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1日15: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開放合作是符合世界經濟運行規律的客觀需要,也是驅散疫情陰霾的重要武器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對全球貿易和產業鏈供應鏈造成沖擊。3月30日,二十國集團貿易和投資部長特別會議發表聯合聲明,呼應此前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共識,強調針對疫情采取的緊急措施應具有針對性、適當性、透明度和臨時性,避免相關政策對國際貿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礙或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產生破壞性影響。共同的聲音表明,各國攜手盡最大努力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不讓次生危害拖累人類與病毒較量的腳步,也是當務之急。
經濟全球化時代,各經濟體在全球產業分工合作中命運與共。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誘發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出現多點“梗阻”,全球貿易和對外投資面臨巨大困難。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報告顯示,疫情可能導致今年全球對外直接投資最高下降40%。與此同時,各國對防疫物資的需求激增,保障這些物資的生產和跨境流動事關生命和健康。協調應對措施,聯手加大宏觀政策對沖力度,減緩疫情對全球生產和需求造成全面沖擊,實現自由、公平、非歧視、透明、可預期和穩定的貿易投資環境以及保持市場開放的目標,已是各國必須作出的選擇。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關鍵時刻,保持貿易開放和投資流動,進而保證商品充足和價格合理,對于提振世界經濟復蘇至關重要。正如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阿澤維多所強調:“沒有一個國家能自給自足,不管它有多強大或者多先進。”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能否采取共同舉措,減免關稅、取消壁壘、暢通貿易,已是考驗國際擔當的重要標準。
作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一環,中國始終堅守開放合作的承諾,以實際行動為各國攜手抗擊疫情、協調應對疫情沖擊提供了重要支撐。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中國不斷擴大防疫物資生產,為本國和其他國家抗擊疫情提供了必要物資保障,為全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中國力量。譬如,作為全球市場重要供應方,中國原料藥產業復工復產率和主要產品的達產率都超過80%;中國只用兩個月時間就實現醫用防護服日產能增長40多倍,紅外溫度傳感器日交付量由1.5萬顆擴大至約20萬顆;3月19日以來,在保障國內需求的同時,中國已緊急向國外提供有創呼吸機1700多臺,已簽訂單量約2萬臺……中國生產力迅速轉化為全球抗擊疫情的戰斗力,中國經濟的內循環助力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大循環。這個現象本身就說明,確保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開放、穩定、安全,對于保障全人類健康和福祉具有重要意義。
開放合作是符合世界經濟運行規律的客觀需要,也是驅散疫情陰霾的重要武器。盡管個別國家一些人借疫情炒作“經濟脫鉤”,鼓噪轉移產業鏈,甚至試圖人為切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但應當看到,任何違背時代潮流和經濟規律的妄想,都不可能得逞。中國美國商會近日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長期來看,中國仍是大多數在華美國企業的重點市場。中國是公認的制造業大國,也是防疫和醫療物資生產和出口大國。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效、提供防疫物資的行動證明,中國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疫情面前,更需人類同呼吸共命運。確保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開放、穩定、安全,何嘗不是保障人類生命線。世界各國理當攜起手來,各盡其能,各展其長,給生命以保障,為發展添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01日 02 版)
日前,部分中東歐國家駐華使節受邀參訪江蘇昆山長三角經濟區。塞爾維亞駐華使館臨時代辦 伊萬·坎迪亞斯:我們期待未來特別是疫后,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來塞爾維亞投資,參與我們的基礎設施建設。
日前,部分中東歐國家駐華使節受邀參訪江蘇昆山長三角經濟區。使節們高度肯定中國發展前景,認為隨著“十四五”規劃的出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將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機遇。十多個中東歐國家的駐華使節到訪江蘇昆山,深入了解長三角一體化下中國中東歐合作。
習近平:我們將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分工,更加有效地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這段話出自2020年11月19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上的主旨演講。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轉,中國也早已同世界經濟和國際體系深度融合。
中國是世界知識產權大國,也是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的堅定維護者、重要參與者和積極建設者。當前,中國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我國PMI連續9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表明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態勢,質量持續向好。由于國內疫情防控得力,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快,我國經濟自3月以來持續恢復。展望未來,憑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廣、政策工具多等有利因素,中國經濟必將克服暫時的困難,繼續鞏固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近日,記者在位于重慶銅梁高新區的重慶鹿享家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看到,數百名工人正忙著生產、組裝智能鎖,現場一派繁忙。銅梁區目前已組建了6個產業聯盟,62家企業達成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不僅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配套協作,同類產品生產企業也加強了協作,本地配套率的提升促進企業降低成本,提高銷量。
近日,山東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決定開展6個專項行動,通過22項具體措施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由荷蘭普羅梅地亞集團主辦的歐洲絲綢之路峰會日前在線舉行。面對疫情挑戰,中歐班列成為中歐抗疫合作的“生命通道”,為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了重要支撐。荷蘭GVT物流集團總經理羅蘭德·弗布拉克說,中歐班列成都—蒂爾堡線路自2016年正式開通以來,班列次數不斷增加。
習近平:越是面對挑戰,我們越是要遵循歷史前進邏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呼應人民群眾期待,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秉持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也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商務部部長助理 李成鋼:中國北方10年前基本看不到產自東盟的熱帶水果,如今榴蓮、山竹、龍眼等已鋪滿中國大街小巷的超市。商務部部長助理 李成鋼:要落實好升級《議定書》“未來工作計劃”,在RCEP的基礎上探討實現更高水平的市場準入,增加規則議題,打造更加互惠互利、開放包容的中國-東盟經貿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