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9日19:58 來源:中國軍網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武漢“解封”之際獻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軍隊醫護人員
■解放軍報記者 王通化 高立英 陳國全
4月8日零時,武漢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這座被白衣戰士日夜守護的城市,終于“通”了!
這天夜里,江城上空升起今年最大的一輪滿月。圓滿,是齊心戰“疫”的結局,也是新征程的開始,更是面向未來的祝福和愿景。
這一刻,距離1月23日武漢“封城”,整整過去了76天。
“封城”了,擋不住人民軍隊第一時間馳援武漢的步伐。歷史將銘記,人民子弟兵除夕馳援武漢的急切腳步。
“封城”了,擋不住白衣戰士一次次沖向“紅區”的身影。歷史將銘記,軍隊醫護人員與疫魔鏖戰的日日夜夜。
那是急人民之所急的腳步,那是把人民利益高高舉過頭頂山一樣的身影。
農歷正月十五、二月十五、三月十五,這是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在荊楚大地見證的三次月圓。此刻,圓月凝視著這些腳步、這些身影,也見證著4000余名隊員共同交出的答卷:70多天,治愈新冠肺炎患者近7000人……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映照著人民子弟兵與人民的血肉聯系、魚水之情。
一個個特殊的節點,標注于這座英雄城市的記憶里,熔鑄于一個偉大民族的精神中,也必將凝練在一支軍隊的紅色基因中。
他們的腳步和身影,
詮釋著使命至上的忠誠擔當
深夜,月光輝映著醫院的燈光。
凝望著頭頂的這輪圓月,護士長陳靜突然意識到,來武漢已經75天了?;叵?5天前,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除夕,他們乘車穿過武漢夜幕中沉寂的街區。高樓的巨大顯示屏上交替閃爍著“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紅色大字。
此后,發生在醫院的那些激烈戰斗,陳靜和戰友們不曾想到;此后,在武漢經歷的刻骨銘心,他們不曾預測。
但在此前,主動請戰、奔赴武漢,卻是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們的共同選擇。
“我有抗擊非典的經驗,讓我去”“我是黨員,我先上”……預先號令下達后,請戰書雪片一樣飛到各級黨組織。
除夕,正是萬家團圓之際。中央軍委一聲令下,由陸軍軍醫大學、海軍軍醫大學、空軍軍醫大學抽組的3支醫療隊450名軍隊醫護人員告別家人,乘坐軍機奔赴武漢。
隨后,來自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武警部隊多個醫療單位3000多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陸續奔赴武漢。他們,與駐地在武漢的中部戰區總醫院醫護人員一起,匯成了抗擊疫情的鋼鐵洪流。
新聞直播中,人們記住了一名軍醫在停機坪上發出的鏗鏘誓言:“疫情面前,中國人民解放軍誓死不退!”
“解放軍來了!”一隊隊迷彩身影猶如團團火焰,給全國人民帶來信心和力量。這是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后,全軍衛勤力量第一次大抽組、大聯合、大協同。他們在第一時間攥指成拳,成為戰“疫”一線沖鋒陷陣的戰斗隊。
“橫空大氣排山去,砥柱人間是此峰?!弊哌M新時代,踏上新征程,這是人民軍隊的忠誠誓言——聽習主席指揮、對習主席負責、讓習主席放心。
這是領袖囑托,更是如山使命:牢記人民軍隊宗旨,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積極支援地方疫情防控。
