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我國制造業和非制造業運行明顯放緩?經濟指標有望恢復性增長!

2020年03月04日15:53  來源:經濟日報

5034

  3月2日發布的財新中國制造業PMI數據顯示,2月份,財新中國制造業PMI為40.3%,創下自2004年開啟調查以來的最低水平,也低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的低點40.9%。

  幾天前,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也發布PMI數據。2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制造業PMI為35.7%,比上月下降14.3個百分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29.6%,比上月下降24.5個百分點。這組數據同樣創下了歷史最低值。

  無論是官方PMI還是民間PMI,都清晰地表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制造業和非制造業的運行均明顯放緩。從數據上看,新冠肺炎疫情對當前經濟運行的沖擊,已經超過了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

  再看看官方的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2月份,非制造業的各單項指數均有所下降。其中,新訂單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降幅超過20個點;從業人員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降幅10個點至20個點之間;在手訂單指數、存貨指數、投入品價格指數和銷售價格指數降幅在10個百分點以內。非制造業受到的沖擊,比制造業更為明顯。這是因為,一方面,交通運輸、住宿餐飲、旅游、居民服務等人員聚集性較強的消費行業需求驟減;另一方面,全社會的建筑業生產經營基本處于停工狀態。

  由此可見,新冠肺炎疫情是拉動官方和民間PMI雙雙明顯回落的主要因素。從前兩個月PMI數據的表現看,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運行的主要指標極有可能出現明顯放緩。

  不過,也不要過分放大單月PMI數據影響。新冠肺炎疫情對于經濟運行的影響總體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并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以及各項政策舉措持續發力,中國經濟一定能夠回到正常運行的軌道上來。

  為什么這么說?

  從短期來看,新冠肺炎疫情使不同行業的運行都受到了一定程度沖擊,但是不同行業之間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分化,疫情對經濟運行的不利影響并非全局性的,更不是不可逆轉的。在制造業中,雖然供應鏈運行放緩,市場需求和企業生產均明顯收縮,就業情況也較為緊張,不過,在穩產保供政策支持下,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需求的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飲料精制茶等行業PMI保持在42.0%以上,提供衛生健康與醫療保障的醫藥制造業PMI為39.7%,均高于制造業總體水平,受影響相對較小。

  在非制造業中,金融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1%,繼續保持在擴張區間,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重要作用。電信、互聯網軟件行業商務活動指數雖有所回落,但在云辦公、在線教育和遠程醫療等新業態新技術的支撐下,明顯好于服務業總體水平,分別高于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13.2個和11.3個百分點。

  因此,在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以后,市場需求集中釋放,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經濟運行將逐漸回歸正常軌道。事實上,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各地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圍繞企業原料采購、物資調度等方面出臺了多項措施,正在加大企業復工復產的保障力度。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調查,截至2月25日,全國采購經理調查企業中,大中型企業復工率為78.9%,其中大中型制造業企業達到85.6%,表明企業復工率回升較快,生產經營活動正有序恢復。

  隨著各地復工復產的進度持續加快,產能利用率持續提升,加之各地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加大,生產、消費、投資都將實現恢復性增長,3月份以后我國采購經理指數將會改善,主要經濟指標也將實現恢復性增長。

  從中長期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總量更強、結構更優、基礎更牢。我國經濟總量已經逼近100萬億美元大關,人均GDP超1萬美元;我國是全球制造業體系最為完整的國家,工業服務業升級發展步伐在持續加快;創新驅動作用增強,新動能新產業快速成長;社會民生進一步改善,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還擁有超過14億人口、9億勞動力、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技能的人才資源、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1億多戶市場主體,經濟發展的回旋空間大、潛力足、韌性強。這些有利因素,都是我們抵御短期沖擊、應對風險挑戰的信心與能力之所在。

  因此,既要客觀看待疫情給經濟運行帶來的不利影響,也要冷靜分析中國經濟運行面臨的諸多有利因素,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發揮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經濟日報記者 林火燦)

文章關鍵詞:經濟運行 恢復性增長 PMI 單項指數 經濟社會發展 責編:林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人民觀點)

    信心和底氣,源于黨的堅強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由我國制度優勢、經濟基礎、發展潛力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是長期起作用的基本格局。

  • 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創年內高點

    (記者杜海濤)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1%,較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創年內高點,且連續5個月運行在51%及以上,經濟復蘇勢頭穩中有進。

  • 金融引活水 民企添活力(經濟聚焦)

    金融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通過加強政銀企對接,盤活企業資產,創新放貸形式,讓更多金融活水流入實體經濟,化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 10月份河南省經濟數據出爐 醫用口罩產量增長11.6倍

    省統計局昨日發布10月份全省經濟運行分析。分析指出,10月份,我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成效持續顯現,生產穩中有升,需求持續回暖,物價總體平穩,全省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 【地評線】長白時評:基本盤穩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足

    在世界經濟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的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如何也為國際社會所強烈關注。世界銀行9月28日發布的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形勢報告就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2%,比6月初預計的1%上調1個百分點。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