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收支平衡壓力加大,財政如何保運轉、促民生?

2020年04月21日09:48  來源:新華網

5034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 題:收支平衡壓力加大,財政如何保運轉、促民生?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申鋮、汪奧娜、侯文坤

  財政部20日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45984億元,同比下降14.3%。

  減“收”增“支”之間,財政收支平衡壓力進一步加大。一方面,受疫情影響,財政收入呈下降態勢;另一方面,為對沖疫情影響,財政政策還需加大力度,基層運轉、民生發展等都需要真金白銀的保障。如何應對較為嚴峻的形勢?“新華視點”記者采訪了權威人士和專家。

  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下降

  作為經濟活動的“晴雨表”,一季度財政收入同比下降14.3%,在不少專家和學者看來,并不意外。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表示,受疫情影響,一季度我國經濟一度按下“暫停鍵”,消費、投資、外貿等領域均受到影響,出現不同程度下滑。“財政收入這一降幅,基本反映了經濟態勢。”

  據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云介紹,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下降,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其中,受疫情影響稅基減少,以及為支持疫情防控保供、企業紓困和復工復產采取減免稅、緩稅等措施,共拉低全國財政收入增幅約10個百分點。”

  分行業來看,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稅收均出現較大降幅。一季度,住宿餐飲、交通運輸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稅收分別下降33.2%、27%、19.6%。

  “疫情對財政收入的影響從2月份開始明顯顯現,3月份有所擴大。”劉金云稱,1至3月各月全國財政收入分別下降3.9%、21.4%、26.1%。

  此外,由于減稅降費成效鞏固,增值稅翹尾減收效果持續釋放,拉低全國財政收入增幅約5個百分點。國家稅務總局此前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全國減稅降費已超4000億元。

  各地近期陸續公布的財政“成績單”也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數據顯示,一季度,北京、山東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分別下降11%、10.1%。

  如何保運轉、促民生?

  面對較為嚴峻的財政收支形勢,一些地方尤其是基層財政部門感受頗深。

  中部一些縣級財政干部告訴記者,今年以來,為積極應對疫情,設置隔離點、購買防疫物資、購置醫院急救設備等支出都不是“小數目”,加之財政收入減少,“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壓力進一步加大”。

  專家和業內人士建議,要格外關注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層財政運行情況,加大支持力度,保障基層政府正常運轉、各項民生支出“不打折扣”。

  及時下達轉移支付資金,強化對地方的督促指導,階段性提高地方財政資金留用比例,強化地方庫款運行監測督導……為支持地方切實做好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中央財政快速行動,已經綜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去年四季度已提前下達轉移支付6.1萬億元的基礎上,今年以來預撥均衡性轉移支付700億元、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406億元,增強地方財政經費保障能力。”財政部預算司一級巡視員王克冰說,此外,下達部分中央基建投資、促進企業復工復產等方面的資金,促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與此同時,各地各級財政部門因地制宜出臺舉措,“開源”與“節流”并舉,積極應對收支壓力,著力保障基層運轉、民生發展等重點支出:

  圍繞完善保障機制、強化庫款管理、編實編細預算等,山西出臺20條具體措施,確保基層財政平穩運行。

  在廣西,自治區本級各部門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會議費、培訓費和因公出國(境)經費在年初預算基礎上再壓減20%,其他非重點、非剛性項目支出再壓減5%,堅持政府過“緊日子”。

  在廣東東莞,市鎮財政、集體經濟、社保、醫保、殘保、人防、體彩、福彩、慈善、國企民企資本等“十筆錢”被統籌使用,著力辦好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等民生“萬家事”。

  王克冰表示,財政部將密切跟蹤地方財政運行情況,督促地方加快資金撥付和使用,切實加大對疫情較重地區和困難地區的支持力度。

  財政收支壓力如何化解?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由于近年我國實施了大規模減稅降費措施,在大幅減輕企業負擔的同時,也帶來財政減收。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多重因素疊加,“財政收支矛盾問題在今年尤為突出”。

