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6日15:32 來源:新京報
新京報訊 還記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雙黃連搶購潮嗎?3月25日,國家藥監局發文,要求雙黃連口服制劑(包括顆粒劑、糖漿劑、片劑、泡騰片、分散片、咀嚼片、含片、合劑、滴丸、硬膠囊、軟膠囊、滴劑),不管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均需修改說明書,風寒感冒及對本品所含成分過敏者被列為禁忌人群。同時,不良反應、注意事項也將進行修改。
今年1月底,“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初步研究結果經媒體報道后,各地出現搶購潮,雙黃連口服液、雙黃連顆粒、雙黃連泡騰片等各種口服劑型被搶購一空。當時,多位專家紛紛通過媒體提醒,普通人請勿自行服用雙黃連口服液,運用中醫中藥,脫離辨證論治均不準確。
此次修改,雙黃連口服制劑的不良反應項要求增加包括皮膚、消化系統、全身及其他在內的多項不良反應,同時要求寫出有過敏性休克個案報道。處方藥注意事項只要求增加過敏體質者慎用,但非處方類雙黃連口服制劑的注意事項,增加了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及脾虛便溏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等多達11項內容。
國家藥監局要求所有相關生產企業均應分別按照相應說明書修訂要求,于2020年6月30日前報省級藥品監管部門備案,同時對新增不良反應發生機制開展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藥品使用和安全性問題的宣傳培訓,指導醫師和患者合理用藥。
新京報記者通過國家藥監局數據庫以“雙黃連”為關鍵詞進行查詢,共有85條批文,屬于口服制劑的共56個批文。其中,雙黃連口服液最多,共有13條批文,分別由三精制藥、太龍藥業等12家企業生產。
廣東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綜合組副組長、省衛健委防控小組辦公室主任周紫霄在新聞發布會上及時引導公眾正確佩戴和丟棄口罩。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鄧鴻在第35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今后將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發布會的召開頻率,不定期舉行。
2 月 12 日,連云港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消息,2 月 11 日 0-24 時,經江蘇省衛生健康委確認,連云港市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 2 例,新增出院病例 1 例。
一位傳染病專家說,每當疫情發生時,有兩個問題需要警惕,一是部分人心存僥幸,大意懈怠;另一個是莫名恐慌,造成混亂。只要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科學防治、依法防治、精準防治,就一定能夠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2月3日21時,湖北省召開召開湖北召開中央指導組醫療救治專場新聞發布會,邀請有關專家就公眾關心的醫療問題回答記者提問。國家衛健委前方專家組成員邱海波表示,冠狀病毒是單鏈病毒,變異的概率比較低,目前還未發現病毒變異的證據。
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開展的雙黃連口服液在細胞水平的抗病毒活性測試,結果表明,雙黃連口服液具有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功能。“與會專家肯定雙黃連口服液具有抗病毒成分,有可能具有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活性并阻斷輕、中度患者惡化為重癥患者,建議上海公衛中心臨床試用。
回想起這個特殊的春節,不少網友心里五味雜陳:“初一搶口罩,初二搶米,初三搶酒精,初四搶護目鏡,初五搶蔬菜,初六搶手套,等到初七了,深夜搶雙黃連。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我們每個人當然要高度重視,時刻保持警惕,但過度防護不足取,盲目“囤貨”更要不得。
河南省中醫院副院長胡仕祥表示:“很多清熱解表的中成藥如雙黃連口服液、連花清瘟膠囊等均能抑制病毒生長,但健康人群不能隨便服用。” 河南省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劉懷民表示:該項研究是在體外進行的,所以不宜過早下結論。
1月31日,新華視點報道,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發現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一名獸藥店家負責人表示,昨晚11點突然來了很多購買雙黃連的訂單,訂單提示一直在響,一小時內來了200單左右,最終共有三四百人付款。
1月31日晚間,據新華視點報道,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獲悉,該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文章表示,目前,有一些初步證據提示雙黃連口服液可能能夠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正在開展研究,但目前尚無有力的臨床試驗證據,證明其對新型冠狀肺炎的療效。
記者了解到,在該消息發布后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目前各大電商平臺雙黃連口服液多已脫銷,而在各實體藥店門前,購買雙黃連口服液的人也都排起了長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