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6日10:10 來源:新華網
張宸 劉子明
“愿以吾輩之青春,守護這盛世之中華”,這是一位普通的山東援鄂護士在戰疫一線日記中記錄的最大心愿,也是很多年輕人的共同心愿。他們用青春踐行了對人民、對祖國的深沉之愛,用奮斗和奉獻詮釋了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也讓人們更加堅信,中國青年一定能,中國一定行!
他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奮斗,在這場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就有1.2萬多名是“90后”,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5后”甚至“00后”。29歲的醫生夏思思為抗疫獻出寶貴的生命,12名平均年齡33歲的“疫情防控專職副書記”在上?;鹁€上任馳援一線,剛剛大學畢業的社區干部、基層民警夜以繼日排查小區保障物資供應……這些仍顯稚嫩的年輕人,穿上醫護服、披上執勤衣,變身守護萬家團圓的堅強戰士,他們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廣大青年要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在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很多基于事實改編的情節讓人至今記憶猶新:青年設計師林治遠為保證開國大典萬無一失絞盡腦汁、年輕的科研工作者高遠為研制原子彈多年隱姓埋名、女排姑娘們在奧運會賽場的每一個扣球都令人熱血沸騰……無數名普通青年在各自崗位奮斗的歷史瞬間,見證了新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史詩,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
跑好歷史的接力棒,要把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發展和社會進步結合起來。當代青年趕上了時代發展的高速列車,將親眼見證并親身經歷全面建成小康、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歷史進程,有責任、有義務投身成為祖國發展的建設者,也更有機會和舞臺實現個人價值。他們眼界更開闊、思想更多元,他們在此次疫情中義無反顧沖鋒在前,用實際行動書寫了當代青年的“硬核”擔當。他們主動把個人成長奮斗融入時代進步和祖國發展的洪流,不猶豫、不懈怠、不畏難,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埋頭苦干增長才干,為國家和社會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廣大青年要肩負起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一代代接力奮斗,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為實現中國夢注入磅礴的青春力量。
在湖北武漢,有來自河南的這樣一支醫療隊,他們是該省進駐武漢方艙的首批醫療隊,也是涉及醫院最廣、隊員最多的團隊,更是全程采用中西醫治療的醫療隊。雖然陳傳亮帶領他的醫療隊只是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是已經在第一場大考中給武漢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
巾幗不讓須眉,玫瑰鏗鏘怒放。今年的“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仍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時候,但許多女同胞都在堅守崗位,沒有休息。巾幗不讓須眉,撐起疫情防控“半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