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6日16:20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劉 琪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8331.3萬戶,帶動就業人口超2億。受疫情影響,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和正常經營都受到較大沖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唐軍在此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通過網絡問卷和現場走訪等方式對個體工商戶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個體工商戶面臨的困難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復工復產比較困難,開不了張,賺不了錢;硬性支出費用壓力比較大,除了用工成本之外,還有房租、水電氣費;流動資金捉襟見肘。
一些個體工商戶就在中國政府網上寫下了前述留言,將自己的困難進行直接反映。李克強總理日前也對這些留言作了專門批示——“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務院常務會已定部署與措施,切實幫助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有序復業,降低成本,穩定就業。國辦要跟蹤督辦。”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也強調,要積極幫助個體工商戶紓困。
實際上,在疫情爆發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就多次對個體工商戶的扶持工作進行部署。2月2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確定了五項工作,支持廣大個體工商戶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加快復工復業:一是自3月1日至5月底,免征湖北省境內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其他地區征收率由3%降至1%;二是個體工商戶按單位參保企業職工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的,參照中小微企業享受減免政策;三是引導金融機構增加發放低息貸款,定向支持個體工商戶;四是切實落實將除高耗能行業外工商業電價進一步階段性降低5%的政策;五是鼓勵各地通過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等方式,支持出租方為個體工商戶減免物業租金。
受近期疫情影響,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中,資金周轉最為困難。因此,在貨幣政策方面,央行等六部門2月28日印發的《關于應對疫情影響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各地要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對接,對受疫情影響嚴重、到期還款困難以及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體工商戶,靈活調整還款安排,合理延長貸款期限,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并且,還引導金融機構增加3000億元低息貸款,定向支持個體工商戶。
不過,有不少個體商戶面臨如前述的不了解政策和細則等問題,如何能讓政策完全落地,特別是3000億元低息貸款如何實現精準滴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機構等部門在政府的引導下應深入落實低息貸款政策,在加大政策宣傳引導力度的同時,確保服務縣域農商行的信貸有序投放,保障低息貸款精準釋放給個體工商戶。此外采用審核多流程合一、綠色通道等簡化流程都能高效緩解個體戶的流動性壓力。
2分鐘讀懂:15045億元減稅降費如何惠及市場主體
前期出臺6月前到期的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征公共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娛樂、文化體育等服務增值稅,減免民航發展基金、港口建設費,執行期限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
《2019年減稅降費政策效應評估報告》發布
如今,直播帶貨、生鮮電商、在線教育、遠程問診等線上新型消費撲面而來,日益豐富著人民群眾的工作與生活,不斷為消費結構升級拓展廣闊空間。4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并對積極擴大國內需求作出工作部署、提出明確要求,“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
財稅[2018]164號文給出優惠的關鍵在于,2021年12月31日之前,年終獎可以選擇不并入綜合所得,單獨計算納稅。將年終獎再降低一檔稅率,用足該級距上限,計算應納稅額。
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今天(6日)和明天在北京舉行。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今天介紹說,2019年全年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萬億元,占GDP比重超過2%,拉動全年GDP增長約0.8個百分點,所有行業稅負均不同程度下降,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增強了經濟發展信心,特別是深化增值稅改革后,月均凈增一般納稅人8.88萬戶,相當于改革前的近兩倍。
2019年,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的實施為企業減輕負擔,提振了市場信心,促進企業積極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實施技術改造,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持續釋放的稅收紅利為地方培育特色產業注入了更多動能,產業集群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申鋮)財政部部長劉昆25日表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實現減稅降費19688.94億元,其中減稅16473.26億元,降低社保費3215.68億元;全年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
減稅降費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對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12月24日,財政部相關負責人
【數說】17834億元,一個激發活力的數字——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7834億元,其中新增減稅15109億元,新增社保費降費27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