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6日19:35 來源:荔枝新聞
特約評論員/徐江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情況。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2.7%,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下降3.0%,實際降幅小于全國農村居民1.7個百分點。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脫貧攻堅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一季度,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增收帶來了極大困難和挑戰。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應對,精準施策,助力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就業,暢通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渠道,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做實做細社會保障,促進了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名義收入增長。
通堵點,推動有序返崗穩就業。就業工資性收入和轉移凈收入保持增長,是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保持穩定的重要保障。受疫情影響,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復工較往年延遲,獲得的工資收入明顯減少,為此各地通過摸清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需求,鼓勵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和勞務經紀人采取專車“點對點”輸送和“分批有序錯峰”外出等方式,優先組織貧困勞動力返程返崗和外出務工,部分抵消了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有關數據顯示,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192元,增長0.3%。
攻難點,開展消費扶貧保增收。消費扶貧,一頭連著貧困地區,一頭連著廣闊市場。開展消費扶貧,就是通過市場手段,打破貧困地區農產品“產、供、銷”的壁壘,解決農產品走出深山難題,幫助貧困戶增收,營造全民扶貧“大格局”,形成社會扶貧“大合力”。為著力解決疫情期間貧困戶農產品滯銷難題,各地積極探索消費扶貧,以網絡直播銷售、以購代銷等方式,著力打通在消費、流通、生產各環節制約消費扶貧的痛點、難點和堵點,積極開展產銷對接,拓寬貧困戶農產品銷售渠道,切實解決貧困地區農畜產品滯銷問題,多渠道促進貧困地區旅游服務消費,最大程度化解疫情對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和貧困群眾增收帶來的不利影響。
補弱點,社會保障兜底強支撐。近年來,我國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福利體系不斷完善,逐漸向多主體、寬領域、多形式、全方位、高質量保護體系方向發展。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后一道防線”,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應對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挑戰,必須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和兜底力度。疫情期間,從國家至地方通過及時足額發放養老金、擴大臨時救助范圍、提高救助水平等方式,加大社會保障和救助力度,全力支撐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穩定。相關資料顯示,一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從政府獲得的包括養老金、社會救濟和補助、政策性生活補貼、報銷醫療費等在內的轉移性收入人均359元,增長10.7%。在這些措施作用下,一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945元,增長9.2%。(徐江)
12月2日,國新辦舉行財稅支持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在發布會上介紹,財政部全力以赴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投入力度持續加大。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扶貧資金監管取得顯著成效,扶貧資金的安全性穩步提高。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國務院新聞辦24日舉行發布會,介紹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有關情況。郭蘭峰表示:“我們就鼓勵這些龍頭企業在那兒采用“農戶+合作社+企業”的模式,把工業化生產的一些程序和標準帶過去,讓他們接受這些。
2018年以來,醫保扶貧政策減輕醫療負擔近3300億元,幫助近1000萬戶因病致貧返貧群眾脫貧 “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全面實現,因病致貧返貧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累計使近1000萬戶因病致貧返貧群眾成功擺脫了貧困。
值此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際,央廣網特別推出系列報道《遠山的回響》,譜寫新時代的山鄉巨變,揭開獻禮建黨一百周年的序幕。如今,人們欣喜地發現:伴隨著貧困地區“舊貌換新顏”的,不但是基礎設施、鄉村面貌,還有最漂亮的鄉村校舍、朝氣蓬勃的師生,以及無數個“譚梓涵”充滿自信、猶在耳畔的朗朗讀書聲。
11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網絡扶貧行動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中央網信辦副主任楊小偉介紹,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網絡扶貧行動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組成部分,貧困地區網絡覆蓋目標提前超額完成。
崗頭村位于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偏遠地帶,曾經是中央蘇區革命臨時辦公點,留存多處革命遺跡。福建省地域建筑文化極其多元,傳統村落眾多,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是貧困鄉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
崗頭村位于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偏遠地帶,曾經是中央蘇區革命臨時辦公點,留存多處革命遺跡。福建省地域建筑文化極其多元,傳統村落眾多,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是貧困鄉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
總投資42億元的新疆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項目,覆蓋南疆四地州33個貧困縣2481個深度貧困村,惠及農村居民264萬戶、891萬人。今年5月20日,甘甜的蓋孜河水流入伽師縣千家萬戶,1.53萬貧困人口喝上放心水,這也標志著新疆所有貧困人口全面實現飲水安全。
習近平: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兌現承諾,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斷增強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在黨的領導下,我們在脫貧攻堅進程中建立了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這是我國消除貧困的重要經驗。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