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6日12:31 來源:網事津評
黨員干部先出列,勇“網”直前!
2020年2月18日,在黨組織的統一安排下,我作為一名下沉街道的天津網信干部有幸參與到普東街富宜里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回顧這幾天的經歷,有辛苦,更有收獲。參加值守的前兩天,突然趕上降溫,我和大家一樣,面對的是即將在寒風中堅守幾個小時、甚至一天,守好居民健康的“頭道防線”,為每位進入小區的居民測量體溫、排查社區居住證,并對外地返津人員坐好登記、隔離和備案工作。天氣寒冷,有些居民急于回家,對排查工作不屑一顧,我們都會對其進行耐心的勸阻和引導,以便及時掌握來往居民的健康狀況。疫情期間接收快遞不同往常,快遞小哥們通常會把快遞集中放置在小區門口,再聯系收件人前往門口取件。遇到快遞小哥聯系不到的住戶,我們會盡力協助聯系收件人;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則代為領取并送到家門口,這樣既能減少老年住戶與人群的接觸,也是為出行不便的老人送去便利。
確認過眼神,“證”好是你!
為了減少和控制外來人員進出,社區為每家住戶都辦理了居住證。值守期間,遇到未曾辦理或者證件丟失的情況,我們都會在各個卡口進行信息登記并發放居住證件;遇到外來人員想進入社區的,待確保其體溫正常后,登記好來訪人員的電話和住址等信息方能放行。降溫的那段時間,我們的雙手長時間暴露在外面,經常凍到無法寫字,但大家依舊克服著身體上的不適,為每一戶居民做好登記服務。“謝謝你們啊,孩子們都辛苦了!多穿點!”“你們都是為了我們的健康著想啊!可惜我這歲數太大了,也不知道能幫你們什么……”值守的過程中,我們收獲了居民們發自內心的關懷和感謝,在那一刻我覺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真的是對社區工作者們最大的慰藉。
別急!“碼”上就好!
富宜里社區的住戶大多是老年人,兒女時常不在身邊,他們對于智能手機的操作非常陌生。“津門戰疫”小程序上線以來,很多老年人面對“買菜”、“開藥”等必要的出行需求,不得不求助于社區工作者。“掃碼出行”、“掃碼購物”開始推廣使用的前幾天,很多老年居民寸步難行,幾乎遇到“掃碼困難”的人都會找到在卡口值守的我們。這其中,相對理智的人,則會一五一十地向我們把困難說清;也有的性格暴躁,急于“發泄”心中的不快,我們都會耐心地進行勸阻,并且想辦法解決——凡是來求助居委會的居民,我們在核實過每個人的信息后,都會代為辦理二維碼。考慮到很多住戶使用的是老年手機、或者對智能手機的操作十分陌生,因此在申請到二維碼后,我們都會將其打印出來送到每個人手中。這樣的方法雖然增加了一些工作量,但是方便老年人使用和攜帶。就在這個過程中,我熟悉了社區里的很多面孔,最近在卡口值守的時候也經常會看到這些老年人,有時他們兩手拎滿了東西,看到我們時還不忘了說:“謝謝你們啊,這樣打印出來還真好用!”
踐行初心使命,“數”你最棒!
執勤幾天,我漸漸適應了迎著日出日落,與其他小伙伴們一起戰斗的日子。在這期間,熟悉了社區里的許多面孔,收獲了很多理解與支持,更明白了黨員、干部肩上的責任。這段時間的工作雖然瑣碎,但責任不瑣碎;事情平凡但意義不平凡。有人說,每一位社區工作者都像一顆小小的種子,它總會在自己最鐘情的那一片土地上生根發芽,被關懷著它的泥土和雨露所滋養,綻放出最可愛的花和最美的希望。在疫情面前,我感恩自己擁有這樣寶貴的機會,能體會到一線工作者們的不易,更慶幸于能夠為戰斗在一線的“最美逆行者”們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冬天要過去了,我從陽光里看到了希望,也從防疫工作者的堅守和奉獻中看到了希望。在這樣的堅定和團結中,我們的春天一定會很快來到。(作者:郭書涵)
11月9日晚8點,《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央視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等平臺播出。此次報告會邀請了深度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線人員,其中有國家勛章、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代表等。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時,立足國情、著眼長遠、把握大勢,強調“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出“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會發展新局面”。(作者:龔維斌,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主任;趙秋雁、尉建文,分別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社會學院黨總支書記兼副院長,教授)
25日下午,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來到喀什地區疏附縣、喀什市,調研疫情防控工作。按照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安排部署,疏附縣和喀什地區其他縣市正在緊張有序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有矛盾找“江大姐”,在浙江省諸暨市暨陽街道江新社區,居民遇到問題和糾紛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江大姐”。在全國各地,像“江大姐”這樣的居民自發參與社會治理已數見不鮮,人民群眾主動參與、自我服務、自我提升的熱情越來越高,全面激活了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
10月1日,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社區居民自發開展“家國情、鄰里愛、國慶面”活動。溫馨苑居委會副主任潘軍說:“大家吃的是面條,品的卻是和諧友愛的鄰里情,感受的是新中國71年的光輝歷程。
此外,社區根據居民需求,實行以社區、社會組織(志愿者團隊)、社區工作者(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載體,多方參與的融入式“三社聯動”服務模式。 近年來,錦虹社區先后獲得遼寧省防止民間糾紛激化工作一等獎等榮譽稱號,“錦虹模式”成為全省基層治理的優秀品牌。
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秋晚會(簡稱央視秋晚)的錄制工作近日在應天門圓滿結束。為支持晚會錄制,團市委聯合河南科技大學、洛陽師范學院和洛陽理工學院定向招募450名志愿者,他們在服務央視秋晚過程中,充分展示了洛陽高校學子的良好形象。
9月19號上午,千人拼“合肥愛中國”獻禮新中國71周年華誕大型迎國慶活動在合肥融創文旅城臉譜廣場舉行。” 活動在千人共唱《歌唱祖國》中達到高潮,洪亮的歌聲在融創文旅城臉譜廣場的上空回蕩,表達著對祖國、對家鄉合肥的祝福。
在得知援鄂醫療隊員所住的酒店用餐存在困難后,汪勇和志愿者們四處奔波,想辦法找餐館解決吃飯的問題。9月8日召開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汪勇以志愿者的身份,獲得了全國抗疫先進個人的稱號。
鬧鐘聲準時在北京市豐臺區新村街道芳菲路社區黨委書記李正瓊的辦公室內響起 疫情期間,芳菲路社區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周密的防控工作 不過,突如其來的疫情也拉近了居民和社區工作者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