忙。除了為醫院發展長期傾注大量心血之外,劉智明對患者的牽掛也沒有分“院內院外”。優越的學歷背景,敬業的職業精神,高大帥氣的外表,劉智明幾乎滿足了所有人對“醫者仁心”的所有想象。而他的以身殉職,也成為他自己對這四個字做出的最后的、堅定的回答。
2月18日上午,在上了人工肺治療17小時后,劉智明永遠地離開了,他也成為官方公布的第8位在抗疫前線殉職的醫護人員。而在早前的2月13日,國家衛健委曾報告,醫務人員確診感染新冠肺炎1716例,以身殉職6人。
澎湃新聞2月21日刊發長文《紀念劉智明醫生》,介紹了劉智明在抗疫一線戰斗至最后時刻的畫面:1月22日上午六七點左右,妻子蔡利萍又接到劉智明打來的電話,說醫院很忙,就不回家了,馬上要上班:“我當時感覺他呼吸有點急促,就跟他說他呼吸有點問題,不能輕視。”
當天,劉智明測過兩次體溫,一次是三十六度八,一次是三十七度。下午,他打電話告訴告訴妻子,自己走路氣喘,疑似感染,已經在武昌醫院接受治療。次日,劉智明確診。據湖北省衛健委通報,1月23日,武漢市新增確診病例70例,累計確診495例。
1月24日,在本該屬于團圓的除夕夜,劉智明因病情加重,被轉入武昌醫院重癥監護室(ICU)。此時的蔡利萍也已經提前回到自己的崗位上,只能透過視頻電話了解丈夫的病況。
住院后,劉智明起初高熱不退,伴隨氣喘;高熱退去后又出現呼吸窘迫;一度氧飽和低到80,怎么都上不去。即便如此,得知自己病情惡化,劉智明仍叮囑主診醫生,“如果萬一,不要插管搶救”。
一頭是躺在ICU里的丈夫,一頭是同樣被新冠肺炎折磨的患者,有幾次,她狠下心,想放下手里的工作去陪護,但都被劉智明拒絕了。2月14日,劉智明從武昌醫院轉入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后,開始接受插管治療。2月17日上午,醫院給他上了ECMO(俗稱“人工肺”)急救,一天后,他終因搶救無效離世。
“作為一名優秀的醫生和醫院管理者,面對突如其來的洶涌疫情,他一如既往以身作則,投身戰斗,成為這次抗疫戰斗中犧牲的第一個醫院院長?!?劉智明的專業啟蒙老師,現湖北醫藥學院黨委書記涂漢軍在悼文中寫道,劉智明的大女兒正就讀于湖北醫藥學院臨床醫學專業,他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把她培養成像她父親一樣的好醫生。
得知昔日下屬離世,80歲的十堰市太和醫院名譽院長、原黨委書記王倫長亦痛惜不已,賦詩一首,送別劉智明:“冠狀病毒虐人間,華夏滅疫戰猶酣。驚聞智明歿沙 ,老淚縱橫如涌泉。戰疫仍處膠著態,人自為戰不松弦。瘟神難擋醫魂路,懷揣英烈再向前!”
世衛組織對劉智明院長的逝世表示哀悼。
澎湃新聞2月20日晚間還運用新媒體手段刊發短視頻《120秒感恩致敬|前所未有的出征,生命相托的使命》致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白衣天使們不畏艱險恪盡職守,用青春、用勇敢、用醫術、用生命,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醫者仁心,磅礴大愛,澎湃致敬!
江蘇媒體《現代快報》20日也通過視頻《最好的告慰:我們終將勝利!》祭奠劉智明:他們也是血肉之軀,危難時刻,他們披上白色戰袍,用職責和使命,為我們筑起生命防線。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前路艱險,他們用仁心之愛,毅然逆行。我們用最崇高的敬意。記住這些守護我們的天使。為戰士助力,共同期待,春暖花開。每一個減少的數字,都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我們期待數字歸零的那一天,我們必將勝利!我們終將勝利!
“劉智明,以及3萬多名與他并肩戰斗的醫護人員,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專業,用自己的無畏,從疫魔手中搶回了一個又一個寶貴的生命。向在抗疫中犧牲的英雄們致敬!向仍然堅守在抗疫一線的英雄們致敬!”正如新華網的文章所說,尊重和關愛醫護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而有關部門則快速行動將關愛落到實處,國家衛健委在2月20日的發布會上介紹,已在短期內快速出臺了一系列待遇保障的政策,如工傷認定、落實待遇、提高津貼標準,以及核增績效工資總額和額外發放工作補助等。
“為了弘揚在疫情防控期間,廣大醫務人員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我們將對在疫情防控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進行及時表彰,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激勵廣大醫務人員更好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增強信心、凝聚力量。”國家衛健委人事司副司長段勇說。
5月25日,是90后醫學女研究生小甜(化名)再也不愿記起的日子,當天發生的一場意外,讓她至今仍無法動彈,胸部以下均沒有知覺。
他們中,有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今年的兩會上,有一句話被反復提及,那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人民至上”。
漢陽區龍燈里小區下沉黨員和志愿者為出入居民掃碼、測量體溫。4月6日上午,記者來到青和居,發現社區兩個小區仍舊各保留一個進出通道,19棟居民樓每棟都確保兩名志愿者值守,防控力度不減。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截至2月18日,已有1870人因為新冠肺炎不幸離世。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截至2月18日,已有1870人因為新冠肺炎不幸離世。2月17日晚,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發文緬懷因感染肺炎去世的湖北電影制片廠導演常凱,“疫情之下生命如此脆弱,傷感的消息讓我們深感痛心。
據湖北衛健委網站消息,武漢市武昌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智明同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幸感染,經全力救治無效,于2月18日不幸殉職,終年51歲。武漢市衛生健康委表示,武漢市疫情防控工作正處于攻堅時刻,希望全市廣大醫務工作者團結一致,迎難而上,英勇奮戰,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1月26日下午15:30分,中國十七冶醫院接到馬鞍山市衛計委緊急通知:安徽省要組派支援湖北醫療隊,需要重癥醫學護士參加醫療救助。1月27日下午2時30分,王靜隨同馬鞍山市首批援助湖北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4名醫護人員前往合肥,與安徽省其他186名醫護人員會合后連夜奔赴武漢。
郭啟愛為村民看病 郭衛17歲讀完初中便跟著父親郭啟愛學醫,19歲進入村衛生所工作。郭衛與80多歲的母親馬洪益在一起,馬洪益也曾在村里擔任婦幼醫生,接生過100多個嬰兒 郭家壩村也是郭衛老家所在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