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30日15:5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中國展現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贊譽。中國人民在抗擊疫情中展現的非凡精神,成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力量之本、信心之源。本版從今天起推出系列評論,和讀者一起,致敬抗擊疫情的精神力量。
——編 者
中國交出的戰疫答卷,彰顯“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勇毅,彰顯“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韌,彰顯面對困難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
當一個人擁有了這樣的精神,將信心滿懷、步履堅定;當一個國家擁有了這樣的精神,將眾志成城、戰無不勝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一次異常嚴峻的考驗。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無數人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沖鋒陷陣、頑強拼搏,在平凡工作崗位創造不平凡成就,展現了無懼風雨的英雄本色,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百折不撓的民族,困難和挑戰越大,凝聚力和戰斗力就越強。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有把握,既要徹底戰勝疫情,還要完成既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相信中國戰勝這次疫情后,將更加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的鏗鏘話語,以巨大的勇氣與必勝的豪情,堅定了億萬人民戰勝疫魔的決心與信心。時間為證!山河為證!2020年初,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經歷過無數次驚濤駭浪的中國人民,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奮斗精神,打響了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這些場景,或許已刻印在我們腦海,每每重溫卻仍然讓人震撼。1月23日,“九省通衢”武漢停運公共交通、暫時關閉離漢通道,昔日充滿煙火氣的城市,一夜之間按下暫停鍵;農歷除夕,陸軍軍醫大學援鄂醫護人員連夜集結,在飛機寬大的機翼下拍下合影,每個人臉上都如此堅毅;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晝夜不息,白天車來人往、入夜燈火通明,病房如魔術般拔地而起……這是一個國家面對災厄時的不屈身姿,這是一個民族歷經風雨時的堅強步履。從“疫情防控正處于膠著對壘狀態”,到“疫情蔓延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再到“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中國交出的戰疫答卷,彰顯“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勇毅,彰顯“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韌,彰顯面對困難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
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一種面對困難時無所畏懼的信念。武漢必勝!湖北必勝!中國必勝!這是疫情發生以來,響徹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磅礴聲音。“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醫療隊主動請戰,誓言鏗鏘;“備戰有我!沖鋒有我!勝利有我!”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共產黨員,決心堅定……從重癥病房爭分奪秒的救治到城鄉社區挨家挨戶的排查,從工廠車間加班加點的生產到科研實驗室夜以繼日的攻關,我們沒有后退只有沖鋒,沒有妥協只有戰斗!必須打贏,一定能打贏,這便是面對疫情沖擊時不屈不撓的中國,這便是面對風險挑戰時萬眾一心的中國人民。擁有這種精神的國家和人民,有什么困難不能戰勝,又有什么勝利不能贏取?
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一種經風歷雨時勇往直前的行動。風險挑戰面前,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積極性,展現出強大的決策部署能力、統籌協調能力、組織動員能力,把億萬人民擰成一根繩、結成一條心,極大振奮了精神、鼓舞了士氣、統一了行動。關鍵時刻,黨中央緊急部署,330多支醫療隊、超過4萬名醫務人員先后馳援湖北;各地建設力量迅速集結,短時間內建好了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和一批方艙醫院;防控物資有缺口,工信部門迅速摸排家底,發動企業生產,商務部門全力保障物資調度;勞動力返崗有困難,交通部門組織鐵路專列、長途包車……疫情考驗面前,各地區各部門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快速行動、密切配合,舉國上下迅速反應、全面應對,再一次彰顯出大戰大考時中國敢打硬仗、善作善成的制度優勢、國家能力。
沒有哪一條奔騰向前的江河,不曾經歷無數溪流艱辛而漫長的匯集,不曾跨越千山萬壑的阻擋。漫長而曲折的征途中,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品質,是最可寶貴的。當一個人擁有了這樣的精神,將信心滿懷、步履堅定;當一個國家擁有了這樣的精神,將眾志成城、戰無不勝。從歷史中走來,我們對風險和挑戰并不陌生,對奮斗和勝利更不陌生。從戰洪水、防非典,到抗地震、化危機,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江大河里,每一個水滴都折射著頑強拼搏,每一塊礁石都見證著不屈奮斗。有了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才有了大江大河浩浩蕩蕩、不可阻擋的磅礴氣概,才有了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勢所趨。
珞珈山上,櫻花已經盛放;東湖之畔,春風吹綠柳條。神州大地,城市車水馬龍,鄉村綠意盎然,中國正在恢復往日的生機與活力。一個偉大的民族,永遠都是生生不息的;一個偉大的國家,從來就是勇往直前的。面對風險挑戰,我們迎難而上、勇敢應對、敢戰能勝,必將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也必將在淬煉中書寫新的歷史、迎來新的輝煌。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30日 05 版)
當地時間12月7日,佐治亞州最高選舉官員說,準備在當日再次確認拜登在該州的投票中獲勝。特朗普曾要求美國多個顯示拜登獲勝的州進行重新計票,但至今為止,重新計票的州沒有出現勝負反轉的情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12月3日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脫貧攻堅的重大勝利,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極大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12月3日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 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點擊查看專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斗,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黨的領導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說,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作用,黨的領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無論什么時候,都要堅定不移的跟黨走,才能使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小陳通過海量數據研判分析建立了數據模型,關聯起各類高頻投訴之間的聯系,最終發現,夜間施工、工地施工和道路施工關聯緊密。城市數字化轉型也會讓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人們有一種更深切的、對于“生活更美好”的感受度,這也是對“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的踐行。
“十三五”以來,科技部會同中國科學院,組織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企業近千名科研人員,經過艱苦攻關,成功完成“奮斗者”號的研制工作。11月10日8時12分,“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標志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今天(28日)上午8時30分左右,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馬里亞納海溝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南山港碼頭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斗者”號也隨船勝利返航。
28日上午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馬里亞納海溝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南山港碼頭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記錄的“奮斗者”號也隨船勝利返航。責任編輯:楊杰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也要求,要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穩定,對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要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扶上馬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