2003年請戰小湯山抗擊非典,2020年出征火神山戰新冠……許多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的足跡和護士陳紅的腳步疊印在一起。
毛青、宋彩萍、張西京、陳靜、李文放、宋立強……這些當年曾參加過抗擊非典和埃博拉,阻擊過禽流感,具有豐富防控治療傳染性疾病經驗的老兵再一次挺身而出。還有一大批參加過汶川、玉樹地震應急醫學救援的中堅力量站了出來,一大批剛剛轉為文職人員的醫護人員站了出來,一大批“90后”“95后”站了出來……
“我是黨員,我先上!”一份份請求奔赴一線的請戰書,一個個飽含責任擔當的鮮紅手印,為“黨員”二字作出生動詮釋。
一聲令,一聲到!“共產黨員”成為戰斗集體共同的名字。“60后”專家黨員突擊隊、“張華傳人”黨員突擊隊、“插管”黨員突擊隊……在開往醫院的班車上,他們見過凌晨兩點的武漢,穿過冬天紛飛的雪和春天飄零的雨,在防護服和迷彩服之間不分晝夜不停切換,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入黨誓言中的承諾:“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武漢作證:這是一支值得黨和人民信賴的軍隊。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刻,人民子弟兵再一次沖鋒在前,筑起了武漢保衛戰新的鋼鐵長城。
他們的腳步和身影,
傾注著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懷
“一切為了人民健康!”中部戰區總醫院門診部大樓前,一行石刻的銘文格外醒目。
人民至上,生命重于泰山。這份“重”,扛在所有軍隊醫護人員肩頭,化作他們堅毅的身影和匆忙的腳步。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标爢T羅虎把這句話寫在自己的防護服上。他和來自全軍的醫護人員一起,日夜沖鋒在“紅區”,連續奮戰在救治危重癥患者最前線。
向前,向前,向前!危難時刻,他們的腳步朝著同一個方向: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和最危險的地方。
人民至上,有一種戰斗叫不舍晝夜——
“根本記不住今天是星期幾,在這里,時間概念永遠只有馬上、立刻……”進駐醫院后,軍醫馬壯和戰友們一直處于快節奏、高負荷的忙碌狀態,只為盡快收治病人。
就像高速旋轉的陀螺,轉得越快,立得越穩。深夜,趕去接班的軍醫胡世頡一腳踩上剛鋪設澆筑的路面。迷彩鞋上裹滿水泥漿,變硬了穿不了,卻成了“一段記憶,一塊化石”。
人民至上,有一種無畏叫舍生忘死——
一位危重病人轉運中輸液管突然堵塞出現心衰現象,中部戰區總醫院護士方萍冒著被感染的危險,毅然摘下起霧的護目鏡進行穿刺。
“一進‘紅區’,哪有時間考慮怕不怕?腿不停地跑,手不停地干,腦子不停地轉。只有一個念頭:搶救生命。”每逢有重癥患者需要緊急施救,護士馬曉麗和戰友們都毫不猶豫地迎上去。
一名隊員在日記中寫道:“軍醫也是肉體凡胎,也食人間煙火,但只因人民把我們養育,需要的時候,以命換命都在所不惜。這是我們堅定的信念?!?/p>
“穿過你的朦朧我的眼,只要有光感,我就要站在病人面前……”白衣戰士們的“詩和遠方”,寫在他們奮戰的日日夜夜里。從他們心底奔涌而出的,是對人民熾熱巖漿般的大愛深情。
“25床不愿吃飯,先喂點熱牛奶。26床會自己吃,給他下巴下墊塊毛巾。29床老爺子脾氣有點倔,我們得哄一下……”這是護士楊灣交班后給同事發去的短信??吹?9歲的患者躺在救護車擔架上,沒有力氣走下車,專家毛青一步跨過去,把老人家抱下來。年過七旬的重癥患者林大娘生活不能自理,子女一個在外地、一個在隔離治療,當班護士輪流為老人喂飯、洗腳、擦身。
因為長時間穿戴防護服和口罩,許多醫護人員的臉上被勒出了深深的印痕。那些帶著印痕的照片,連續登上微博熱搜榜。網友們贊嘆:這是最美的臉,這些軍醫臉上的印痕有多深,對人民的愛就有多深!
