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30日10:21 來源:經濟日報
□ 本報記者 林火燦
今年一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我國GDP增速同比下降6.8%。許多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遭遇了比較大的困難,一些個體工商戶停業歇業問題較為突出。
不過,隨著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統籌推進,經濟社會運行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逐步趨于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企業預期明顯改善,市場信心顯著增強。
3月份,制造業PMI為52.0%,比上月回升16.3個百分點。從分項指數看,同上月相比,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等11個指標指數上升,升幅在3.0個至26.3個百分點之間。
有著“民間PMI”之稱的財新PMI也顯示,3月份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1%,較2月的歷史低點回升9.8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景氣度基本回穩,但改善幅度仍較為有限。
這些數據均表明,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企業復工復產明顯加快,企業的信心進一步提升。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官方PMI中,3月份,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4.4%,比2月份提高12.6個百分點;非制造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7.3%,比上月回升17.3個百分點。這兩個預期指數,進一步印證了市場主體信心的恢復。
市場主體的預期改善與信心恢復,來自于復工復產的加速推進。進入3月份以來,隨著人們有序返崗復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占中國經濟總量超過40%的城市群,夜間燈光亮度不斷提升。
隨著各地方各行業分區分級、精準有序復工復產取得明顯進展,一大批重大項目開復工提速擴面。在物流方面,鐵路裝車數已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民航、港口、水運均正常運營,快遞業務量已明顯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在用電量方面,一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6.5%。其中,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4.2%,降幅比上月收窄5.9個百分點。從電網企業監測的用電情況看,目前,有色金屬、醫藥、電子、化工、鋼鐵、機械等工業行業用電量已基本達到或超過去年水平。
市場主體的預期與信心,來自于穩健運行的經濟基本面。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總量規模持續擴大,經濟發展綜合競爭優勢不斷顯現,抵御短期沖擊、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進一步增強。面對疫情沖擊,許多企業迅速開展技改擴能和轉產擴產,一些滿足群眾基本需要的工農業產品生產和銷售保持了正增長,一批重大外商投資項目建設正在加快推進,一些國際知名企業也在就區域總部落戶中國等加快洽談進程。這些逆勢成長的新增長點增長極,既展示出中國經濟的巨大發展潛力和韌性,也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極大的信心。
市場主體的預期與信心,來自于宏觀政策的相機調控、精準調控。一段時間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在幫扶企業、穩定就業、擴大內需等方面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既有利于幫助市場主體提高生存和發展能力,幫助其渡過難關,也將為各類市場主體今后的發展注入更強的動力。
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對一季度經濟產生了較大沖擊,但經濟運行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未發生改變。只要我們依托強大國內市場支撐,通過宏觀政策對沖,暢通經濟循環,發揮各類市場主體作用,就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克服眼前的困難,推動經濟發展盡快恢復到正常軌道。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注重指導金融機構加大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工商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田哲表示,工行始終堅持以金融科技助力產品創新,大幅增加信用貸款投放。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民法典規定,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并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民事法律行為即有效。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20924億元。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優化辦稅繳費服務,讓減稅降費的“真金白銀”切實惠企利民,更好服務“六穩”“六保”大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出口企業購進貨物服務金額同比增長4.8%,高于全部企業購進金額增速1.1個百分點。
市場監管總局10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日均新設市場主體6.7萬戶,日均凈增3.9萬戶;日均新設企業2.2萬戶,日均凈增1.2萬戶。又比如,財政部、人社部等多個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多措并舉全面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20924億元。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優化辦稅繳費服務,讓減稅降費的“真金白銀”切實惠企利民,更好服務“六穩”“六保”大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出口企業購進貨物服務金額同比增長4.8%,高于全部企業購進金額增速1.1個百分點。
市場監管總局10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日均新設市場主體6.7萬戶,日均凈增3.9萬戶;日均新設企業2.2萬戶,日均凈增1.2萬戶。又比如,財政部、人社部等多個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多措并舉全面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市場監管總局10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日均新設市場主體6.7萬戶,日均凈增3.9萬戶;日均新設企業2.2萬戶,日均凈增1.2萬戶。又比如,財政部、人社部等多個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多措并舉全面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10月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新設市場主體1845萬戶,同比增長3.3%,較1—8月增速提升2.6個百分點。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產業結構和布局發生轉變,1—9月,第一、二、三產業新設企業數量同比分別增長35.8%、13.5%和5.7%,其中第三產業增幅較1—8月擴大2個百分點。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今天(30日)發布統計數據顯示,隨著暖企穩企利好政策的實施,國內需求逐步激活,市場信心加快恢復。高技術產業企業增長顯著,住宿和餐飲業、教育業持續恢復、降幅收窄。
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隨著暖企穩企利好政策的實施,市場信心加快恢復。前三季度,我國日均新設企業2.2萬戶,日均凈增1.2萬戶;日均新設市場主體6.7萬戶,日均凈增3.9萬戶。市場監管總局將創新服務手段,通過市場準入領域的各項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推進我國市場主體數量持續攀升,不斷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動能,提升企業持續健康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