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1日14:43 來源:央視新聞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
今天
#鐘南山袁隆平罕見同臺#上熱搜了!
原來這是2011年
鐘南山和袁隆平
在某頒獎典禮同框視頻
↓↓↓
2011年
鐘南山在某頒獎盛典上為袁隆平頒獎
鐘南山說,
袁隆平比他大幾歲
所以叫他“隆平大哥”
鐘南山還打趣說
“他的身體非常好,
我今天早上特別檢查了他的身體,
但是唯一有一條就是,
以后別再抽煙了好不好。
祝您永遠健康!”
網友:致敬“醫食無憂”組合!
鐘南山:八十四歲的抗疫逆行者
1月18日,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接到趕往武漢的緊急通知。時值春節前夕,當天去武漢的航班已無機票,火車票也非常緊張。頗費周折,鐘南山才擠上了傍晚5點多從廣州南開往武漢的高鐵。
上車無座,他被安排在餐車一角。當天,鐘南山在餐車小憩的照片刷屏:滿臉倦容,眉頭緊鎖,閉目養神,身前是一摞翻看的文件……>>>詳情見
“沒什么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鐘南山提醒公眾的同時,卻選擇了逆行。
有人曾這樣評價鐘南山:既有國士的擔當,又有戰士的勇猛。他回應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不過是一個看病的大夫。”
袁隆平:中國不會出現“糧荒” 完全能夠自給自足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個國家和地區出于糧食安全考慮,開始限制本國糧食出口,這引發了全球關于糧食危機的擔憂。對此,袁隆平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對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有可能帶來的糧食安全問題,袁隆平表示,中國完全有實現糧食生產自給自足的能力,不會出現“糧荒”,希望大家不要擔心。
△資料圖
每年12月到次年4月,袁隆平團隊都會前往三亞南繁基地開展科研。今年,除了忙于自己的工作,袁隆平也非常關注新冠肺炎疫情。2月,他通過湖南省紅十字會,以個人名義向湖北捐款10萬元人民幣,為抗疫一線的所有人加油。
袁隆平強調,盡管中國完全有能力實現糧食自給自足,但確保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松懈不得,這次全球疫情就是一記警鐘。
▌本文來源:綜合中國新聞社、中國青年網等
更多新聞
監制/李浙主編/王爍
編輯/徐昳晨 余甜甜
校對/高少卓
央視新聞
致敬!↓↓↓
因為一條不到10秒的視頻意外走紅 溫暖了這個冬日 但卻讓我們久久不能忘記 01 感人的笑容 生活有時會很平淡 但愛可以帶來很多精彩 跳自編的曳步舞感染了無數人 他們展現了最真實的快樂
今年7月13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因為疫情引發的糧食出口供應鏈斷裂,饑餓人口比往年新增了1.3億。據農業農村部評估,高標準農田項目區耕地質量一般提升1—2個等級,糧食產能平均提高10%到20%,畝均糧食產量提高100公斤。
試驗田選擇位于遼河入海口的130畝地,但自然條件下引入的海水對于培育6‰耐鹽堿水稻來說,濃度仍然不夠。今年是繁育的第一年,經過不懈努力,目前已初步篩選出耐鹽堿及優質水稻品種30余份,其中科研難度最大的6‰耐鹽堿水稻品種6份。
11月2日,位于湖南省衡南縣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范基地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第三代雜交水稻突破畝產3000斤,這在普通生態雙季稻屬于重大突破。
(記者 劉麟 謝瑤)11月2日,位于湖南省衡南縣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范基地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加上7月測得的早稻平均畝產619.06公斤,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稻畝產3061.52斤,再一次刷新雜交水稻畝產紀錄。
11月2日,在第三代雜交水稻“叁優一號”衡南試驗示范基地一塊被抽取測產的示范田里,工作人員進行機械化收割。
(記者何勇)11月2日,湖南衡南雙季晚稻試驗示范基地傳來消息:由袁隆平院士團隊培育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叁優一號”測產結果公布,晚稻平均畝產達到911.7公斤。
“成為偶像的目的,是要更好地消除青年人對偶像的盲從,讓他們通過偶像學到對問題的看法,更多地問問為什么。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為很多年輕人的偶像,鐘南山與袁隆平用自己的親身言行,教會了年輕人對偶像的崇拜不必盲從。
“成為偶像的目的,是要更好地消除青年人對偶像的盲從,讓他們通過偶像學到對問題的看法,更多地問問為什么。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為很多年輕人的偶像,鐘南山與袁隆平用自己的親身言行,教會了年輕人對偶像的崇拜不必盲從。
袁隆平團隊雙季稻畝產超1500公斤。這一突破離“禾下乘涼夢”更近了一步,也讓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穩更牢。中國人不僅要吃飽,也要吃好;糧食不僅要高產,還要優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向逐夢不止探索不息的袁老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