醫療隊員們出發時,每個人都揣著家人愛的叮嚀;他們抵達后,每個人都將愛傾注給親人般的患者?!拔也恢滥闶钦l,我卻知道你為了誰?!边@個春天,難忘的旋律一遍遍涌向人們心頭。
“你們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黨和人民感謝你們!”連日來,習主席對軍隊醫務人員的贊美,持續鼓舞著抗疫一線廣大官兵和醫務人員的戰斗熱情。
光明的使者什么樣?一個聽診器可以作證——
病床旁邊,隊員宋立強上身微微前傾,屏住呼吸,認真辨別聽診器中傳來的聲音,任憑汗水在防護服內流淌。一些重癥患者無法外出接受胸部CT檢查,他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嘗試隔著防護服聽診。
希望的使者什么樣?一組數字可以作證——
56歲,36年黨齡,40年軍齡……毛青說,自己得配得上寫進履歷里的每一個數字。無論是搬運物資、洗消防護,還是監督防控、救治病人,毛青總是忍著右髖關節的傷痛,沖鋒在救治第一線。
最美的天使什么樣?一幅畫面可以作證——
一次,醫療隊隊員唐杰用濕棉簽給一位患者濕潤嘴唇時,患者突然嘔吐起來。唐杰迅速清理污物,然后拿出床下的臉盆,倒上溫水,一點點為患者擦拭干凈……
把人民的利益舉過頭頂,子弟兵的這個姿勢定格在患者心中。
深夜查完房,患者給值班軍醫胡宇發去短信,說出“心疼您”這3個溫暖的字,就像親人那樣自然;佩戴呼吸機無法言語的患者,拉著護士的手,用指尖在她手心里反反復復寫著同一個字:“謝”……
這是患者的深深致敬——
那天,武漢金銀潭醫院病房門口,兩名患者康復出院?!拔覀儸F在康復了,向你們致敬!”印在隊員趙孝英和戰友們腦海中的,是兩張充滿感激的笑臉和兩個不太標準的軍禮。
這是春天的最美約定——
早櫻似錦,陪伴著空寂。武漢大學代表武漢人民邀約所有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和家人明年春天一起來看櫻花。他們懇切期盼:“到時請一定來!”
這是一座城市的致謝——
“武漢人民永遠感謝您!武漢人民永遠歡迎您!”3月31日,武漢市委、市政府向支援湖北醫療隊發出感謝信。
“他們不顧安危保護我們的生命,只有一個目的,把武漢還給我們,把我們還給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用一部兩分多鐘的城市宣傳片,向一個個沖鋒在抗擊疫情一線的英雄致謝。
他們的腳步和身影,
書寫著生命至上的戰“疫”答卷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關鍵之時,彰顯硬核力量。
從抵達戰“疫”一線那刻起,白衣戰士不斷刷新一個個“軍隊速度”,筑起人民群眾安全生命線。
火神山醫院的建設使用,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這所全國矚目的醫院從交付使用前,戰“疫”就開始了讀秒。時間,一刻不停;數字,不斷跳動;進展,不斷加快……為了搶時間,軍隊醫護人員一遍一遍熟悉環境,建立診療流程,克服重重困難應收盡收,應收早收。8天后,火神山醫院收治患者就超千人。
緊隨其后,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進駐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這是兩所尚未改建完工的醫院,軍地醫護人員攜手整合醫療資源,最大限度拓展床位,成為生死戰場上又一支“主力部隊”。
從發起戰斗沖鋒那刻起,白衣戰士不斷貢獻著“軍隊智慧”,為人民群眾點燃生命的希望。
“充分發揮突擊隊和主力軍作用,盡快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藥物、檢測試劑”“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終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牢記習主席囑托,軍隊廣大醫務人員和科研人員與時間賽跑,向科學要方法、要答案。
3月中旬,一條重大新聞刷屏: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研制的新冠疫苗于3月16日獲批進入臨床試驗。
在武漢抗擊疫情一線,軍隊負責的各定點醫院先后推出中西醫結合治療、新藥物免疫療法、“訂單式”救治法等一系列新療法,摸索出一條“精準化”用藥、“全程化”疏導、“個性化”配餐、“親情化”護理的救治方法。
從無畏堅守戰位那刻起,白衣戰士不斷創造一個個“軍隊奇跡”,為人民群眾撐起生命的天空。
一次次,他們帶來信心——
1月27日,中部戰區總醫院緊急收治了首例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的孕婦李女士。入院時,李女士的雙肺已嚴重感染。
為挽救母嬰的生命,醫院組織呼吸、重癥、婦科、小兒科、感控、檢驗等10余個科室專家,就孕婦分娩可能出現的嬰兒及醫護人員感染等各種險情,先后4次會診,制訂了周全的救治方案。經緊急救治,母子平安,醫護人員未被新冠病毒感染。
一次次,他們帶來希望——
