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5日12:24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陜西考察,他深入自然保護區、貧困山區、社區、學校、企業等,就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重要指示。總書記的到來,讓陜西廣大干部群眾備受鼓舞,大家表示,將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秦嶺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秦嶺違建別墅嚴重破壞生態問題和秦嶺生態保護先后六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這次考察的第一站,總書記來到秦嶺,他要求陜西要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決不能重蹈覆轍,決不能在歷史上留下罵名。
脫貧攻堅是習近平總書記最牽掛的事。位于秦嶺深處的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曾經是深度貧困村,近年來當地發展木耳產業脫了貧。
如今,脫貧摘帽的金米村,通過做大木耳產業,走上鄉村振興的新起點。
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總書記針對脫貧攻堅,開展了一次解剖麻雀式的調研。鎮上的錦屏社區共搬遷安置11個村4000多人。總書記走進搬遷戶汪顯平家,同他們一起拉家常。
汪顯平祖祖輩輩住在大山里,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2016年全家搬進了錦屏社區,現在夫婦倆做裝潢工,加上惠農等收入,去年全家純收入4萬元。
產業是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老縣鎮蔣家坪村女媧鳳凰茶業現代示范園區,是蘇陜扶貧協作項目,當地通過“黨支部+龍頭企業+貧困戶”的模式,帶動100多戶貧困戶年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做好復工復產、經濟社會恢復也是總書記關心的事。在西安,總書記走進陜西汽車集團,考察企業克服疫情影響,帶動上下游復工復產情況,目前,這家企業每天有1000輛左右訂單。
總書記來到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了解步行街恢復經營狀況。在老字號西安飯莊里,總書記的一句話讓劉德榮非常暖心。
從2月21日恢復營業以來,當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動商家全面復市,目前步行街的營業額已經基本可以達到去年同期的6成。
西安交通大學西遷60多年來,為國家輸送了27萬名各類人才,其中40%留在西部工作。在交大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大家弘揚“西遷精神”,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大家表示,一定要落實好總書記要求,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城鄉之間有差別,這不奇怪,但是,差距過分懸殊,特別是基礎設施如果差距過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頭萬緒,該從哪著手呢?總書記在河南團說的明明白白,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
鄉村振興戰略,事關千家萬戶,是中國鄉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斷激發前進的動力呢?總書記說得好,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
聯播+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從戰“疫”主戰場武漢到三秦大地陜西,從國家糧食主產區之一松遼平原到澎湃著經濟活力的長三角……習近平總書記今年的考察足跡中,留下許多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殷殷囑托。
12月7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脫貧攻堅、雙擁工作、知識產權保護等。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2017年底,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一夜之間火了起來。新華社發 “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視頻丨總書記的一周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長江經濟帶沿線,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在全國的地位凸顯,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領跑全國。
“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各項事業長足發展,在提高質量、促進公平等方面成效顯著,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教育的社會貢獻力不斷提升。今年,涼山州進一步落實教育扶貧“三免一補”政策,貧困戶子女入學在免學雜費的基礎上,每人每天還有3塊錢的午餐補貼。
憲法,國家的根本法,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弘揚憲法精神,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進行深刻論述。(記者羅沙 視覺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