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7日21:5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記者高敬)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表示,今年將制定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2020年攻堅行動工作方案。
在日前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上,受國務院委托,黃潤秋作關于2019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與研究處理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及審議意見情況的報告時,介紹了上述情況。
黃潤秋介紹,2019年,全國地表水I-Ⅲ類水質斷面比例74.9%;劣Ⅴ類斷面比例3.4%;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82%;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年均濃度同比下降2.4%;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下降4.4%、3.5%;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同比下降3.2%、3.3%;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1%。“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上述9項約束性指標,其中有7項已提前完成2020年目標任務,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指標已接近完成,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預計2020年能夠如期完成。
他表示,今年將制定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2020年攻堅行動工作方案,著重抓好清潔取暖散煤替代、鋼鐵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等重點任務,突出抓好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推動蘇皖魯豫交界地區等建立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
同時,進一步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深化重點領域水污染防治。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0%以上。基本消除長江流域和渤海主要入海河流劣V類國控斷面。啟動黃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今年年底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要完成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和安全利用工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強化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
2019年,景寧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0014元、20005元,同比增長8.8%、10.1%,縣域綜合實力在全國120個民族自治縣中位居前列。從景寧發展實踐看,一支干事創業、接續奮斗的黨員干部隊伍,是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近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西藏始終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始終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良好生態環境是民之所愿,是人民共有財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能一邊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邊生態環境質量依然很差,這樣人民不會認可,也經不起歷史檢驗”。
【學習進行時】習近平總書記8日赴寧夏考察調研。脫貧攻堅、科技創新、生態保護……習近平對寧夏的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8年后,習近平再次來到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考察,詳細了解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煤制油工程項目建設進展情況。
4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期間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工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織好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監測“一張網”,完善4萬個耕地土壤環境質量、240個農田氮磷流失、500個農膜殘留、280個秸稈資源等國控監測點,強化監測評價,一體化推進督導考核。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20年,我省將緊密圍繞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2020年全省大氣環境質量PM2.5年均濃度達到58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年均濃度達到95微克/立方米以下。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嚴格自然保護區生態監管,防范生態環境風險,謀劃一批重大項目,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
省教育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衛健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扶貧辦等6個部門的負責同志,直言不諱,坦誠回答,回應民生熱點難點。闞全程坦言,河南是人口大省,優質醫療資源相對短缺,有些號源相對比較緊張,給“號販子”“黃牛”提供了空間。
9月27日上午,“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系列主題第二十二場新聞發布會,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舉行。生態示范建設取得可喜成績,全省已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1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2個、生態鄉鎮120個、生態村30個,還命名省級生態縣19個、生態鄉鎮855個、生態村3870個,形成了一張張遍布全省的亮麗生態名片。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社會對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不斷深化,環境保護事業有序發展,污染治理成效不斷顯現;生態文明理念逐步確立,生態環境狀況持續好轉,生態文明建設扎實推進。
巡視發現問題的目的是解決問題,做好巡視“后半篇文章”關鍵要在整改上發力。省政府聚焦中央巡視反饋問題,堅決以更加高度的政治自覺、更加堅定的責任擔當、更加過硬的法治手腕,加壓推進污染防治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