百歲老人王大爺入院時,患有阿爾茲海默癥、高血壓、心臟病、腹主動脈瘤、糖尿病、泌尿性感染等8種基礎疾病,一直處于昏迷狀態。
為救治老人的生命,醫院抽選呼吸重癥、老年病等學科專家骨干,組建專門醫療和護理團隊,安排24小時特級護理……半個月后,王大爺治愈出院。
治愈患者突破1000人、2000人、5000人、6000人……軍隊醫務人員的戰“疫”成果,回應著習主席的高度贊譽:“軍隊醫務人員牢記我軍宗旨,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為黨旗、軍旗增添了光彩?!?/p>
滔滔長江水,巍巍黃鶴樓。長江兩岸,“武漢必勝”字樣格外醒目;神州大地,已然春暖花開。
驚濤拍岸,英雄的中國人民守望相助;駭浪撲面,英雄的子弟兵與人民同舟共濟。冬去春來,武漢見證了中國軍民身上蘊含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也見證了這股力量和這種精神共同書寫的中國答卷。
從空中俯瞰湖北武漢,密集的車流、璀璨的燈光……這個一度被按下“暫停鍵”的英雄城市,如今迸發著無限生機和活力。
將鏡頭拉近一些,在火神山醫院、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在中部戰區總醫院……那些日夜奮戰的白衣戰士,堅守與沖鋒的身影仍那樣堅定。
那些被領袖點贊過的身影,是挺立風雨的堅強脊梁,是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也是休戚與共的責任擔當……他們,將銘刻在一座城市的記憶里,銘記在一方百姓的心中。
?。ń夥跑妶笪錆h4月8日電)
(本文刊于《解放軍報》2020年4月9日01、03版)
近日,美國內華達州沃肖縣治療新冠肺炎急救醫生雅各布·基伯曼的一張自拍照引起美國網友注意。本周,美國因疫情死亡的人數已達到11820例,超過因心臟疾病死亡病例數10724例,新冠肺炎疫情本周已成為美國人第一大死亡原因。
抗疫期間 那么多感動的瞬間 溫暖著無數中國人 當前往武漢的物資運輸車 通過收費站時 當前往武漢的物資運輸車 通過收費站時 ”并向司機師傅敬禮 剛剛駛出收費站 祝他一路順風 那一刻,他們素昧平生
俄羅斯莫斯科市政府市民新冠疫苗接種電子申請系統4日正式啟動,接種站5日開始工作。俄總理米舒斯京說,疫苗接種是抗擊疫情的決定性步驟,要求各地行政長官親自指揮疫苗接種。俄總理米舒斯京說,疫苗接種是抗擊疫情的決定性步驟,要求各地行政長官親自指揮疫苗接種。
12月4日上午10時56分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器官移植科護士于媛媛 與病魔抗爭40多天后 但她的大愛留在了人間 于媛媛捐獻的兩個腎臟器官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新冠疫情統計數據顯示,3日美國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400萬例,達近1413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27.6萬例。數據顯示,美國養老院等長期護理機構的老年人群體受疫情影響嚴重,長期護理機構的確診病例數占全美累計確診病例數的6%。
“中國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將有助于推動實現疫苗全球公平可及。“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簡稱“實施計劃”)由世界衛生組織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流行病防范創新聯盟共同牽頭成立。
近日,田納西州約翰遜城醫療中心重癥監護室護士艾莉森·約翰遜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近來他們工作量不斷增加,同時還要面臨病患離世等多重壓力,這些都給醫護人員的心理上造成了負面影響。
當地時間11月29日,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在接受采訪時,表達了他對美國衛生系統的擔憂?!拔以谝痪€的同事幾乎在懇求我們可以做些什么,我們不想再次全面封鎖,但我們可能必須這樣做。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24日在接受??怂剐侣勵l道采訪時指出,目前,新冠肺炎病例激增的真正原因不是來自公共場所聚集,而主要是因為12至35歲的無癥狀感染者人群在室內聚集。雷德菲爾德說,與春季在大城市中出現的傳播方式大不相同,現在的新冠病毒傳播主要是發生在人們摘下口罩在家中聚集時。
這些偉大成就,是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拼搏奮斗、爭創一流、勇攀高峰,用智慧和汗水創造的。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無數個像汪勇一樣的普通人,積極投身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