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9日10:31 來源:大河網
連日來,全省各地干部群眾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家紛紛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吹響了向絕對貧困發起最后總攻的沖鋒號。我們一定要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提振信心、堅定決心、凝心聚力,一鼓作氣啃下脫貧攻堅最后的硬骨頭,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落一戶一人。
“黨中央吹響了向絕對貧困發起最后總攻的沖鋒號,這對我們既是壓力,更是動力!”大年初二就回到村里開展疫情防控的省僑聯駐臨潁縣石橋鄉橋南村第一書記邱建鋒說,脫貧攻堅,產業發展是根本,農民增收是關鍵。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村里正組織大家有序搞好農業生產,引導農民在家門口就業。他們還針對村里合作社注冊的“僑聯橋”“僑幫橋”商標,探索借助網絡等現代銷售渠道,發揮品牌優勢,把雜糧、粉條、辣椒等特色農產品更好地銷售出去,努力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受到的損失補回來。
“總書記在重要講話里,就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提出了明確的目標任務、攻堅措施和工作要求,是我們在今后工作中必須牢牢遵循的重要準則。”省委宣傳部派駐上蔡縣邵店鎮高李村第一書記李佩陽表示,要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決不讓疫情掣肘脫貧攻堅。下一步,要把最關鍵的就業扶貧、產業扶貧擔子挑起來,積極探索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路子,爭取讓高李村成為脫貧奔小康的示范村。
靈寶市五畝鄉杜家洼村是省級貧困村,經過3年脫貧攻堅,于2018年年底脫貧摘帽。“總書記在會上說,摘帽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杜家洼村正搶抓春光,對老果園進行改造,種植新品蘋果1900畝,我們有信心鞏固脫貧成果,讓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靈寶市紀委監委駐杜家洼村扶貧工作隊隊員董友品說。
“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的。”這句話讓汝陽縣十八盤鄉黨委書記李軍旗深有感觸。十八盤鄉位于伏牛山深山區,面臨脫貧攻堅和前坪水庫移民兩項難啃的硬骨頭。全鄉16個行政村,原來貧困村就有13個,到現在還有4個村沒有摘帽。李軍旗堅定地說:“硬骨頭我們要啃下來,新挑戰我們要拿下來,確保剩余4個貧困村今年實現全面脫貧。”
靠著“輸血”“造血”并舉,鄢陵縣望田鎮蔡家村的文化大院建起來了,家門口的“扶貧車間”辦起來了,全村貧困群眾已從3年前的155戶672人減少至6戶6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們方向更明、思路更清、動力更足。”蔡家村駐村第一書記段華珍表示,“編筐編簍,全在收口”,越到最后越要繃緊弦,抓緊抓實抓細每一項工作,用自身的“汗水指數”換取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尤其要抓好脫貧攻堅的產業支撐,形成貧困戶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
“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句句都說到俺農民心坎里去了!”淮濱縣期思鎮洪香鋪村黨支部書記祝孟乾激動地說,“俺縣剛剛脫貧摘帽,就趕上這次涉及全國的疫情影響。說句大實話,村民外出務工、特色農產品銷售、剛剛見效的扶貧產業和一些正在建設的扶貧項目,全都受到影響。不過要我說,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今年俺村又有25人到縣工業園區上班,有3人決定回鄉創業。村里還拿到了杭州的訂單,正在籌建蓮子生產基地和深加工車間,還有雙孢菇種植基地。等這些都建好了,總書記說的‘確保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就在俺村真正落到實處了!”
鹿邑縣高集鄉黨委書記付強介紹,該鄉圍繞打造“楸樹之鄉”,現已發展面積1.5萬畝的優質楸樹苗圃,年出售楸樹苗200多萬棵,銷售收入2000多萬元,帶動149戶貧困戶通過楸樹育苗實現脫貧,“按照總書記的要求,我們將持續以抓黨建促發展為統攬,努力繪就‘一村一鄉一基地,一業一景一文化’的宏偉藍圖,把高集鄉建設成為黨建引領的橋頭堡、鄉村旅游的領頭雁、林業綠化的示范園、鄉村振興的排頭兵,讓‘楸樹之鄉’的成色更足。”
“我們村原有貧困戶43戶,已經順利脫貧32戶,2017年年底村子脫貧摘帽。”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派駐魯山縣堯山鎮西竹園村第一書記郭胸懷說,西竹園村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旅游產業,受疫情影響,貧困戶收入有一定損失。“按照總書記說的,越到最后越要繃緊弦,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郭胸懷介紹,他們正在協調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幫助農家樂準備恢復經營,幫助養殖戶解決飼料和銷售難題,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我們鎮現在還有未脫貧人口547人,其中特困供養戶125戶128人,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唐河縣大河屯鎮黨委書記韓學軍說,2020年,鎮里將繼續把脫貧攻堅工作當作首要的政治任務、第一民生工程和頭等大事,聚焦發展短平快項目和扶持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載體的特色產業發展,以政府購崗為載體的就業服務,以入住鎮敬老院、入住村級幸福大院為載體的養老服務等,充分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發展產業、實現就業,帶領群眾大步跨入小康社會。
(河南日報記者 郭海方 楊曉東 王小萍 李宗寬 田宜龍 董學彥 胡巨成 趙春喜 張建新 孟向東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雪紅 劉宏冰 王冰珂 王娟)
城鄉之間有差別,這不奇怪,但是,差距過分懸殊,特別是基礎設施如果差距過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頭萬緒,該從哪著手呢?總書記在河南團說的明明白白,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
鄉村振興戰略,事關千家萬戶,是中國鄉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斷激發前進的動力呢?總書記說得好,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
聯播+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從戰“疫”主戰場武漢到三秦大地陜西,從國家糧食主產區之一松遼平原到澎湃著經濟活力的長三角……習近平總書記今年的考察足跡中,留下許多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殷殷囑托。
12月7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脫貧攻堅、雙擁工作、知識產權保護等。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2017年底,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一夜之間火了起來。新華社發 “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視頻丨總書記的一周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長江經濟帶沿線,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在全國的地位凸顯,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領跑全國。
“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各項事業長足發展,在提高質量、促進公平等方面成效顯著,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教育的社會貢獻力不斷提升。今年,涼山州進一步落實教育扶貧“三免一補”政策,貧困戶子女入學在免學雜費的基礎上,每人每天還有3塊錢的午餐補貼。
憲法,國家的根本法,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弘揚憲法精神,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進行深刻論述。(記者羅沙 視覺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