  “一方面,財政收入呈下降態勢;另一方面,為對沖疫情影響,財政政策還需進一步加大力度,僅僅依靠平常的財政收入,已經不太夠。”楊志勇說。

  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已明確下一步財政政策發力方向。

  “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可直接有效補充財政資金‘彈藥’。”楊志勇說,這些政策資金規模有望達數萬億元級別,可有效化解收支矛盾,補充地方財力,幫助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和地區渡過難關,促進經濟恢復和社會發展。

  王克冰透露,中央財政將按照中央政治局會議的要求,研究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集中使用部分中央存量資金,統籌加大地方轉移支付力度。

  此外,專家表示,財政收入和經濟運行高度相關。隨著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經濟運行逐漸恢復,財政收入狀況有望得到改善。

  “財政收入降幅會逐步收窄。”劉金云說。在王克冰看來,疫情的影響是階段性的。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走上正軌,財政收入將回歸正常,收支壓力也將逐步減輕。

文章關鍵詞:財政收支 新華視點 存量資金 全國財政收入 收支平衡 民生 晴雨表 開源 財政政策 轉移支付 責編:付琛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首超4萬億元

    (記者 佘穎)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劉景在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首次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8.2%;占GDP比例為4.04%,連續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

  • 可裝滿約10萬輛重型卡車!“十三五”期間我國財政收入累計約88.6萬億元

    “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經濟穩步增長,財政實力持續增強,人民生活不斷改善。17萬億元、18萬億元、19萬億元,這是2017年到2019年,我國財政收入跨過的一個個新高度,2019年的規模,已經相當于法國的GDP總量。

  • 我國經濟穩步回升帶動財政稅收持續好轉

    數據顯示,今年8月,我國經濟穩步回升帶動財政稅收持續好轉,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根據財政部直達資金監控系統數據統計,截至8月31日,在1.7萬億直達資金當中已形成實際支出7358億元,其中市縣基層支出7125億元,占比96.8%,體現了資金直達基層的政策效用。

  • 財政部發布1一7月財政收支情況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11萬億元

    財政部今天(19日)發布了1一7月財政收支情況,其中,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連續2個月實現了正增長。數據顯示,截至8月16日,全國各地發行新增專項債券2.56萬億元,占目前已下達額度的72%,規模同比增加51%。

  • 積極財政加碼護航“六穩”“六保”

    展望下半年,專家指出,財政政策將會延續更加積極有為的政策取向,在貫徹落實已出臺政策的同時,提高政策績效,更加精準、更重實效。不僅是抗疫特別國債加快發行,近段時間,財政政策不斷釋放更加積極有為的強勁信號。

  • 2019年度審計工作報告: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總體較好

    原標題:2019年度審計工作報告顯示,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總體較好 報告顯示,對審計發現的資金滯撥、物資積壓等問題,有關方面及時整改,加快分配下撥資金76.51億元、物資9994萬余件,建立健全制度1584項。

  • 財政部:今年積極財政政策力度空前

    今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全國財政收支差距明顯加大。財政部部長 劉昆:適當提高赤字率,明確發出積極信號,在特殊時期采取特殊舉措,積極對沖疫情造成的減收增支影響,穩定并提振市場信心。

  • 財政部:今年積極財政政策力度空前

    今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全國財政收支差距明顯加大。財政部部長 劉昆:適當提高赤字率,明確發出積極信號,在特殊時期采取特殊舉措,積極對沖疫情造成的減收增支影響,穩定并提振市場信心。

  • 同比下降14.3%,如何看待一季度財政收入形勢?

    財政部預算司一級巡視員王克冰說,截至4月15日,全國各地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15691億元,其中,發行專項債券11607億元、占90%。王克冰說,近期打算再提前下達1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

  • 積極財政多路加碼護航“穩”經濟

    近期擬再提前下達1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并指導地方力爭5月底發行完畢,盡快形成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志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六保”旨在對沖疫情帶來的新的不確定性。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